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不停、呼吸困难?当心这个病正在毁掉你的肺!

德济脑科 2025-02-21 10:45:37

咳嗽、气喘、感觉透不过气,每年一到秋冬寒冷季节,呼吸内科门诊满是被这类症状折磨的患者!其中有不少患者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我们常说的“老慢支”、“肺气肿”是COPD的常见前驱疾病。

慢阻肺  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累及气道和肺部,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炎症细胞和介质相互作用,发展隐匿缓慢。每到冬季,寒冷干燥气流会削弱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病原体趁虚而入引发感染,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逐渐损害肺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面对高发期,究竟该如何预防慢阻肺发作,又怎样有效控制病情?接下来,我们一起从专业角度深入认识并有效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病理机制: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蛋白酶/抗蛋白酶  失衡以及气道重塑是其主要病理基础。当患者吸入烟草烟雾、空气污染物或其他有害颗粒时,这些物质会引发氧化应激反应  ,导致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并激活多种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释放炎症介质,引起气道慢性炎症。同时,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气道重塑和肺实质破坏。

发展过程:慢阻肺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病情进展缓慢但不可逆。就像“温水煮青蛙”,在早期往往极不易被察觉,患者可能只是在剧烈运动,如跑步、爬山时,感觉比以前更容易气喘。由于症状的轻微因此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误以为是缺乏锻炼或身体状态不佳。实际此时肺部已开始出现细微变化,肺功能也在缓慢下降,只是尚未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如快速步行、爬几层楼梯时,就会感到气短,咳嗽、咳痰的次数也会增多。此时肺功能的下降已较为明显,气道的阻塞和肺泡的破坏在不断加重。

到了疾病的中晚期,患者即使安静坐着或躺着,也会感到呼吸困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连穿衣、洗漱这些简单动作,都可能变得十分吃力。此时,肺部的结构已遭到严重破坏,肺气肿范围扩大,肺大疱形成,肺组织几乎失去了正常的弹性和功能。并且,由于长期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身体其他器官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研究显示,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每年平均下降10%,远高于普通人群每年3%的正常下降速度。慢阻肺的急性加重是病情恶化的重要诱因,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会加速肺功能下降,并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此外,慢阻肺患者常伴有呼吸道菌群紊乱,这可能进一步加剧肺功能下降。

预防与早期干预:慢阻肺虽然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但通过早期预防和及时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  戒烟: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是延缓疾病进展最有效的措施。  •  避免有害物质暴露:减少接触空气污染、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  •  定期体检:通过肺功能检测早期发现慢阻肺,尤其是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呼吸道感染史者)。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慢阻肺患者应重视日常的自我管理,包括戒烟、规律用药、坚持呼吸康复训练等。同时,定期随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0 阅读:6
德济脑科

德济脑科

上海德济医院为联想控股集团所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