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的战术防御体系

超级战狼 2024-01-10 16:06:07

本文旨在:追忆、解读、揭秘二战历史,绝无宣扬纳粹主义精神或其它意图,请勿曲解。谢谢合作!

二战中德军是战争的主角,说到攻击力不可否认,战争初期凭借战术优势打了几场不错的战役。但是战术优势不能弥补战略劣势,德国在二战中战略上有不少失误。所以我们看到德军没有少打胜仗,战场战损比和对手比较也不算高。但是随着战争发展,德军不得不从攻击方变为防御方。其实不难发现,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到诺曼底登陆德国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在防守阶段德军是怎么打的呢?接下来大体介绍一下二战德军的战术防御体系。

虽然德军那精雕细琢的钢筋混凝土防御工事闻名于世,但是对于普通德军士兵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亲手挖出的工事。无论是修建在苏联那辽阔的大草原上,还是北非的沙漠中,或意大利的山脉里,或者欧洲的山岳与树林中,又或是在无数个因战火而成为碎石瓦砾的城市中,这些工事才是第三帝国真正的疆界。

尽管战时有很多详尽的德军战地防御工事内容可供学习,但战后可供研究的内容却不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工事都是临时的,而且当代幸存者很少。国防军和党卫军都使用同样的手册和原则来指导修建防御工事。除特殊情况外,所有德军武装力量均可投入修筑战地工事和障碍。

德军战术防御原则:弹性防守模式

一战时期西线战斗得到的经验对战后的防御原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一战对德国产生的正面影响,便是催生了“弹性防御”模式。到了1916年,人们就意识到以坚守每一寸土地为目标的多层式战壕系统和硬式防守模式完全不符合实际。

一场持续6天的大规模炮击就能使整个防御体系土崩瓦解。对此,德国陆军的Erich Ludendorff将军很赞同更大纵深的防御体系。尽管该防御体系仍旧依赖相互联通的战壕,但它是由三部分组成:

(1)前哨区,布置少量眼线用于预警敌进攻并在纵深之间巡逻观察和干扰敌军;

(2)1500-1300米纵深的主作战区,以地形为依托布置复杂的战壕系统(不同于覆盖整片区域的网格式战壕),目的在于迟滞进攻;

(3)后方布置大炮和预备队。虽然主战区还是依靠战壕,但是为了适应新的防守思想,德军的确会根据需要撤退到更易防守的地形上,把预备队放在战壕中躲避敌侦察和炮火,同时在有利地形上修筑要塞。

前哨区由远程炮火提供支持,目的是分裂敌攻势。当进攻力量艰难地穿越了前哨区后,会在主战线里显得精疲力尽。不同于将敌完全阻挡在防线外的作战方式,弹性防御模式允许敌穿越主战区,如此进攻力量就会陷入防御体系内而无法自拔,受到炮火和反攻力量的双重打击。

1917年4月这种防御模式第一次得到应用,直到1918年11月战争结束时,所有的防御标准均在这种思想下制定。弹性防御模式在战斗中得到验证,并在战后德国得到应用。

虽然基于闪电战理论的运动战被一再吹嘘,1940年时德国陆军138个师仅有10%完全摩托化。步兵师的27个步枪连是步行的,多数大炮和供给都靠马拉。缺少大规模机械化对德军部署防守产生了重大影响。

运动战

西线战斗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阵地战那恐怖、痛苦和漫长的对峙,迫使许多像Hans von Seeckt这样的指挥官寻求其它战争之道。运动式进攻的方法受到青睐,防守被认为是只在需要原地待命或者夺回进攻主动权之前的临时性措施。弹性防守模式被写入一本名为《领导力及联合武装的对抗》一书中,该书试图折中弹性防守模式与运动战模式,书中认为两模式可以根据不同战场来运用,但却明显偏袒弹性防守模式,同时对该模式进一步改进。

它要求加大纵深并在原有三个区前面再加一个区,即轻型作战车辆、步兵和大炮的前伸区域,可以分裂敌攻势并迫使其尽早展开作战队形。前伸区的作战单位可以撤退后加入预备队。反坦克防守的问题开始出现,但当时缺少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故要求火炮要集中使用并设置路障。

参谋总长Hans von Seeckt严厉禁止任何指挥官训练弹性防守(部分人因此被解职),他崇尚运动战并避免防守。尽管Seeckt在1926年辞职,他的继任者仍旧尊寻他的观点,直到1930年弹性防守方式才重新允许训练。1933年德国重振军备,渐渐发现运动战的意义并进入高速发展运动战的时期。然而这种发展并不在全军中展开。新型的德国陆军仍旧是一支依赖马匹的大型步兵力量(每个师有4000-6000匹马)。每个师的27个步兵连是步行作战,不过确有部分师部、信号设备、反坦克武器和先遣队用卡车运输。侦察营虽然使用马匹和自选车,但也在接收摩托车与侦察车,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1933年的防守原则。允许四个战区大量使用反坦克路障、地雷,在主战区后方配置反坦克炮,坦克则集中在后方以支持反攻。将坦克作为移动的反攻血量来调遣的方法在当时不受推崇,因为一战时德国坦克在防御盟国坦克穿透方面没有扮演任何角色。坦克只被放置在后方,击毁想要穿越后方的敌坦克。反坦克炮布置方面也有分歧。部分人认为少量反坦克炮可跟随前伸区的作战单位,绝大部分应该放在主战区阻击敌方坦克穿透;有些人则认为反坦克炮应该靠前放置以求尽早打击敌装甲车辆。步兵使用反坦克枪和手雷来攻击坦克的方法已被证明效果欠佳。

