清廷平定“于七之乱”时,杀人如麻。乡下人李化龙从山里躲避战乱归来,正好碰上官兵夜里行军,他害怕官兵乱杀无辜,急乱中找不到藏身之处,只好躺进遍地的死人堆里,诈作死尸。
官兵的队伍过去后,他也没敢贸然出来,想着再多躲一阵更加稳妥。忽然,他看见一些缺头断臂的尸体纷纷乍然而起,其中一个尸身断头连肩,问道:“野狗子要来了,怎么办?”其他尸体都也应声说道:“怎么办?”,似乎他们极度畏惧名为“野狗子”的东西。不一会儿,他们忽然又都仆倒在地,紧接着便寂静无声。
见此怪异,李化龙颤抖地想要逃走,还不等起身,野狗子随风而至。那怪物兽首人身,趴在那里啃食着尸体的头,一个接一个地吸尽脑浆。李化龙非常害怕,赶紧把头藏在尸体下面。野狗子慢慢来到李化龙跟前,拨弄着他的肩背,想找到他的脑袋。李化龙则拼命往尸首下面钻,让它不能找到自己的头。于是野狗子推开覆盖着李化龙头部的尸体,终于要得手了。
值此之际,李化龙害怕极了,求生本能驱使着他反击,终于他在腰下摸索到一块碗口大的石头,赶紧将它紧握手里。野狗子伏下身来,刚准备啃咬李化龙的脑袋,李化龙突然跳起身来,大喝一声,用石头猛击野狗子的头部,狠狠打中了它的嘴。野狗子吃痛,像猫头鹰似地号叫起来,捂着嘴、洒着血逃走了。李化龙死里逃生,在野狗子流下的血中捡到了两颗牙齿,牙齿中间弯,两头锐,有四寸多长。李化龙把牙齿带回去给大家看,然而没人知道这是什么生物的。
此文收录在大名鼎鼎的《聊斋志异》中,篇幅不多,却生动刻画了“野狗子”神秘和恐怖的形象,原文中“兽首人身,伏啮人首,遍吸其脑”“物嗥如鸱”无不透露着怪异色彩。笔者在查询资料过程中,无意间发现“野狗子即是犼的民间俗称”词条,想来两者也有一些相似之处:犼似狗而吃人,在清代笔记小说《续子不语》中也有出现,被记载为僵尸的顶点,由“旱魃”进化而来,好食龙脑。种种相似处,蒲松龄创作野狗子形象时是否有所参考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