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教育困境:70后80后为何越来越供不起大学生?

满洲第一强勇巴图鲁 2025-04-17 11:21:21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浪潮中,70后和80后这一代中年人,曾经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如今却成了"教育返贫"的高危人群。他们年轻时赶上了大学扩招,以为知识改变命运,如今却要面对子女高昂的大学费用;他们曾经是职场的生力军,如今却在35岁危机和职业瓶颈中挣扎。这一代人,正在用自己日渐干瘪的钱包,托举着下一代的教育梦,却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收入增长停滞,但教育支出却在疯狂膨胀。70后多数已过职业黄金期,升职加薪的希望渺茫;80后正值中年,却遭遇互联网裁员潮,收入稳定性大不如前。可大学的费用呢?20年前,一年学费几百块,如今动辄三五万,热门专业、民办高校甚至超过十万。生活费、考研费、实习费、考证费……零零总总加起来,四年大学的花销抵得上二三线城市一套小房子的首付。更无奈的是,这一代人还夹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里——父母年迈多病,医疗开支不小;孩子前途未定,教育投入不敢少。房贷、养老、医疗、教育,每一项都是刚性支出,工资卡里的钱还没捂热,就被各种账单瓜分殆尽。

他们不是不努力,而是时代给的压力太大。70后80后这一代,经历了从免费教育到教育产业化的转变,自己曾是学历红利的受益者,如今却要面对子女学历贬值的现实。当年一个大学生毕业就能找到体面工作,如今研究生送外卖、海归当文员的新闻屡见不鲜。教育投入越来越大,但回报却越来越不确定。更无奈的是,他们还被卷入了从早教到考研的全周期教育军备竞赛——幼儿园开始拼学区房,小学开始报辅导班,中学阶段砸钱补课,好不容易熬到大学,却发现真正的烧钱才刚刚开始。

这一代人,正在无奈地缩减自己的生活品质。旅游计划一推再推,新衣服能省就省,甚至身体出了小毛病也硬扛着不去医院,就为了多攒点钱给孩子交学费。他们不是不懂享受生活,而是不敢——万一孩子要考研呢?万一要出国呢?万一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需要家里支持呢?种种不确定性,让他们不得不紧衣缩食,把每一分钱都算计着花。

或许,是时候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了。当供一个大学生需要掏空家庭积蓄,当学历不再保证体面的生活,70后80后这一代人,是否还要继续被"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执念绑架?也许,接受多元化的成才路径,理性看待教育投资,才能让这一代中年人从无休止的教育支出漩涡中解脱出来。毕竟,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拥有选择人生的能力,而不是让父母背负沉重的经济枷锁。

0 阅读:0
满洲第一强勇巴图鲁

满洲第一强勇巴图鲁

潜心钻研历史,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