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忘记吴君如的笑声。
这种笑声就像是一股气从丹田涌至喉咙,口腔张大,双唇打开,而后是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哈。
这个笑声,在今年金鸡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上格外明显。
在和秦海璐一道宣布最佳男主角时,吴君如还带着一如既往的豪放做派,但又略微收敛地调侃一众男演员,而后是一阵大笑。
“大笑姑婆”,是吴君如在华语影史里对女性形象的颠覆性创作。
在喜剧的殿堂,她不做花瓶,靠搞怪扮丑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女演员之路,成为香港电影黄金年代中颠覆传统“玉女”形象的喜剧女王。
人们记得《家有喜事》的“程大嫂”、《古惑仔》的“十三妹”、《岁月神偷》的“罗嫂”、《妈妈的神奇小子》的“苏妈”。
她们大多是乐观豁达又坚韧温情的女性形象。
吴君如在银幕上创作了女性的多面世界。
这位50多岁的女演员,还在寻求突破。
在新作《我谈的那场恋爱》里,“大笑姑婆”吴君如不爱笑了。
这是一个与吴君如多年来的银幕形象截然不同的角色。
她饰演的余笑琴,是一个尽量让自己不要有情绪起伏、对感情没有感知的女性。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个角色踩中了当下舆论里“有钱有闲”“封心锁爱”“智者不入爱河”“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大人”的取向。
直到爱人离去,她逐渐寂寞空虚,不懂得表达自我需求,甚至是不认识自我。
这部由何妙琪执导的新片,以清新文艺甚至梦幻的风格,讲述一宗“网上情缘骗案”。
没有造作卖弄的故事编排或是拍摄技巧,能够自圆其说的温馨爱情故事让人看到最后都会会心一笑。
可算是今年港产片的一股清泉,也是近年来最好的港产爱情片!
故事一开始是诈骗集团被捕的情景,警方在调查盘问过程中,牵出一宗“网上情缘骗案”。警方请来两位“当事人”询问,还原“骗案”的真相。现年52岁的知名妇科医生余笑琴在事业上很成功,但家庭生活却很不愉快,4年前闹到了要跟丈夫许礼信离婚的地步。没想到丈夫离家那天,在车上心脏病发死了,准备好了“生离”,却突然变成了“死别”,真正地只留下余笑琴独自生活。
生活富有的余笑琴其实没有什么知心朋友,在丈夫离世后难免寂寞与空虚。好奇玩起了时下流行的网上交友程式,在程式中认识了因丧妻而患上失语症、55岁的法国石油工程师Alain。
一开始,余笑琴没有太投入到这段交流中,也清楚网络上一切都可以是虚构的。但这位法国工程师每天的问候和关心,偶尔送上的礼物,逐渐触动到余笑琴孤独的灵魂……
“法国石油工程师Alain”确实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背后是一个有组织的网络诈骗集团。而扮演这位法国石油工程师的,其实是26岁刚入行的新手骗子李伟祖,在集团里的代号是“少年”。
“少年”是一个穷困又找不到固定工作的年轻人,误打误撞进入了网络诈骗集团。认识了集团首脑白先生,并在集团顾问琼姐的协助下开始了角色扮演,让余笑琴逐渐上钩。
电影透过白先生、琼姐与少年三人,以及少年与余笑琴日益增多的互动过程。
在电影初段就很快地描述了整个诈骗集团的基本分工和运作,包括如何寻找诈骗对象,如何编写人物“剧本”的技巧等。还展示了诈骗集团随机应变的技巧,让人逐渐明白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让受害者深陷骗局之中。
余笑琴出场的时候,人机感爆棚,讲起羞羞的事,她一板一眼地像是AI传达任务。
