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李明,今年 33 岁,是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在广州一家小公司里做着业务员的工作。
我老家在潮汕,父母都是勤勤恳恳的普通人,一辈子辛苦打拼,攒下了些家业,有两栋自建房。
我哥比我大 7 岁,是我们当地一所公办学校的校长,我嫂子也是个老师,是编制内初中班主任。
2021 年 12 月中旬,命运给我们家来了个大转弯,父亲被查出了直肠癌。
从那以后,广州医院成了我们常去的地方,我来来回回跑了快 20 次。
每一次复查、每一次手术,都是我陪着父亲,只因我是那个在别人眼里没出息的儿子。
可我那当校长的哥哥呢,每次让他陪护,他都拿教育局请假难当借口推脱,既不出力,也不出钱。
这 3 年来,除了我姐夫偶尔搭把手,陪我父亲去了两次复诊,其他时候,都是我向单位请假,陪在父亲身边。
02
我父亲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病,开始考虑起后事,想提前把遗产安排好。
其实,我们家也没什么财产,就那两栋自建房,每栋大概能值个 200 万。
那天,一家人围坐在客厅,气氛却格外压抑。
父亲缓缓开口,说打算把两栋自建房分给我和哥哥,兄弟一人一栋,也算公平。
可哥哥却突然发声:“爸,咱潮汕这边有习俗,长孙要多分一份,我儿子是长孙,我得拿一栋房子,另外一栋还得再给我一层。”
我一听这话,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但还是耐着性子没吭声。
之后,我提出,父母都 70 岁了,以后生活需要人照顾,也得有些生活费。
我提议在分家遗嘱里加上:两兄弟每人每月给父母 500 块伙食费。
我觉得这要求并不过分,甚至 500 块钱还太少了。
可哥哥和嫂子一听,瞬间就炸了锅。
03
嫂子连忙哭诉:“我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孩子初三了才买第一辆自行车,哪还有钱给老人啊,这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
哥哥也在一旁附和,坚决反对我的提议。
从那以后,只要一提到分家产和赡养父母的事,家里就争吵不断。
在多次争吵无果后,父亲决定召集全家人开一次家庭会议,想着必须把这事给定下来。
我深吸一口气,再次拿出早已拟好的分家协议,把我之前提出的条件又说了一遍。
我还特别强调了拿了财产,就得尽到子孙应有的义务,该陪护就陪护,没时间陪护就出钱请人替。
哥哥一听,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他直接把协议往桌上一扔,大声说:“你这不是故意为难我吗?我每天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去陪护?再说了,让我出钱请人,我哪有那个闲钱!”
嫂子也在一旁抹着眼泪,阴阳怪气地说:“有些人啊,就是见不得我们好,非要搞这些名堂。”
04
我看着他们的样子,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猛地站起身,指着哥哥说:“这几年父亲生病,你出过一次力吗?还有没有一点良心!”
哥哥涨红了脸,反驳道:“你别在这装好人,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就在我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母亲焦急地站起身,拦在我们中间,试图劝阻。
可沉浸在争吵中的我们,谁都没有停下。
最后我们不欢而散,协议没签,家也没分成。
这些年,面对家里的事,我从最初的愤懑、在家庭群破口大骂,甚至冲动到要和哥哥打架,到后来慢慢平静。
我现在只求父亲在走之前理断和我哥之间的事。
理完了,我和哥哥便不再往来。
至于撕破脸皮的事,我也不希望父亲走之前见到。
大家赞同我的做法吗?欢迎留言评论。
结语:亲情不是利益博弈的筹码,赡养与继承是责任与担当。
别让金钱与推诿撕裂家庭,珍惜眼前人,莫等失去才懂亲情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