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二炮政委,被授上将,娶了谢富治的女儿,父亲是新四军高干

历史有小狼 2025-01-21 17:51:05

2006年被授衔为上将的彭小枫将军,曾经在二炮当过政委,也曾在人大财经委员会担任职务。作为共和国的将军,他本人的成长与成就一直都和一个著名的名字连在一起,那就是被毛主席称为“中华民族英雄”的抗日名将彭雪枫。

虽然父亲牺牲在战争岁月时,彭小枫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但父亲遗留的文字、战友追忆的点滴,却无一例外都成为他成长的方向和路标。

不寻常的父子

这是一对不同寻常的父子。

父亲彭雪枫是从工农红军、新四军等队伍中一路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挥员,不但仗打得好,也善于总结经验、文字宣传,在报纸上发布过许多有影响有意义的文章。他曾经受党组织的指派辗转多地开展抗日统战工作,劳苦功高成绩斐然;也正是在为了抗战事业出生入死的奋斗中,他牺牲在一次战斗的前线,未能亲眼看到抗战胜利的曙光。

他的牺牲格外令并肩奋斗的战友们感到痛惜,时任新四军代军长的陈毅得到消息,以《哭彭八首》寄托自己的哀思——这首诗是他彻夜不眠命笔写下的,诗中有“新生千百万,浩荡慰英魂”的句子。陈毅元帅怀着对战友深切的怀念和悲伤,一次又一次地激励生者化悲痛为力量、不倦前行。

在当时,这些知情者们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难题——彭雪枫牺牲时年仅37岁,他的夫人林颖当时已经怀胎数月,考虑到孕妇不适宜承担太过消耗体力的工作,她当时正在后方负责后勤支撑方面的其他任务。

如今噩耗传来,但消息并没有传开,组织和战友考虑到孕妇的情绪受不起太大的刺激,便选择了一同隐瞒这个消息。为了防止林颖察觉到异样,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从前线发往后方的电报里,“彭雪枫”这个人似乎仍然一如既往地忙于带队作战。

一直到婴儿呱呱坠地、母子俩都顺利地度过了最初最危险的时期,组织才将这个令人悲痛万分的消息告知林颖。

因此,对于身为儿子的彭小枫而言,虽然他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开始就注定无法见到父亲,但他的整个幼年和少年时期,却始终都沐浴在与父爱相似的温暖里。

母亲林颖一边全力以赴于自己的工作,一边抚养教育幼小的儿子:教授文化知识、塑造三观品德,同时潜移默化地教导他,要以父亲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奋斗的切身行动作为榜样。

孩子虽然无法得到来自父亲本人的言传身教,但彭雪枫的许多战友都将自己视为这个孩子亲近的长辈,他们一有空闲时间,总是乐于向这个孩子讲述自己记忆中的彭雪枫。

在这些点点滴滴的讲述中,在父亲留下的文章和信件里,彭小枫心目中属于“父亲”的形象一天一天地变得丰满真实。他从未见过父亲,但父亲的经历、为人和思想,对他来说却毫不陌生且十分亲切。彭小枫自幼便以父亲为自豪,立志要循着父亲的脚步成为对共和国有益且有用的人。

彭小枫的道路

正是因为成长道路上一直都追逐着父亲的背影,彭小枫从小就以此为目标努力学习,成功考进了哈尔滨军工学院火箭工程系,并在毕业后进入部队。这便意味着,他在追逐父亲道路的里程中,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完成学业之后顺理成章地,他成为了部队的一名战士,从基层一步步踏实历练,先后在兰州军区、国防大学、二炮部队等单位担任政委等职务。几十年的勤恳工作、恪尽职守,最终彭小枫于2006年获得了上将军衔的晋升。在整个新中国,获得上将这一军衔的人数也并不能算是特别多。

彭小枫每每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总是将父亲传承下来的红色家风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曾经在纪念父亲的文章中写道,要告慰在革命岁月中出生入死、献出鲜血和生命的先烈,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继承他们的遗志、挑起历史的重担,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巧合的是,他的夫人谢小沁也是新中国的将门后代,她是谢富治的女儿。两人原本是考入同一所高等院校的同学,在校期间彼此熟悉,后来逐渐走到了一起组建婚姻。

两人曾经共同养育了一对儿女,但婚姻却并没有长久持续下去,而是各自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谢小沁后来跨界转行到了文学领域,成了《当代》杂志的资深编辑,这一个华丽转身也是十分漂亮,走出了自己独特闪光的人生。

2015年九三胜利日这一天,对彭小枫来说也是终生难忘的一天。他被选中成为抗日英烈后人的代表,与三百多名代表一起乘车行进在受阅方队的最前方。看着受阅车上雕刻的父亲容貌的浮雕,彭小枫禁不住思绪万千:继承志向、不倦努力,这也正是后辈对父辈最好的告慰。

