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云辉
公元815年6月3日凌晨,长安靖安坊,树木阴翳如怪兽,空气中弥漫着阴谋的血腥味。宰相武元衡在灯笼引导和侍卫护送下,刚行至寓所外树林,突遭箭雨袭击。武元衡肩部中箭,又遭刺客击中左腿,砍下头颅。
与此同时,御史中丞裴度在通化坊遭刺客伏击,被连刺三剑负轻伤,坠马滚落沟中,在侍卫拼死保护下侥幸跳出生天。
两名朝廷大员,为何同时遭暗杀?
(一)宪宗宰相武元衡才华出众,“进士登第”后步入仕途“至监察御史,后为华原县令。”华原县地处京郊,是达官贵人与镇军督将聚居地。这些倚权仗势的文武官员“恃恩矜功”,根本不把小小县令放在眼里,行事骄横无礼,藐视地方法规,干扰阻挠县衙行政,视武元衡为可有可无的存在。武元衡处处遭掣肘,事事被刁难,忍无可忍,“乃称病去官。”
辞职归隐后,武元衡纵情山水美酒之间,超然尘世之外,长时间与白居易等诗友“沉浮宴咏”,留下风流才子美名。“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武元衡在新岗位上表现出色,一年内连升三级,以“处事周详完整”备受各方赞许,被越级提拔。他再接再厉,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完成本职工作,成为唐德宗信得过的左膀右臂。唐德宗曾深情目送武元衡出宫后,情不自禁对左右夸赞:“元衡真宰相器也!”
武元衡刚正不阿,痛恨结党营私。他因严词拒绝时任宰相拉帮结派而遭贬斥,被改任皇太子属官。武元衡见皇太子是奋发有为且致力于唐室中兴的储君,于是竭诚辅助他接受唐顺宗内禅,即位为唐宪宗。武元衡因拥立有功且素来“坚正有守”,被提拔为御史中丞。他凭借任上“持平无私,纲条悉举,人甚称重”的优异表现,被任命为宰相,受到唐宪宗特别信任。
(二)治乱高手
自安史之乱后,各地军阀对朝廷阳奉阴违、拥兵自重,或与朝廷离心离德,或公开高举叛旗。唐德宗为削藩,历经“二帝四王之乱”,反而使藩镇势力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皇权被严重削弱。唐宪宗励精图治,“志平潜叛。”武元衡从国家和百姓命运角度出发,坚决拥护皇帝决定,身体力行投身于削藩事业中。
剑南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反叛,唐宪宗令高崇文挂帅讨伐刘辟。高崇文平定叛乱后,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这个“不通文字”的大老粗,对繁琐的公务往来和繁文缛节极端反感,多次上表请求调任“效死边陲。”唐宪宗精心“择可以代崇文者”,最终选中武元衡,亲自至安福门为他送行。
武元衡满怀壮志抵达蜀地,却发现素称天府之国的蜀地几乎已成为空壳。原来,高崇文调任离开成都时,将“金帛、帟幕、伎乐、工巧”搜罗一空打包带走,致使“蜀几为空。”武元衡毫不气馁,决心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出最美画卷。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绥靖约束,俭己宽民。”三年后,蜀地恢复元气,民殷府富,百姓感念,“蛮夷怀归。”
唐宪宗武力解决西川刘辟叛乱后,再接再厉平定夏绥兵马使杨称金叛乱,使浙西军阀李锜不寒而栗,自请入朝。唐宪宗三次遣使者召其入京,李锜却心怀鬼胎,屡屡称病不起,恳请延迟至年底。唐宪宗无计可施,征询几位宰相意见。宰相郑絪主张顺其自然以免节外生枝,武元衡旗帜鲜明反对:“绝对不行!李锜自请入朝,朝廷刚允许,他却出尔反尔屡召不至,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陛下刚即位,天下人关注着您的一举一动,如果奸臣的诡计得逞,那么陛下与朝廷政令和军令的威严何存?臣建议再次催促,限定时日令其进京!”
