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为何慧寂却说此经“总是魔说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4-20 07:05:29

师问仰山:“涅槃经四十卷,多少是佛说,多少是魔说?”仰曰:“总是魔说。”师曰:“已后无人柰子何!”仰曰:“慧寂即一期之事,行屐在甚么处?”师曰:“祇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

——《五灯会元》第九卷沩山灵佑禅师

白话直译:

沩山灵佑勘验仰山慧寂,问道:“《涅槃经》有四十卷,你说其中有多少是佛说的,又有多少是魔说的?”

仰山慧寂回答:“都是魔说的。”

沩山灵佑赞叹道:“看来以后再也没有人可以难倒你了。”

仰山慧寂问师父:“目前我的见地、境界是有了,可接下来具体该如何做呢?”

沩山灵佑说:“只要你的见地正就够了,不必在意怎么做。”

提示:

参禅门公案,最好是读原文,琢磨文字背后的意境。实在读不懂可以看“白话直译”,先弄懂字面上的意思。“鉴赏评说”是对公案的个人解读,能看则看,看个热闹就好了,当不得真。

鉴赏评说:

《涅槃经》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使得“人人皆可成佛”成为可能,这正是中国禅宗最为根本的思想之一,也是禅宗最亮的招牌。

《涅槃经》当然是佛陀的言行,为什么仰山慧寂却回答“总是魔说”呢?

“经”是佛陀的真言不假,但经书却未必是了。俗话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不管文字记录有多详细,都无法反映真实的情况,无法反映事物的全貌,总是“意犹未尽”。这些文字未必就是佛陀说的,未必就是佛陀想说的。

何况这些“言”或“书”大多数都不是本人写的,而是后世记录整理的言行,这又存在多种的可能,谁敢说记录这些言行的人或者翻译这些经典的人没有夹带“私货”,其中没有夹杂自己的见解?

另外,语言的不同、文字的差异造成在翻译时与本意或多或少都存在偏差吧!

而“佛法大意”是超越语言文字超越思维的存在,以有限的语言文字去表达无限的佛意,自然其表述是不准确不完整的,此所谓依经解义三世佛怨也!

中国禅宗讲究“不立文字”,并不是不依靠文字,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公案和灯录,“不立文字”最重要的是叫我们不要执于文字。

领悟禅意,那是不能凭借语言文字,不能靠逻辑推理、思维考量的,要见当下就见。因此,如果执于经文,必被经文所缚,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经文实际上容易助人“成魔”的。所以说《涅槃经》“总是魔说”尤为不可,也可以说所有“经”都是魔说!

另一面,如果认识到所有“文字般若”都是人的有限认知,不能执于这些文字,那所有经书又都是“佛说”的了。

因此,是否为“佛说”还是“魔说”,不在经书本身,而在于读者怎么看待经书的内容!如果执于经书所说,笃定绝对,那就是“入魔”;如果不执于“有”也不执于“空”,在“二元对立”的两端游刃有余,那就是自在的“佛”。

对于仰山慧寂的“见地”,沩山灵佑是肯定的,所以才发出“已后无人柰子何”的赞叹,他知道仰山慧寂已经摆脱了束缚,因为束缚人们的就是那些相对“认知”与“见解”。不能说它们错,也不能执于它们对,而要辩证的来看待当下一切。

修行讲究“知、解、修、证”,仰山慧寂所说的“一期之事”也就是“知、解”的层面,所以他要问沩山灵佑,接下来该怎么“行履”,也就是“修证”了。

沩山灵佑告诉他,不要把“知与行”分开来看待,你当前的知见本就是你过去证量所得。只要见地对了,不用问修证的功夫。“知”与“行”不可分开来看,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与行是一回事,这就是“性相如一”。

知是性,行是相,二者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互根共生的存在。不可能知道而做不到,做到了而不知道。如果说仅仅是知道而做不到,那就是不知道,是“假学究”、是“口头禅”!

当然,沩山灵佑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对仰山慧寂这种已经达到“一期之事”的天才而言的,其实每个祖师都是见地、修证、 行愿等持,差一点都不行。

所以不要因为他这么说就把以为禅宗“重见地而不重功夫”,“功夫”还是要下的,只不过这个“功夫”无须用力而已。

0 阅读:18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