“儒将”彭雪枫

1907年9月9日,彭雪枫出生于河南南阳,他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曾经亲历第三、四、五次反围剿的战火洗礼,又在长征中参加了娄山关、遵义等著名战斗。艰难复杂的斗争环境磨砺了他的战斗能力,使他逐渐成长为人民军队中流砥柱式的指挥者。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在战争年代打出来的将军都是典型的军人,但实际上,彭雪枫却并不是这样的指挥员。许多年后从他写给妻子的家书可以看出,在战斗之余他博览群书,而且不仅仅限于《孙子兵法》之类的军事书籍,国内国外的许多文学作品他也颇有涉猎。看得多自然也能写,他也因此被视为我军高级将领中极具特色的“儒将”。

当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彭雪枫因为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被赋予了“团结抗战”的统战工作重任。他没有丝毫犹豫、甚至也没有太充裕的准备时间,便行色匆匆地带着瓦窑堡会议确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奔赴各地,说服不同政治立场的军队以救国为第一要务,联合抗日。

“不管你是什么人,什么军队,什么阶级,什么政治力量,只要你抗日,共产党就和你联合共同救国。”

从1936年开始,彭雪枫带着毛主席亲自托付的重任,担任特使促成国共合作。他在战场之外的另一层才能,在接下来一连串繁杂的统战任务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短短的一两个月之内,他脚步不停,先后奔赴甘肃、山西等地,说服当地实权人物“停战议和,联手抗日”。西安事变之后,他又再度入晋与阎锡山会晤,努力促使阎转变立场,站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上。

当时的局面风云突起、瞬息万变,阎锡山的晋绥军一方面有着“守土抗战”的倾向,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会不会“不亡于日,亦亡于蒋”,心态上多有犹豫、压力不小。彭雪枫紧紧抓住了对方的这层心理作为切入点,以“非抗日无以图存,非抗日无以救国”的精神晓以大义,最终促使阎锡山权衡利弊转变了立场,晋绥两省的统战工作由此打开了一条难能可贵的通路。

彭雪枫在不见烽火的抗日战场上贡献良多,从毛主席到其他领导、战友,对他的工作都给予了极高评价。依靠着日以继夜的工作、殚精竭虑的智慧,他成功地拉起了一条上至国民党军政大员、下至地方实力派的联合抗日阵线,这样的局面对于此后八路军开赴前线、打开新的战略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此后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彭雪枫受命出任改编后的新四军第4师师长,当时的局势之下,第4师的主要敌人是人数、装备均优越于我方的大股顽军。彭雪枫在斗争中不断搜集信息总结经验,很快就抓到了斗争关键——论勇敢,顽不如我;论快捷,我不如顽。

为了扬长避短提升胜率,他一手主导,组建起了新四军的第一支骑兵队。这支骑兵队伍在对敌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不少人从这支队伍走出来,解放后成为了开国将军。后来,根据中央的决定和指示,彭雪枫又率部开赴豫东敌后,领导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他不顾个人安危,持续战斗在短兵相接的最前线。

1944年9月的一次战斗中,他在亲临前线指挥时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时年仅三十七岁。数月后,肃穆又简朴的追悼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中央的领导人悉数到场,另外还有各界代表上千人赶到了追悼会现场,来送别这位英年早逝的传奇将军。

战友情深

彭雪枫牺牲后,曾经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们对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十分照顾。其中张爱萍将军由于同学、共事等许多交集,多年来都与彭小枫保持了密切的来往。正是从张将军这里,彭小枫听到了许许多多关于父亲的点滴往事。

彭雪枫比张爱萍年长三岁,两人初次相识于中央苏区。由于彭雪枫的资历更深、经验更加丰富,相处之中很得张爱萍的敬佩。两人肩并肩翻雪山、过草地,在雪山时两人互相推让仅有的一匹骡子,结下了同生共死的交情。

在红军大学的时候,两人还是第一期的同学。上课之余就找个空地,拉一张破网支起来,两人开始一场课间娱乐活动——打网球。多年之后对着彭小枫,张爱萍还时常回想起两人当年打网球的情景,他也常常对彭小枫说,人无论是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要保持自己内心的乐观和丰足。

在彭小枫求学、成长的过程中,张爱萍给过他许多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帮助。张家儿子张翔和彭小枫一起考上了哈军工,但彭小枫却在政审流程中遇到了波折,险些和求学机会失之交臂。张爱萍得知之后便亲自去找了工作人员说明情况:“难道彭雪枫的儿子也不能信任吗?”

两人是同一系的同学,张爱萍每每到学校来检查工作,总是抽出时间带着两个娃娃到食堂去打牙祭——吃红烧肉。两人都希望能去导弹专业学习,张爱萍答应了可以“帮小枫说句话”,但儿子张翔却没有这样的“优待”。

因此多年后,彭小枫也曾经深怀感情地说:“我的今天,多亏了张叔叔。”

参考资料:

《彭雪枫曾谈爱情:我们忠诚于爱情正如忠诚于党》;2015年08月17日;北京青年报

《重读抗战家书】彭雪枫:一代名将 血沃中原》;央视网;2016年08月15日

《牺牲在胜利前的拂晓:毛泽东称他"中华民族英雄"》;新华社;2017-07-04

0 阅读:2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