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男子查出慢阻肺,泪流满面自责:喉咙或早在暗示,都给大意了

樱碟好的养护 2025-03-17 18:02:36

参考文献: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指南(2021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170-205.

2. 王辰,李为民,《呼吸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2020年。

肺不会喊疼。

这是它的悲剧,也是它的倔强。

如果肝脏是一座炼油厂,心脏是一台泵,肾脏是一台过滤器,那么肺就像是一座沉默的工厂,日复一日地接收空气,把氧气输送到血液中,把二氧化碳排出去。

它不吵不闹,哪怕已经布满了尘埃、炎症缠身,甚至开始塌陷,它依然默默工作,几乎不向主人抱怨一句。

直到有一天,你开始咳嗽,早晨刷牙时喉咙里总有痰咳不干净,爬个楼梯不再轻松,甚至坐着不动都觉得气短。

你以为是年纪大了,体力下降了,却没想到,这些蛛丝马迹,其实是肺在用它仅剩的方式向你求救。

68岁的张大爷,就是这样走上慢阻肺这条不归路的。

“只是普通咳嗽,怎么就成了慢阻肺?”

“嗓子卡痰是小事,咳嗽是天气变凉了。”“走路喘不过气是因为年纪大,谁不是这样?”“抽烟抽了一辈子,不也活到了快七十?”

太多人把慢阻肺当成普通的老年体力下降,直到有一天,连上个厕所都要停下来喘半天,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可惜,这时候才去医院,往往已经晚了。

张大爷是个老烟民,年轻时一天两包烟,退休后减少到一天半包。

他一直觉得,自己身体硬朗,偶尔咳嗽、痰多点没什么大不了。

直到今年冬天,他忽然发现自己连穿鞋都要喘半天,才不得不去医院检查。

医生让他做了肺功能检测,一测,用力呼气1秒量(FEV1)只剩下正常人的45%!这意味着,他的肺功能已经被慢阻肺偷走了一半。

听到这个结果,张大爷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他后悔自己太过大意,喉咙给出的暗示,他统统忽略了。

但更让人心寒的是,慢阻肺的可怕,远不止肺功能下降这么简单。

慢阻肺,不是简单的“肺病”

误区一:慢阻肺只是咳嗽、喘?事实:它会影响全身,甚至让人“废掉”

很多人以为,慢阻肺就是咳嗽、呼吸不畅,顶多是肺不好了。

可现实是,慢阻肺毁掉肺,它还会让全身的健康状况急剧下滑。

· 心脏受累:慢阻肺患者的心脏负担会增加,导致高血压、心力衰竭的风险骤增。

· 肌肉萎缩:肺供氧不足,身体肌肉会逐渐流失,很多慢阻肺患者到最后走几步路都费劲。

· 认知下降:氧气供应减少,大脑长期缺氧,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 骨质疏松:肺功能下降,钙质流失加快,跌倒骨折的风险增加。

误区二:不抽烟就不会得慢阻肺?事实:空气污染、厨房油烟、粉尘暴露同样危险

很多女性和从不吸烟的老人也会得慢阻肺!罪魁祸首是长时间吸入有害颗粒物,比如:

· 厨房油烟:长期在封闭厨房炒菜,吸入油烟,相当于每天“被动吸烟”。

· 空气污染:长期生活在雾霾严重的地区,肺部慢性炎症风险增加。

· 粉尘接触:建筑工人、煤矿工人、纺织工人等,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肺部容易受损。

误区三:慢阻肺不可逆,那治疗还有什么用?事实:虽然不可逆,但可以减缓恶化,让肺“续命”

慢阻肺的确无法完全逆转,但早发现、早干预,可以大大延缓病程,让肺功能尽可能维持在较好的状态。

如何“续命”你的肺?

1.让“肺”喘口气——戒烟是第一步

戒烟,不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研究发现,戒烟5年后,慢阻肺恶化速度会大幅降低,肺功能的下降会放缓。

2.运动不是负担,而是“救命药”

别让你的肺“懒”下去!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可以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

哪怕每天只走5000步,也比躺着不动强100倍。

3.避免“无声杀手”——家里的空气质量

· 开窗通风,减少室内污染物堆积。

· 做饭时一定开油烟机,最好戴上口罩。

· 避免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尤其是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人。

4.关注肺功能,每年体检别落下

40岁以上、有吸烟史或长期接触粉尘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测!早期发现慢阻肺,可以让肺“再多撑几年”

结语:喉咙的暗示,别再忽略

肺从不主动喊疼,它只是默默地减少你的呼吸余地。

今天你无所谓地喘一口气,明天可能就需要氧气瓶陪你度过余生。

张大爷的眼泪,是对过去几十年忽视健康的悔恨,而你现在看到这篇文章,或许可以避免走他的老路。

喉咙的暗示,肺的沉默,别再忽略它们。

你的每一次呼吸,都值得被珍惜。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2 阅读:1336
樱碟好的养护

樱碟好的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