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价值的宣传--毛主席和《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斯诺的友谊(一)

爱爱历史 2024-10-02 03:00:43

>>1936年,斯诺经人介绍,终于与陕北的中共根据地取得联系。斯诺带着一封介绍信、两架照相机、若干胶卷从北京出发一路向西。

7月11日,红军司令部所在地保安,斯诺受到了最隆重的欢迎。只见司令部门口两排士兵昂首挺胸站立,并缓缓响起了军乐,这让斯诺对毛主席的这份盛情十分感动。

斯诺初次见到毛主席时,毛主席的状态不是很好,让人感觉身体呈现出病态。毛泽东此时的羸弱身体,斯诺看到了三个明显的特点:浓密的黑长发、炯炯有神的双眼、精明的知识分子。

两人从九点开始谈话,一直到深夜。斯诺没有想到毛主席如此健谈,精神状态又如此良好。到了晚上十二点的时候,毛主席还安排人做了一点夜宵充饥。馒头、咸菜、肉沫成为他们夜晚谈话的美食。

此后的十几个夜晚,斯诺都和毛主席呆在一起。毛主席讲述了他四十余年的故事,有童年生活、求学经历、革命旅程,还有历经艰难险阻存活下来的红军故事。斯诺感觉到毛主席身上隐藏了太多的故事。

斯诺从长其12岁、同属“小龙”的毛主席那里听到的故事越多,就对这支红军队伍越发崇拜…

红日初升,斯诺再一次来到了毛主席所住的窑洞,想为毛主席拍一张标准照。斯诺看到穿戴完毕的红军领袖,忍不住大笑起来,因为毛主席的帽子已经完全褪色。毛主席找警卫战士借军帽,同样是破旧不堪。愁苦之际,斯诺把自己到延安后统一发放的新军帽递给毛泽东…

那一天,照相机咔嚓一声,斯诺定格了毛主席一生中最具宣传价值,也堪称最帅气的一张照片。

拍完照,毛主席面带笑容,亲手将这顶帽子戴到了斯诺的头上,并说了一声谢谢。

采访结束,斯诺提出去前线采访。前线所经历的、所看到的,再一次刷新了斯诺的认知。斯诺惊讶地发现,底层民众几乎已经完全摒弃了原来那种固化的小农思想,民众家国意识开始一步步的得到了唤醒。

在陕甘宁根据地的前线,大多数的百姓不仅热烈欢迎斯诺在家中居住,还会宰掉家中仅有的几只鸡,非常热情的招待这位西方远客。百姓有时候会收斯诺购买日常用品的钱,但是对留宿坚决不会收钱。斯诺终于明白这支红色军队有灵魂,更有希望;这支红色军队,才是真正的革命火种。

1936年10月,斯诺结束四个月的采访旅行,选择离开陕西。此番回京,斯诺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因为他的手中,有大量采访毛主席的口述资料,一旦资料丢失,四个月的辛苦就全部白费了。为了避免国民党的沿途审查,斯诺刻意将自己在红军根据地采访的素材、胶卷以及那顶珍贵的红军帽装到了大卡车的一个麻袋里。沿途发生了意外,但好在有惊无险……那个装满采访资料的麻袋失而复得。

1937年2月,回到北京的斯诺经过四个多月的伏案整理,一本震惊世界的奇书横空出世---《红星照耀中国》。

斯诺在第一时间选择在燕京大学未名湖畔的临湖轩里,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毛主席那张八角帽照片被《时代》杂志的老板豪掷2000美元买下。第二年年初,这张照片登上了美国《时代》的生活副刊上。

从照片被刊印出的那一刻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真正的了解毛泽东,也开始了解到毛泽东领导的红色政权。而燕京大学的众多学子更是自愿组建学生团体,他们奔赴红色革命根据地,选择投身革命……

0 阅读:10
爱爱历史

爱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