随着闪电战思想的深入发展,德军进攻性越来越强,以至于防御措施的地位越来越低(1940年4月1日,反坦克炮单位被重命名为坦克猎杀单位)。二战的头两年,德军的防御作战始终处于次要位置,各单位仅根据战场需要自行组织防御,绝大多数时候不需进入大规模防御状态。因为他们一直在进攻。尽管有海岸防御行动,及非洲军团被迫转入防御作战,但仍未用到德军一战留下的弹性防御模式。

这一切直到1941年冬季才有所变化,苏联那辽阔的疆土,宽阔的战线所必须采取的防御措施,人员的减少,主要武器装备的损失,排山倒海的苏军步兵,装甲车辆和火炮,还有地形等因素,都迫使德军防御作战单位防御原则不管各条战线上的具体情况如何,团级以下单位修建防御工事和调遣的原则都应用到班一级。空间、距离和火力密度均跟据建筑材料、工事类型和路障等因素而不同。

高地因为视野火力方面的优势而受到防守方的亲睐,况且高地易守难攻。地形所产生的障碍也被尽可能的融入防御体系中。敌方可能的进攻路线和方向需要事先预测,再把步兵及各种武器安置在相应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敌方在到达主战区之前能集中所有武器将其消灭。由于每种武器各有的优缺点,对于步兵团来说有效地布置各种武器是一门艺术,这些武器包括轻重型机枪、反坦克步枪、榴弹炮、步兵炮、反坦克炮与远程火炮和防空炮。一个指挥防御(或进攻)的指挥官需要找准着力点在哪。对于进攻方,就是找到一个可以集中火力突破敌防线的着力点。对于防守方,便是确定敌方的计划穿透点,将防守力量和支持性武器集中于此。防御体系虽有一定的纵深,但4个分区并不是独立作战,每个分区都有纵深,各种武器可交插掩护。障碍物和雷区的布置也十分关键,因为各种反坦克武器无法孤立地迟滞坦克进攻。

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反坦克炮被放置在主战区和前哨区,装甲车辆则做为流动后备队反攻试图穿越的敌方单位,把装甲车辆当做移动碉堡的战例不计其数。随着装甲车辆战损增加及步兵的减少,后备队的作战能力也在降低。与以往大量作战单位主导反攻的方式不同,后备队规模逐渐变小,运动作战次数降低,极大地削弱了德军重夺失地的能力。由于防线的前沿阵地需要有所发展,“要塞”防御模式在多个前线均有应用。这些前沿阵地并不相联,各个要塞间的空隙由前哨、巡逻和观察等方式补充,远程火力为些提供掩护。这种方式可减少守军数量,但并不减少武器使用数量,各个要塞都要配备完整的武器序列。

强有力的流动后备队也是必不可少的力量。而4个守区的基本防御原则仍然保留,以使整个体系有所纵深。伪装始终惯穿防御工事的修建过程。伪装必须能达到防止敌方从地面和空中获得各种位置信息的目的。为了提前预警敌方进攻,防线前的侦察十分必要。通过抵进查看敌进攻动向,德军在判断敌来袭的方向和时间方面水平较高。

种类烦多的反坦克和反步兵障碍也有应用,绝大多数障碍都就地取材。虽然各种障碍难以隐藏,德军仍会在各种地形等高线、低洼地段、阵地边缘和树丛内设置带刺的铁丝网。地表因素也非常重要:沼泽、湿地、树林、河流、溪流、溪谷、冲沟和岩石地面均能迟滞坦克进攻。为了让各种障碍发挥最大效果,它们都要处于监视和炮火覆盖范围内。防御体系的布置虽然手册上讲述的战地工事设计十分标准,但实际战场情况却非常复杂。由于各种工事要依赖地表的情况,故要对工事的形状和大小进行修改;修建工事会受到各种因素制约,材料短缺、材料种类、地形因素、天气、时间和指挥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手册上的工事都精雕精凿,但那只能做为参考材料。虽然同一种武器的工事尺寸和位置均不相同,但在许多实例中仍能看出相同的设计思路。一个装甲掷弹师的战地指挥所。防守时德军严重依赖通信联络。战地指挥所有两部电话和电话交换机。

构建防区哪种作战单位放在哪个位置,需要考虑地形、植被、敌军火力、作战单位的战斗力及后备队和支持性火力等因素。纵深与正面守区宽度单位(m)

