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花酿春,日光鼎盛,人间四月,春光烂漫。值此春和景明之际,南京市江宁区中学音乐“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初衔接音乐教学”展示活动于2025年4月7日在南京市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顺利开展。
在这春日暖阳的照耀下,区中学音乐学科教研员张超英老师组织全区中学音乐学科教学骨干、新入职教师等共60余人齐聚一堂,竹山中学孙振坤书记也全程参与,共赴这场音乐教研活动,共探戏曲之韵,共享艺术之美!本次活动以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为指引,聚焦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示范课展示、专题讲座、专项培训、教研交流等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展现了初小衔接音乐教学的新路径与学校学科社团建设的丰硕成果。
环节一:专题讲座
活动伊始,南京市竹山中学音乐学科教研组长王芳老师以《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初衔接音乐教学探究》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王老师首先强调了小初衔接的重要性,并结合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竹山中学教育教学理念跟大家分享了两点感悟:一是激发学习兴趣,开启美好未来;二是运用实际教学,开拓探索之路。讲座中王老师分享了竹山中学丰富多彩的“全民社团”活动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措施,为在场教师打开美育新视界。同时,还鼓励老师们勇于挑战新的艺术门类,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用自己的实力和魅力去感染学生,以自信坚定的姿态投入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让每一位学生的核心素养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环节二:课例展示
活动第二个环节,由南京市竹山中学的张晓丽老师和东山初级中学的张璐老师以“核心素养”为引领,以“戏曲艺术”为纽带,为月华路小学湖东路校区六年级的学生开设了两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
第一课时——《京腔“旦”雅》由东山初级中学的张璐老师执教。
教师巧妙设计“梨园漫步”情境:通过竹山中学京剧社团的视频展示激发兴趣,通过“旦角猜谜”唤醒小学戏曲知识储备。以《猛听得金鼓响》为媒介,带领学生穿越千年烽火,在北宋故事动画中重识穆桂英的家国情怀。当学生打板跟唱“有板无眼”的西皮流水时,教室俨然化作练兵校场——“上口字”的咬字如金石掷地,“翻腕托掌”的身段似剑气凌云,诠释出巾帼英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寻根溯源”环节更是将梅兰芳蓄须明志的爱国故事与梅派青衣的典雅唱腔深度融合,让艺术审美与价值引领润泽童心。
第二课时——《江南戏韵 非遗传音》由竹山中学的张晓丽老师执教。教师身着精致戏服,以“一唱三叹”的《牡丹亭》选段拉开帷幕。学生们在“拍曲”实践中逐字研磨唱腔、感悟“水磨腔”的精妙,在“口传心授”中拆解“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的字头腹尾韵味,指尖随笛韵勾勒出杜丽娘“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怅惘,学生们手持道具即兴创编的身段,恰似昆曲百年文脉绽放的新芽。同学们在感受“百戏之祖”昆曲的独特韵味的同时,还学习了江苏地区另一“非遗”之音——锡剧,在聆听欣赏、身段模仿中学生敏锐地捕捉到了昆曲和锡剧的不同。教学中竹山中学戏曲社团同学的精彩表演视频更是激发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将“非遗”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田悄然耕植。
两堂示范课以“核心素养”为锚点,通过情境浸润、任务驱动、实践活动等策略,让传统戏曲走进音乐课堂。同时两节课的梯度设计,凸显了初小衔接中“兴趣引导→能力进阶→文化认同”的螺旋式教学逻辑,为落实课标“分段递进、有机衔接”要求提供了鲜活案例。
环节三:专家点津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江苏省戏剧学校的孙钰竹老师为大家开设题为《戏曲唱段的“咬字”与“运腔”:传统技法与现代实践》的专项培训。讲座开始前,孙老师演唱了一段昆曲《姹紫嫣红开遍》获得了在座教师热烈地掌声。紧接着,孙老师紧扣戏曲唱段的“咬字”与“运腔”两个要点,解析了戏曲的“四呼五音”、吐字的“感情投射”、吐字的“形象”及腔随字走等知识。孙老师深入浅出,引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部分戏曲作品做实例,通过现场实践展示,将抽象的戏曲声韵理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实践,让老师们能够听得懂、学得会。
环节四:活动点评
活动最后,区中学音乐教研员张超英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首先,张老师对省戏校的孙老师百忙之中为我区中学音乐教师传经送宝、对给予本次活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竹山中学及月华路小学湖东路校区两所学校的各处室领导和老师表示了衷心感谢;对竹山中学两校区的“全民社团”和“课堂教学”特色育人双模式予以高度赞扬;对月华路小学湖东路校区学生音乐素质予以表扬;同时对两位授课教师表示了充分肯定。接着,张老师就此次研讨活动的主旨做了阐述,并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一、立足课标,以“核心素养”为锚点,构建初小衔接新样态;二、扎根传统,以“民族音乐”为载体,厚植文化传承新根基;三、全域联动,以“学科社团”为支点,拓展素养培育新路径;四、展望未来,深耕衔接机制,共绘美育新图景。张老师勉励老师们加强专业盲区的再提升学习,让过硬的专业素养为我们的优质课堂保驾护航。
这场小初衔接的美育实践,是南京市竹山中学“全民社团”与“特长生团”特色课程的展示,更是核心素养导向下育人体系的创新实践。今天的活动让我们看到:初小衔接需要“教学评一体化”的系统设计,文化传承需要“守正创新”的实践智慧,核心素养需要“全域协同”的生态支撑。未来我们将以今日之思促明日之行,共同谱写核心素养时代音乐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