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拼盆浇水难题,点浇工具DIY制作,精准灌溉不烂根

水波不兴说娱吖 2025-02-20 22:41:07

在很多养多肉的朋友群里,我看到有网友吐槽。他说自己住在南方的一个小县城,家里有个小小的阳台,那是他精心打造的多肉小天地。他养了好多盆多肉,什么景天科的胧月啦,百合科的十二卷啦,仙人掌科的金琥啦,还有其他一些比较冷门的多肉品种,像十二卷属的玉扇,仙人掌属的兜,景天属的佛珠。这些多肉各有各的美,胧月叶片厚实,呈淡紫色,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十二卷的叶片晶莹剔透,像玉石一样;金琥浑身长满硬刺,球体圆润饱满,特别有观赏性;玉扇的叶片顶端像一把把小巧的扇子;兜的顶部有一个凹陷,就像一个小碗;佛珠的叶片像一串串绿色的珠子,垂吊下来特别好看。

可是啊,他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就是浇水。多肉这东西,浇水多了容易烂根,浇水少了又怕干死。他之前都是用普通的喷壶浇水,可总是掌握不好量。有时候浇得多了,没几天多肉就开始发黄,叶子软趴趴的,看着特别让人心疼。他也不知道这和他在南方潮湿的气候有没有关系,毕竟南方的雨水比较多,空气湿度也大。

我就想起我之前在办公室看到的一个多肉盆栽。那盆多肉是景天科的静夜,小小的叶片紧凑地排列在一起,像一朵盛开的绿色莲花。它放在办公室的窗台上,每天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同事说,这盆静夜是他从网上买的,养了大概一个月了。他也是因为浇水的问题头疼不已。有时候出差个三五天,回来就发现多肉有点焉了。他试过把水浇到花盆底部,让多肉自己吸收,可还是把握不好量。

其实啊,不同地区的多肉养护是有区别的。像在北方的一些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多肉可能就需要更多的水分。而在南方潮湿的地方,水分蒸发慢,多肉对水的需求就没那么大。而且不同的多肉品种对水的需求也不一样。比如说,生石花这种多肉,在生长季节需要适量的水分,但是在休眠期就要严格控制浇水。它一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生长,这两个季节大概每隔7天左右浇一次水就可以,但是到了夏天和冬天,可能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浇一次水就够了。

那怎么解决这个浇水难题呢?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点浇工具了。其实这个点浇工具是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的。我们可以找一些比较细的小管子,像那种医用的注射针管就很不错。这种针管的头部很细,可以精准地把水送到多肉的根部。如果觉得针管不太好操作,也可以用那种很细的塑料吸管,在一端剪出一个小斜口,然后把吸管插到多肉根部附近的土壤里,再慢慢把水挤进去。

我还有一个朋友,他在咖啡厅里也养了几盆多肉。他那里的位置在北方的一个城市,咖啡厅的采光很好,有很多大窗户。他养的多肉品种有景天科的胧月、仙人掌科的量天尺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品种,比如十二卷属的万象。万象的叶片顶端有一个小窗,特别奇特。他在咖啡厅里也遇到了浇水的问题,因为咖啡厅里人比较多,有时候他忙起来就忘记浇水了。后来他也尝试了自己制作点浇工具,用那种很细的塑料吸管。他说这样浇水特别精准,每次只要把吸管插到土里,挤一点水进去就可以了,不用担心水会浇到叶片上,也不会因为浇水太多而烂根。

对于多肉来说,不同的养护时间浇水的方式也可以有所不同。比如说刚买回来的多肉,在一周内最好不要浇水,让它先适应一下新的环境。如果在这个时候浇水多了,很容易就会烂根。等过了一个星期左右,观察一下多肉的状态,如果土壤比较干了,再用点浇工具给它浇一点水。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根据多肉的生长情况调整浇水的频率了。

在制作点浇工具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如果想要更精准地控制水量,可以在吸管上扎几个小孔,然后把吸管插到土里,通过挤压吸管来控制水的流量。而且这种点浇工具不僅可以用来浇水,还可以用来给多肉施肥。把肥料溶解在水里,然后用点浇工具把肥液浇到多肉根部,这样可以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到多肉的叶片,减少烧伤的风险。

不同品种的多肉在养护上还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像玉扇这种多肉,它的生长速度比较慢,在养护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频繁浇水,不然很容易烂根。而佛珠这种垂吊型的多肉,因为它的枝条比较长,水分蒸发会比较快,所以在夏天的时候可以适当多浇一点水,但也不要太多。

我们还可以根据多肉的生长环境来调整浇水的方式。如果是在阳台养多肉,阳台的光照比较充足,温度也比较高,那么水分蒸发就会比较快,浇水的频率就要高一些。但如果是在室内的书架上养多肉,光照比较弱,温度也比较低,那么浇水的频率就要低一些。

在多肉的世界里,每一个品种都有它独特的美,每一种养护方式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养护时间都会影响多肉的生长。那大家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多肉养护小技巧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