班30-50

排200-450

连400-1000

营800-2000

团2000-3000

师6000-10000

不同的步兵单位所能覆盖的正面宽度差别相当大。步兵师的编制严重影响师防区的正面宽度。标准的德军步兵师由三个团组成,每个团下辖三个营。此种编制可以运用“两前一后”的方式:即任意两个单位部署在主战线,剩下一个做为后备队。到1943年年底,因为人员短缺,多数步兵师每个团仅下辖两个营,侦察营则被当作后备队。如此一来每个团只能把仅有的两团全部投入前线而没有后备队。虽然团级可能会保留一个连做后备,但也意味着其中一个营没有了后备队。1942年,一些打仗打得精疲力尽的师将残存的侦察和反装甲营合为一体成为独立单位作后备力量,此种现象在军、军团级别中十分常见。

山地师和轻步兵师仅有两个下辖三个营的团,因为它们主要是在不平坦的地形上作战,故正面宽度也不必太大。“两个下辖三个团的营”与“三个下辖两个团的营”,这种师级编制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师级部队在纵深防守方面的能力。阵地纵深长度主要根据地形与敌方可能的进攻路线而定。纵深长度不仅要可以容纳两前一后的作战单位,还要考虑各单位相互提供火力掩护的能力并保障侧翼安全。

主战线上级指挥官根据侦察情报在地图上确定主战线的位置,而下级指挥官则实地勘察并指挥部队进入相应地点。下级指挥官不应在侦察时花费太多时间,以免部队无时间建立防线。部队的位置、主火力区、支持性武器的位置、障碍物、地雷埋设、指挥部队位置、彈藥和补给地点均由下级指挥官决定。上级指挥官则决定各种装甲车辆的位置和主火力区,以求将整个防御体系容为一体。前伸区前伸区是主战线前方4500-6500米的阵地,由侦察力量、后备队、反坦克单位和机枪单位控制,炮兵观测员也在此处,阵地前方在中型火炮的覆盖范围内,可分裂敌攻势。前伸区阵地的战斗力量分散在各处,少量兵力集中在通往阵地的道路、铁路、十字路口、河流交插处和高地。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提前预警敌方进攻,避免敌方穿透,迫使敌方尽早展开队形,呼叫远程炮火打击。当前伸区兵力无法抵挡时,它们可以通过隐蔽的路线撤退。

前哨区位于主战线前方2000-4500米,作用与前伸区类似但兵力可能更强大,可将进攻力量引入歧途。前哨区位于轻型火炮的打击范围内,榴弹炮和炮兵观测员在该区域内。沿途的村庄、树篱、灌木丛和小山邱均被作为火力点。德军明白敌军更乐于通过树林及其它可提供掩护的地形进攻,故这些区域德军都会部署侦察、巡逻、前哨、观察哨及火力覆盖。从前伸区撤退下来的兵力则用于前哨区,他们可对敌实施小规模打击以期延缓敌攻势。当前哨区有被穿透的危险时,可以放弃该区域。各种重炮和迫击炮也会攻击前哨区,以阻滞攻势和掩护已方撤退,重炮通常部署在主战线后方三分之一射程处。

主战区大批的步兵集结在主战区,提供支持性武器和支援。1942年之前的主阵地是由各个排级阵地组成的,彼此交插掩护。每个连有两个排部署前方一个排部署后方,以使阵地有纵深。轻机枪与步枪靠前放置,重机枪也可靠前放置,但通常稍微靠后,以便泥补各作战单位间的空隙、敌方可能的进攻方向及侧翼。反坦克枪与轻型迫击炮位于排级阵地内,炮手能直接观测目标,重型迫击炮(8cm)布置后方。反坦克炮通常在阵地后面,当然也有部分在前沿阵地。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纵深为依托,连惯地放在各个精心准备的阵地上。

弹性防御避免将部队分散在前沿漫长的战线,也避免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弹性防御能同时拥有进攻者的机动和在本国作战的便利,不易陷入被动。在战役层次上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守军可以在内线集中相对优势的兵力,逐个击破敌人几个并进的外线军团。守军也可以凭对地形的熟悉,隐伏一定兵力,或派出一个迂回部队于敌人侵军的侧后,配合正面的大部队同时前后夹击。守军也可以作大幅度的退却,让敌军过度延长的补给线逐渐暴露后加以袭击划弱敌军整体战斗力,然后集中兵力决战。

但是弹性防御并不必然意味着完全放弃前沿抵抗。若没有给予敌军相当的迟滞、骚扰和杀伤,则在纵深处会战和反击的效果未必很大。弹性防御要配备较机动化的野战军,和一体化的指挥机制。不同文化对军队角色的介定往往决定其对弹性防御的接纳程度。所以这个要依国情而定。必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由于弹性防御的战略是要争取有利时机来打击敌人的入侵军,而不是直接保卫国土,军事和政治的优先常常发生纷歧,甚至脱节。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搜索微信公众号:突击前线

0 阅读:12

超级战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