唐宪宗采纳他的建议,催促李锜迅速入京。李锜黔驴技穷,“果反”,最终兵败被俘,被唐宪宗诏令腰斩。
(三)壮志未酬唐宪宗虽平定三次叛乱,但各地藩镇依然表现强势蠢蠢欲动,削藩事业依旧面临严峻考验。他采取怀柔政策,成功使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诚心归顺朝廷。
公元814年秋,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因朝廷未满足其野心,在中原腹地蔡州汝阳举兵叛乱,“悉兵四出,焚舞阳及叶县,掠襄城、阳翟”,威逼洛阳。唐宪宗诏令大军平叛,并令武元衡全面主持平叛工作。
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企图火中取栗,一面与吴元济暗送秋波送上助攻,一面虚张声势支持官军讨伐叛逆。二人多次请求朝廷赦免吴元济遭拒后,对主持平叛工作的武元衡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王承宗在“上疏请赦吴元济”同时,派人威逼利诱武元衡,威胁他迅速罢兵,言辞极其“悖慢不恭。”武元衡不为所动,怒斥王承宗使者。王承宗恼羞成怒,在“数上章诬诋(武元衡)”无果后,与李师道“俱遣刺客刺宰相武元衡,亦令刺(裴)度。”于是,武元衡与裴度同时遇刺。
(四)含笑九泉唐宪宗闻知“盗杀宰相”噩耗,极为震惊哀恸,诏令相关部门严查凶犯。暗杀事件使“京师大恐”,公卿上朝提心吊胆,“以家奴持兵呵卫。”其他宰相“则金吾彀骑导翼,每过里门,搜索喧哗。”城门戒备森严,卫兵加双岗,对操燕赵口音的彪形大汉严加盘查。刺客却有恃无恐,蒙面在闹市区喊话:“警告官府别再捉拿我等,当心我等玉石俱焚再犯大案!”甚至嚣张到张贴标语:“毋急我,我先杀汝!”
兵部侍郎许孟容悲愤交加启禀唐宪宗:“陛下,宰相横尸路隅,刺客逍遥法外且蔑视法律,这是朝廷的奇耻大辱啊!”唐宪宗下诏:“能得贼者赏钱千万,授五品官”,并诏令在东西两市悬赏缉拿刺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禁卫军将领立功心切“捕得张晏等十八人”,严刑拷打。张晏等屈打成招,承认“为(王)承宗所遣”后“皆斩之。”一个月后,淄青驻京办事处主任被捕,承认自己才是谋杀武元衡的真凶。唐宪宗气急败坏,“密诛之。”
唐宪宗深知,不论主谋是谁,目的都在于阻挠朝廷削藩大业。武元衡遇害后,某些高官被吓破胆,请求罢免裴度官职以安抚王承宗与李师道这“二镇之心。”唐宪宗龙颜大怒:“一派胡言!朕若罢免裴度,岂不令主谋奸计得逞,又如何振举朝纲?‘吾用(裴)度一人,足以破此二贼矣!”他提拔裴度为宰相,令他前赴后继接替武元衡完成削藩大业。裴度“亦以平贼为己任”,亲赴前线,督战淮西,采纳李愬雪夜破蔡州奔袭奇计,生擒吴元济,宣告历时三十余年的淮西之乱平定。
吴元济被消灭,极大震慑住各地藩镇。王承宗“恐惧,割德、棣以降”,并将儿子送入京城当人质,表示彻底臣服朝廷;李师道照葫芦画瓢,先“上表乞听朝旨,请割三州并遣长子入侍宿卫”,继而出尔反尔举兵反叛,兵败被下属杀死;宣武节度使韩弘审时度势“始入朝”,两次奉献大额财物请求留在京师。
唐宪宗用十四年的努力,终于实现武元衡生前愿望:收服田弘正、剿灭刘济与吴元济和李师道、逼降王承宗与韩弘,从而使“强籓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结束了近六十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史称“元和中兴”。武元衡如地下有灵,必定含笑九泉。
“报国从来先意气!”武元衡不余遗力落实唐宪宗削藩指示,虽明知此举必然因触动各地军阀利益而招致不测,但依然置生死于度外,甘做唐宪宗削藩祭坛上的牺牲品。这种甘为苍生黎民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景仰。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且于同月入职杏坛,2022年10月退休。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百万余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