跟丈夫谈离婚,对方面露不舍,她则有点不耐烦。
可随着故事的发展,她渐渐复苏了。旋转、跳跃、闭着眼……活人感溢出银幕。
一个年过半百,亲手迎接了数不清的新生命的女人,居然重新花痴起来。看上去离谱,但一切都是“注定”。
那个浪漫的法国大叔。帅气、单身、温柔、体贴、丧偶,连丧偶的时长都一模一样。是不是太完美了?原来一切都是精心设计。从50万,到500万、5000万……他需要周转的钱比滚雪球还快。
看到这你肯定懂了——杀猪盘。这也是电影想要讲述的第一层。冲浪有风险,网恋需谨慎,打钱请收手。
或许,《恋爱》的重点并不在于,“教你如何识别骗子诈术”。而是在于,“一个人为何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在警方捣毁诈骗窝点后,他们联系上了余笑琴。一场恋爱让一个成功女人急速降智,被卷走大额财产,可她平静地笑了
死鸭子嘴硬?别忘了,最初,她也在“诈骗”。用美女网图,造虚假人设,25岁单身小护士。不图财不害命,甚至不图色。(远程异国的能干啥)只是因为,太寂寞了。
而寂寞,在现实日常中,又是羞于启齿,她只能在虚拟的世界、伪造的身份中袒露。自始至终,她所想要的,只是一份专属自己的情绪价值,所砸出的钱,也是为了情绪价值买单。对方是法国大叔还是本地小伙,甚至是真心的还是虚情的,都并非是关键问题。
关键的是,人到中年,如何自处?这不是所谓的“恋爱脑”。而是在恋爱的表征下,人面对的更加本质的处境。
两人的互联网虚拟人设,分别是25岁的女护士Linda,和55岁的丧妻失语法国工程师。
电骗初哥少年君生涩地敲着键盘,假装55岁儒雅大叔。
邮寄浪漫小礼(废)物,为第三世界的民众送牛(P图)。
在熊熊烈火中拯救了小孩全家(P图)......
晋江文学都不敢编这么狗血的情节,在历尽世事专业人士,52岁的精英富婆这会奏效?
会。
因为,那个来自法国的浪漫小废物空瓶子,装着的是,情人深山露营,那一刻深深思念她的心情。
因为,每天说“早安午安晚安”,就会训练一个人对你产生依赖。
因为,在她最甜蜜的时刻,给她一个冷漠的延时的回应,就会让她荡到谷底,逐渐失控……
那些打定主意走“大女主”路线但深夜不由自主陷入寂寞emo的女生,就冲这些“情感诈骗深入心理指南”,都给我进影院。
你未来潜在的完美敌人,已经送来了全面的自我剖析、组织结构、拆解攻克说明书。
男主角“少年”和余笑琴之间,从一开始,连同框都没有。
他们之间的联系,只有手机。
少年君,他之所以成为诈骗集团的一份子,是因为一次青春的迷茫和失意,贫穷、被同龄女友甩、分手的时候还贴脸教育“不要幼稚”。
在诈骗余笑琴的过程中,信心破碎的他发现,这世界上有一个人——她的全部喜怒哀乐,她无条件的信任,以至她的爱,真的可以交给他。那种被相信的感觉——“最后你自己都控制不住。因为,不仅是你挑了角色,也是角色挑选了你。”
说出那么伟大台词的,是整个诈骗集团的核心人物,琼姐。一个以恋爱热度维系生命的女人,曾经的电视台王牌编剧。
她所引领的诈骗集团,做个专属网页,P点图,上Ins调查分析当事人经济情况,属实也没有什么高科技。有的,是她高超的对恋爱的理解,甚至哲学观。“你在这里学的,是掌握人性。出了这道门,你想干什么,都会成功。”“你担心以后失业?请问,会有一天,全世界女人对爱情都不幻想吗?”
影片虽然票房低,但是争议多,尤其是这一点——被骗者与骗子居然真的产生情感联结?搞什么啊,美化骗子、美化诈骗、误导女性?
这也正是电影的第三层。不是美化骗局,甚至不是美化爱情,而是在,解构爱情。世界上最大的骗局是什么?正是爱情。
哪怕不是杀猪盘,不是谋财割腰子,爱情中的(自我)欺骗成分难道还少吗?你爱的,到底是那个真实的对方。还是你期待中,对方能满足的那种人生?
一个细节,哪怕余笑琴已经陷入爱河,喜怒哀乐的掌控权都像是交给了对方。但她从来没有问过那个在亲密关系中最俗、最常见、也最在意的问题:你爱不爱我啊?
