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之死,内涵极深,因为贾宝玉的一篇《芙蓉女儿诔》,读者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宝玉如何歌颂晴雯这个主题上来了,忽略了晴雯之死的客观现实,我们需要理解晴雯之死所处的真实处境和真实结局。
看看原著关于宝玉来到多浑虫多姑娘家里探视晴雯,即晴雯死状态的描述:
目晴雯只有这一门亲戚,所以出来就在他家。此时多浑虫外头去了,那灯姑娘吃了饭去串门子,只剩下晴雯一人,在外间房内爬着。
(宝玉)掀起草帘进来,一眼就看见晴雯睡在芦席土炕上,幸而衾褥还是旧日铺的。
(宝玉)心内不知自己怎么才好,因上来含泪伸手轻轻拉他,悄唤两声。
(晴雯)忽听有人唤他,强展星眸,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方说出半句话来:“我只当不得见你了。”接着便嗽个不停,宝玉也只有哽咽之分。
宝玉吃了(茶),并无清香,且无茶味,只一味苦涩,略有茶意而已。尝毕,方递与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
这里面的每一段话,不仅仅在说晴雯死前有多惨,且都别有寓意。
晴雯所睡的炕,是多姑娘的炕,是多姑娘考试了大半个贾府、延揽英雄、收纳才俊的战场,那是多么脏的一张炕啊,读者还记得吗?当初贾琏在巧姐出花时,他住书房,来找多姑娘时,原文写道:
是夜二鼓人定,多浑虫醉昏在炕,贾琏便溜了来相会……
晴雯睡的炕,就是贾琏和多姑娘战斗过的地方,想到这里,晴雯是多么冰清玉洁的一个姑娘,实际上,怡红院里的女孩子有几个是清白的?唯有晴雯是正经贾母为宝玉内定的姨娘,但是,她人格高贵、品性高洁,到死时,却是在多姑娘这个淫字第一的女人炕上死去的,曹公字里行间都是血泪。
晴雯死前所睡的是芦席土炕,芦苇编织的草席,除了出现在晴雯死时,还有一处出现,就是袭人的判词里:
“一簇鲜花,一床破席”。
注意,都是破席。多姑娘的破席是因为她是低贱的下人,是穷人,是肮脏的人。当然是“破”的。袭人呢?她的破席并不是因为穷,读者自然明白,那是一种人格上的肮脏。
死前的晴雯,就这样睡在一床破席上,晴雯当然是鲜花,这张破席是谁呢?
是在说晴雯?还是袭人?谁是芙蓉?谁又是装狐媚子迷宝玉的那个?
一个“破”字,告诉读者,千万别忘了这里是在点袭人,讽刺的是。美丽、纯洁的晴雯,事实上就是死于破席之手,也是死于破席之上。这就是《红楼梦》,将伤口撕开,血淋淋展示给你看。
晴雯死了,多姑娘却得了晴雯遗留下来的三四百金,发了一笔横财。晴雯死了,再也不碍眼袭人,她可以踏踏实实地做怡红院事实上的C位了。袭人虽说最后结局是嫁给了戏子,但从现实来说,她既无贫穷之苦,也没有受贾府被抄之劫难,真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多姑娘、袭人,这样肮脏之人、丑陋之人,反而结局不错,这如何讲天理!曹公在告诉读者什么?是非颠倒,本末倒置,令人义愤不已。
宝玉来见晴雯,有几个细节:含泪、伸手、轻轻拉他、悄唤两声。
这是细节描写,如亲临境。读者细品,这里面全是宝玉的心痛、不舍、怜惜和悲痛,还有深厚感情之下的小心翼翼,读者多读,只有心酸。
晴雯死前最后吃的茶,是宝玉为他倒的,黑脏脏绛红色的污浊之茶,但一向娇生惯养的晴雯却视之为甘露,一口气灌了下去。
注意:甘露、灌溉。这两个词是宝玉对黛玉的专属。这里,宝玉视为脏污之水,却被晴雯视为甘露。想一想,黛玉的甘露,最终不过也化为一世的眼泪,听起来很诗意,但每一次流泪,无论对于黛玉还是宝玉,不就是脏污之事酿成的苦涩之水吗?
谁的脏污?谁的甘露?神瑛侍者手捧甘露、怡红公子手捧脏污之水,他的初心都是好的,想的是滋润对方,但世事不容、恶人不许,最后的结果不过生命的血泪。
《红楼梦》所有的细节,都不仅仅是讲故事, 而是要表达曹公:滴滴看来皆是血,好的、坏的,最后都变成坏的,干净的,也只能陷于渠沟。无论是晴雯、还是黛玉,他们的结局都只能悲惨,而顺乎生存的多姑娘、和迎合的袭人们,反而可以苟且偷生。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图片来源:87央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