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用油:炒菜与油炸的别样门道

三星油脂 2025-01-06 15:52:04

食用油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厨房用品,无论是日常炒菜,还是偶尔放纵的油炸食品制作,食用油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炒菜和油炸食品所用的油,其实有着诸多不一样。

从油的种类选择上,就初现端倪。炒菜时,为了兼顾营养与风味,我们常常倾向于选用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花生油自带浓郁醇厚的香气,用它炒出的青菜,不仅色泽鲜亮,还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坚果味,让普通的绿叶菜瞬间增色增香;菜籽油在高温爆炒下,能完美激发辣椒、花椒等香料的麻与辣,是川湘菜系中热辣菜肴的得力助手,那股子浓烈的烟火气息,仿佛能点燃舌尖上的激情;玉米油则相对清淡,富含维生素 E 等营养成分,用来炒制清淡的海鲜、豆腐等食材,既能保证食材的原汁原味,又为菜品添了一份健康保障。

而油炸食品,棕榈油则是常见的 “主力军”。棕榈油稳定性极高,在高温油炸过程中不易氧化变质,能长时间承受高温的 “考验”。街头巷尾飘香的炸鸡、薯条,大多是用棕榈油烹制,它可以反复使用多次,依旧能维持较好的油炸效果,让食物外皮酥脆金黄,牢牢锁住内部的汁水,带来令人满足的口感。

在用量方面,二者差别明显。炒菜讲究适量用油,热锅凉油后,依据菜品的多少,倒入适量的油,让食材在油的包裹下均匀受热,快速翻炒出锅。一般一道家常炒菜,用油量多在 10 - 30 毫升,既能保证菜品不沾锅、炒熟炒香,又不会过于油腻,契合日常健康饮食的需求。

油炸可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需要大量的油来确保食物能完全浸没其中,实现全方位的高温炸制。炸制一份全家分享的薯条,可能需要用上半锅油,让每一根薯条都能在滚烫的热油中翻滚、膨胀,蜕变出诱人的金黄色泽与酥脆口感。这般大量用油,使得油炸食品天生就带着高热量、高脂肪的 “标签”,注定只能偶尔解馋。

烹饪过程中的油温控制也大不相同。炒菜时,多数菜品适宜在 150℃ - 200℃的油温下下锅,先大火快炒锁住食材水分,再转小火调味翻炒均匀,像炒肉丝、炒虾仁这类快手菜,精准的油温把控能让食材鲜嫩多汁。

油炸则需要更高且精准的油温起始点,通常在 180℃ - 220℃。油温低了,食物容易吸油,变得软塌油腻;油温过高,又可能外皮焦糊,内里还未熟透。炸鸡块时,需时刻关注油温,当鸡肉下锅瞬间发出 “噼里啪啦” 的剧烈声响,周围油泡迅速翻滚,便是油温正好,炸出的鸡块外皮酥脆,咬开鲜嫩多汁。

炒菜与油炸食品所用的油,在种类、用量、油温控制等方面千差万别。了解这些不同,不仅能帮我们烹饪出美味佳肴,还能让我们在美食与健康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尽情享受烹饪的乐趣。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