因为对于她而言,重点不是“你爱我”,而是“我爱爱”,一种以“我”为本位的、享受爱的状态。在影片中,查案的警官忍不住问:
余笑琴看似答非所问:
在片外采访中,导演对爱情的看法,也与电影相呼应。
少年由良心和愧疚开始,进而,看到了那一点,被在乎、被重视的“真”。他慢慢变成了《色戒》里的王佳芝,按照欺骗和迫害的路径前行,心却已经期待掌控。期待掌控,就会带来失控,人总被自己想控制的,控制住,不是吗?他开始按捺不住要隐身远赴和她的异国约会,只为亲眼去看她一眼,陪伴她走一段路,甚至相互依偎一小段温暖的时光。
故事的结局是怎样?余笑琴有没有见到“55岁法国工程师”的真面目,见到后能接受吗?少年能承受梦幻的爱情,真的落地到生活吗?还是那句话,这一切,留给观众,自己去影院看。
观众到这里也会知道,这并非一场真正的恋爱。但余笑琴确实在这段关系中完成了自我调整,纵使经历了一场骗局,她反而重新找到那个开心的自己,拾回爱与被爱的能力。
“我没有被骗,我只是谈了一场恋爱。”呼应电影的片名,这场恋爱真真假假有什么关系呢?或许爱情本身就是一场自我欺骗的游戏。
《我谈的那场恋爱》在两位主角的真情演绎下,浪漫动人。不是爱情片却更胜爱情片,不仅让观众投入到这场诈骗游戏中,末段更会为他们的相遇与错过感到紧张。过程牵动人心,收笔余音袅袅,绝对是让人十分惊喜的作品。
要强调的是,电影并没有美化网络诈骗这件事,反而是在强调追求真诚与善良的重要性,而且电影与现实还是要区分开来——电影可以浪漫化现实,其中的真假、善恶需要活在现实世界的我们自己去判断。但是,即使这个世界很糟糕,电影也不一定要只聚焦在世界的黑暗面。大家始终要相信现实依然存在爱与善良,才能学会去爱,也才能更多地感受到被爱。
吴君如已经很久没有在大银幕上“谈恋爱”了,以至于不少观众都被她演绎的细腻感情打动。
在11月中旬《我谈的那场恋爱》的广州路演中,一头金发的吴君如一露面,现场观众就沸腾了。
怀有港片情怀的观众喊她“程大嫂”,有人叫她“罗太”。
当现场互动时,一名男观众曾请教吴君如:
电影结尾,余笑琴接听电话后,对“恋爱”祛魅了,在骗局中觉醒了。不过十数秒内,这个内敛的角色瞬间呈现了喜怒哀乐。
观众好奇,这是如何塑造出来的?
吴君如没有直接回答,她将自己的演技之娴熟,归功于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
“很幸运自己接到了很多不同的角色,每一次导演、编剧‘飞纸仔’(现场改写剧本),我都会尽力将角色演好。演员就像磨刀那样,每天不停地打磨自己。”
当她讲述时,现场从热闹落入安静,仿佛在吴君如的带领下,重回了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
从某个角度,很难评价《我谈的那场恋爱》。说它反诈,它描摹了一种错位的心动,说它写爱情,好像又有点政治不正确。包括那个琼姐,导演了那么多拙劣的悲欢离合,最后却穿着婚纱,冲进办公室解决问题。哦,原来她没有骗过自己。
电影的高级就高级在,在华语大银幕爱情片,动不动只能回忆校园恋情,或者大段念着不知所云的诗对白,甚至为虐而虐的时候。
《我谈的那场恋爱》,几乎没见过面,更别提接吻上床的两个人,却共同诠释了某种爱情的样子,就是它的无法界定,它的游移暧昧。作为一部深入探讨中年女性以自我感受为主体去追寻爱情的影片,总体来说,本片在给观众提供审美娱乐享受之外,也带来了许多回味和思考。
影片最为可贵的一点,就是肯定了即使是事业有成的高知中年妇女也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也渴望着爱与被爱。恋爱不分年龄,也不会因为没有完满的结果而被消解。只要你真切地感受到了爱与被爱,那就是一段真实的体验,那就是恋爱的过程。也正是这个过程,帮助我们体会到了情感的微妙与复杂。希望电影的温暖能为你抵挡初冬的严寒,愿大家谈的那场恋爱都是幸福的,愿在爱中的每个人都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