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退位后过的最好的太上皇,没有之一,醉生梦死,好不逍遥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4-11-27 14:30:56

文|王淮正

编辑|t

引言

建炎元年(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即位。时局乱得不行——北方的家国破碎,靖康之耻未了,北宋刚被金军灭亡,连他的父兄也被掳至北国。这一身披甲的康王赵构,本无意继位,却在无路之下登上了这个命运般的皇位。

可是,这位宋高宗啊,心思并不在“复兴”上,而是另有打算。您知道吗?他不仅放弃了北上收复故土,竟然还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连忠心的岳飞也被他一杯毒酒送走了。这位君主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乱世里登基——被命运安排上了皇位

公元1127年,“靖康之耻”发生了,北宋皇族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金军入侵,徽宗、钦宗两个皇帝直接被金军俘虏,北宋百年的基业化为泡影,北方的百姓流离失所,国土也沦为了敌人的囊中之物。

当时的赵构,作为宋徽宗的第九子,本来不在皇位的预备名单之中。谁成想,命运的安排让他这个“康王”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他若有选择,大概会选择做个富贵王爷,远离权力的漩涡,奈何世事无常,他被推上了皇位的前台。

刚即位那会儿,赵构还真有些慌了。他自小对皇位没什么兴趣,更没做好当皇帝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局势可不等他慢慢适应。

金兵一路南下,眼看着他的小朝廷就要“速成”变成泡影。赵构不傻,他知道以自己的实力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和金军抗衡,急忙开启了“求和模式”。

可问题来了,金国压根儿没打算跟他讲和,继续挥兵南下,赵构几乎陷入了绝境。为了避免重蹈北宋的覆辙,他不得不再次“跑路”,一路南迁,逃到了江南,算是把“命”给保住了。

赵构一生都带着“逃”的标签。大事临头,他总想着“和”,不愿意用战争来决定命运。朝堂之上,倒也不是没有想抗金的忠臣,比如李纲、宗泽,个个骨头硬,誓要和金人拼到底。可赵构心思不同,他要的是保住南方的安稳,而不是收复北方的故土。

他没想到,自己这个“保命”之策倒让忠臣们备受煎熬。他的心态很简单,“咱打不过就躲,躲得远一点,活着才是硬道理”。至于北方的家园,赵构倒不怎么上心。

一路南迁到杭州,他定下了新都,取名“临安”。高宗赵构的这个“安”,几乎成了他的毕生追求。北宋亡了,徽钦二帝被俘,他那点儿皇族的尊严也随风而逝。

南宋朝廷这条小船摇摇晃晃,随时可能覆灭,而他不过想要在乱世中苟全残喘,给南宋的子民留下点安稳的生活罢了。

可是,江南的安稳从来都是战火中求来的,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要让百姓过日子,自己就得忍辱负重,这种姿态让他的“主和”政策始终不容置疑。

从主和到杀将——在安稳中牺牲忠臣

从某种角度说,赵构的求和不仅是“求生之道”,也是他对现实无奈的“妥协之举”。在乱世中谋一条生路,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为此,他不惜低三下四,不仅放弃了大好江山,还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而这个议和背后的代价,远不是条文上的割地称臣、岁币交纳这么简单,其中的牺牲竟包括了南宋忠臣抗金将领的生命。

岳飞,这个名字在南宋上下可谓是家喻户晓,他的“精忠报国”之名传遍江湖。在抗金的战场上,他屡屡带兵出战,所向披靡,尤其那句“还我河山”的铿锵誓言更是振奋人心。

然而,这位抗金名将却在赵构的南宋朝廷中成了牺牲品。

赵构在处理岳飞的问题上表现得格外“果断”:一边是誓死要抗金的将领,一边是金国要的“和平筹码”,赵构最终选择了屈从现实,令岳飞蒙受了“不忠”的冤屈。

为了确保南宋和金的议和,他几乎“毫不犹豫”地牺牲了岳飞的性命——一个用忠心守护江山的将领,硬生生被打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最后郁郁而终。

赵构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这位一心抗金的将领倒下了,南宋百姓的希望也随之破灭。岳飞的死,使赵构的统治永远蒙上了“薄情寡义”的阴影。至此,赵构的形象不再只是个“爱惜小命”的君主,更成了背负骂名的妥协者。

这桩和议的条款,几乎是南宋忍辱负重的全部写照。赵构承诺每年向金朝交纳大量岁币,金国人也不再大举进犯南宋。这一看似和平的局面,却让南宋的尊严碎了一地。

许多人诟病赵构的“怯懦”,甚至称他为“昏君”。不过在赵构心中,这一切都有理由,他宁可忍辱负重,也不愿让百姓再经历战火蹂躏。北方的故土被他视作“遥远的梦”,只要南宋的半壁江山还能苟存,自己就算再多些骂名又何妨?

赵构的主和政策固然保住了南宋的部分江山,可这种“以忍为和”的策略,也注定了南宋在屈辱中苟延残喘。赵构一生都是小心翼翼地走钢丝,他深知自己力量有限,抗争是无望的。

他倒是把“稳”字诀发挥到了极致,可这份“稳”,换来的却是山河破碎的结局。南宋百姓对他有埋怨,忠臣对他有恨意,可在他心中,求安求稳已成信条,他自己无怨无悔。

卸下帝王位,过上太上皇的清闲生活

既然江山算是“保住”了,赵构的心思也就从政务转移到了“享受”上。他这一生都在逃避和妥协中度过,直至1162年,他终于彻底厌倦了皇位,将这份烫手山芋传给了自己的养子宋孝宗。

这一禅位,让他从皇帝变成了太上皇,而从那一刻起,他真正活成了自己的样子:一个无所牵挂的“隐士皇帝”。

成为太上皇的赵构,不再为政务操心,每日沉迷于琴棋书画、诗酒花间。他把过往的烦恼一并抛在脑后,开始享受属于他的“自在年华”。赵构曾经为保江山忍辱负重,而如今这份重担彻底甩了出去。

他每日与文人雅士交流,设下宴席,谈诗论道,时光在他指尖悄然流逝。他的书法颇为不俗,后世称赞他的字雅致大气,透着几分自在的随性,仿佛他这个人一样,无牵无挂。

宫里为他设了专门的雅集,成了他的“私人乐园”,南宋文人墨客都来凑这份热闹,太上皇在其中居然比当年做皇帝还“精神”。赵构沉迷于其中,时而写字,时而听曲,吟诗作对,整个人倒像个远离尘世的老顽童。

他不理朝廷是非,也不管百姓怨言,似乎南宋的生死存亡已与他无关,他的一切忧虑都在这幅闲适的画卷中消散。

赵构一心一意沉浸于他的小天地之中,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不再是那个左右为难的皇帝,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享乐主义者。江南的富饶供他挥霍,宫廷的资源让他不愁吃喝,他悠然自得,成为历史上“最惬意的太上皇”。

参考资料:

从“靖康之耻”到“绍兴议和”:宋高宗的屈辱议和路 澎湃新闻

1 阅读:410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