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的“大清”梦:崇祯帝的“头痛医头”与明朝的末日狂欢

媛姐爱历史啊 2024-12-11 16:40:40

第一百三十章 明朝史

关注我,带你解锁财富密码,开启好运buff!点赞关注,让你财运一路飙升,好运挡都挡不住!

公元1636年,皇太极挥毫改国号为“大清”,并把盛京(今辽宁沈阳)打造成了他的“新家”。这位满洲王爷,真是个有远见的家伙,心中早已酝酿着一场大规模的“国土扩张派对”。

可就在这场盛宴的前夕,崇祯帝却在后院忙得不可开交。公元1638年,面对清军的虎视眈眈和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崇祯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没等农民军被彻底剿灭,就调动大军直扑清军,结果玩了一场“双线作战”的游戏,直接导致了军事崩溃的惨剧。

崇祯帝指挥军队的风格,堪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典范。比如说,当河南的按察使卢象升在处理民变时,崇祯帝就让他去河南,没多久清军南下,又把他叫回北京。崇祯帝总是急于解决眼前的问题,却忽略了全局形势,简直像是在玩“捉迷藏”,结果越藏越深。

这一切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638年五月初三。崇祯帝给大臣们出了一道“先安内还是先攘外”的策论题,结果兵部尚书杨嗣昌引用典籍,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提议与清军和谈。可惜,这一提议引发了不少大臣的激烈反对,甚至有人指责杨嗣昌别有用心,简直就像是给了“和谈派”一个大嘴巴。

其实,崇祯帝心里早就有了与清军和谈的打算,但碍于朝野舆论,他从未明言。几个月前,杨嗣昌曾请求辽东巡抚方一藻与清军接触,得到了崇祯帝的默许,这才敢大胆提出和谈。经过这次策论,杨嗣昌迅速升入内阁,算是得到了崇祯帝的“暗示”。

然而,崇祯帝始终不肯公开支持和谈,方一藻和高起潜也因怕担责任而不敢轻易许诺,导致和谈进展缓慢。清主皇太极可没耐心,威胁如果秋天还不达成协议,就引兵南下,简直像是在逼崇祯帝下“最后通牒”。

到了九月,和约依然未能达成,皇太极便兵分两路,越过长城,向明军发起进攻。崇祯帝获悉敌情,又犯了老毛病,下旨让正在中原追剿李自成的洪承畴、孙传庭支援北京,统统由卢象升指挥。杨嗣昌急了,心想刚刚在潼关击溃李自成,张献忠也接受了招安,正是剿寇的好时机,怎么能撤军呢?可崇祯帝就是不听。

与此同时,清军绕过重兵把守的北京,开始在河北各地劫掠。卢象升奉命进攻清军,却在钜鹿县贾庄陷入包围。求援的高起潜对他置若罔闻,结果卢象升孤军奋战,最终重伤坠马而亡,临死前还在喊着“杀敌”,真是壮烈得让人心疼。

卢象升死后,洪承畴和孙传庭才赶到北京,然而清军见明军精锐陆续到位,立刻选择了撤退,抢夺物资后返回关外,留给崇祯帝的,只有无尽的哀伤与惋惜。

没解决外患,内忧又接踵而至。公元1639年,张献忠再次起兵反明,崇祯帝任命杨嗣昌督师围剿。杨嗣昌手下有两支军队:一支是驻湖北的左良玉大军,另一支则是陕西的贺人龙所部。结果,杨嗣昌犹豫不决,任命谁为平贼将军反复推敲,最后把两位将军都得罪了。

明军因内斗而停滞不前,张献忠趁机进军四川,杨嗣昌九次征调左良玉入川,全部被拒绝。最终,张献忠越战越勇,攻陷襄阳,杀死了襄王朱翊铭。此时,李自成也趁机出击,攻入河南,活捉了福王朱常洵,甚至割下福王的肉,煮着吃掉,真是“吃人”的故事。

两位藩王接连遇害,对明朝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杨嗣昌意识到自己难辞其咎,忧虑成疾,最终病死。荆襄、关中、四川等地纷纷被农民军占据,崇祯帝的梦境也愈发模糊。

就在这时,关外的警报再次响起。公元1640年,皇太极围攻锦州,崇祯帝命令洪承畴增援。洪承畴认为应以逸待劳,利用国力优势拖垮清军,结果崇祯帝和兵部尚书陈新甲却坚持速战,洪承畴只能出战。

然而,洪承畴的大军贸然出关作战,结果被清军断了粮道和后路,只能坚守松山、宁远等据点。明军被包围,外无援军,内无粮草,陷入绝境。1642年,副将夏成德偷偷开城降清,洪承畴也被俘投降,明军损失惨重,局势愈发严峻。

最终,李自成于公元1644年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同年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选择了绝望的自尽,留下了无尽的悲叹。

总结来看,崇祯帝的“头痛医头”式治理,让清军有了入寇劫掠的借口,最终导致明朝的灭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的只有那些未解的悲剧与遗憾。[送自己一朵花]都看到这里了,点赞点关注吧[比心]​​

1 阅读:24
媛姐爱历史啊

媛姐爱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