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形象”影视化改编后是十分有市场前景的,小人物的形象不但承载了创作者对理想的渴望,也寄托着作者精神世界的内在诉求。在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时,编剧应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从经典成功之作里“取经”丰富自己的作品,让“小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一、挖掘相关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形象
在如今大IP、经典著作逐步被搬上荧幕的前提下,在对“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时,建议多去挖掘发现一些小众优秀的小人物形象。小人物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却能展现一个国家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精髓,即使在贫穷落后的年代,甚至异国他乡,小人物往往也能够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小人物形象一般能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命运抉择中的真实情感,他们是时代变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印度作家阿拉文德·阿迪加的《白老虎》,小说主人公巴尔拉姆是典型的小人物,他出生于印度的贫民窟,又是种姓制度下最为底层的人。所以即使他天资聪颖、成绩优异,也只能被迫早早辍学,给高种姓做奴仆。但巴尔拉姆不甘于牲口一样的生活,内心沸腾的欲望促使他开始琢磨老虎该如何挣脱牢笼,想通过渺小的自己对吃人的现实发起反击。
再如罗曼诺先钦在长篇小说《叶尔特舍夫一家》中刻画了的一个生活挣扎于当时俄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中的一个小人物形象,作品中描述了的是主人公叶尔特舍夫兄弟一家被迫地由城市撤回农村逐渐进入城市边缘阶段的一段不堪的经历,揭示了着当时俄国在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农民的生存困境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创痛,展现不同“小人物”有着各自的命运,以及他们迷茫、焦虑、孤独、抗争的心灵状态。
作品中对边缘角色内心进行细致的描摹,使角色更加真实,让人洞察到角色内在灵魂深层的隐秘和边缘心理发展变化的轨道,这样的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如果改编成影视作品,一定能够引起有着相似人生经历人群的共鸣。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开市场、引领风潮,最重要的还是这部作品故事本身的艺术个性,在影视化改编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拍摄和制作的技术层面不断提升,更要尊重文学作品故事本身的立意。
二、借鉴国内外同类优秀改编作品,选择真实又经典的人物形象
对“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时,选择贴合生活实际的真实人物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样选择具有经典性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也会吸引大众目光。因为人们对文学经典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往往抱有很大的期待,这些作品上线时都会自带热度,这是经典文学作品自身给影视作品带来的预热效果。编剧在选择人物形象时,可以参考一些某个时代代表性的佳作,如改编自山田宗树所著同名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主人公松子成为杀人犯后不仅是个小人物,还具有强烈的边缘性人格,道歉和原谅始终是围绕在她身边的永恒话题。
松子离家之后不论情感还是事业都一直在跌跌撞撞艰难前行,行走在社会的边缘,被大多数人都不理解,一味地去讨好他人。得不到关爱又无法实现自我需求的她,身心背负的压力愈来愈重,最后终于走向精神崩溃。父爱缺失下的人生、“自我”与“本我”的挣扎,这些自身的冲突,社会的冲突,家人、情人、朋友之间的冲突融合在一起丰富了松子自身的情感表达和这个小人物形象的塑造。
除了人物性格经典,在特殊时代大背景下的典型人物代表同样真实而经典。余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长篇小说《活着》也被影视改编成经典作品。在电影《活着》拍摄中,张艺谋在忠实于原著的同时,也根据电影艺术的特质,对原著做了很大程度的改编。但是主人公福贵的形象仍然是代表了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边缘小人物的苦难人生,流露出人在困苦之下无法掌握自身命运之痛,是荒诞的政治社会给普通百姓施加苦难的见证者。福贵这样经典的小人物形象具有时代特质下的边缘性以及对无常命运的无奈意蕴,让观众更加印象深刻,得到苦难往往可以成就生活的感悟。
三、拍摄和制作不断专业化的同时尊重故事本身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所讲述的故事是在一个小镇中的小人物的故事。特殊社会时代下无法融入与适应社会的人物自然而然成为了小人物,这是一种非常容易理解的情感。面对一无所知的工业化,这些人没有知识,没有长远的眼光,所以常会固守成规不被他人理解。这种充满悲剧的故事,在沈从文的笔下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也充满了乡土的美好。但在对《边城》的影视改编过程中不难发现,沈从文对于此事极为重视,要求改编绝对忠实于原作。有作者如此的坚持,才让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边城》收到广泛的好口碑。
文学作品原创网络小说为影视作品奠定了扎实的写作基石,才能让修改后的电影作品有所新的突破和成就。在电影《饥饿游戏》系列中,编剧在对原著小说的修改时,对小说原著故事中的边缘角色凯特尼斯以第一视角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叙事方式则都保留下来。本片并不是完全为了适应大银幕的需要而将它翻拍变成一个暴力血腥的类型片,电影在许多时候也是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深度描绘而突出角色心理,这一点很好的尊重了故事本身。
主人公的忧伤情绪被完整地保留,凯特尼斯没有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更多的时候身为孩子反而充当母亲的角色照顾妹妹,妹妹抽签仪式被选中参加 “饥饿游戏”,她就代替妹妹参加这场杀人游戏。《饥饿游戏》严格遵循了原著小说在情绪与叙事的协调,兼顾了画面的展示、角色的刻画与整个剧情的推进,这也成为该系列影视作品在原著小说改编制作过程中的最为成功的地方。这也是在今后对“边缘型人格”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过程中值得去借鉴的地方,只有尊重文学作品故事本身才能使影视作品改编有了精神内涵。
四、引导积极的社会影响,从“关注作品”走向“关注人”
“小人物形象”的出现引发大众对人性的全方位的反思,让社会注意到生活中这样一类特殊人群的存在,且这个群体有可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扩大,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从业者,对小人物相关作品进行影视改编最重要的就是积极引导社会人文反思。
“小人物”不但是需要物质生活上物质的支持,还更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当代的社会已经是一个多元化快速发展中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也使得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的文化界线模糊不清。不同的社会阶层人群中出现的这种所谓"小人物"往往都反映着他们各自的特殊时期的特殊社会生活,于是其心理精神状态等当然情况也自然就会不尽相同。作家、编剧应该以一个普通人独特的观察视角出发去分析研究这“小人物”群体的心理成因,从而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出我们乃至整个的人类社会应有的一种对"小人物"这种特殊人群的关心和帮助、理解与支持,给这个特殊的人群一种更多的社会认同和鼓励。
这不仅会对小人物群成长的有所帮助,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小人物的健康和谐发展。积极地呼吁并鼓励人们去关心这些"小人物"群体并努力和与他们一起展开正面意义的、积极有效的交流。强调全社会要突破多种因素的限制:如地缘、文化、政治等因素,要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这个群体,努力改变社会中对于这个群体的固有看法和偏见,这也就真正实现了文化的创造力,做到了从“关注作品”走向“关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