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拼盘禁忌清单,习性冲突品种图示,和谐共存搭配法

水波不兴说娱吖 2025-02-20 22:42:05

好多朋友跟我吐槽说,自己精心布置的多肉拼盘没养多久就变得乱七八糟,有的多肉甚至都枯萎了。就像我有个网友,她住在成都的一个温馨小公寓里,特别喜欢在阳台种些花花草草。她花了好多心思弄了个多肉拼盘,想着让阳台变得更美。刚开始的时候,那拼盘里的多肉一个个长得水灵灵的,可才过了半个月,就有些不对劲了。有些多肉的叶子开始发黄,还有的变得皱巴巴的,整个拼盘看起来毫无生气。

其实啊,多肉拼盘要是没弄好,确实容易出现这些问题。多肉植物呢,各有各的习性,就像人有不同的性格一样。比如说景天科的胧月,它特别皮实,在很多地方都能长得很好,像广东那种气候比较炎热潮湿的地区,胧月在室外都能活得挺自在。还有静夜,它相对来说就娇弱一些,对光照和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这两种多肉如果放在一起养,没有处理好它们的习性差异,就很容易出问题。

再说说多肉拼盘的搭配禁忌吧。有些多肉是不能放在一起的,像玉露和熊童子就不太适合组合在一个拼盘里。玉露喜欢湿润的环境,而且不能接受强光直射,它更适合在有散射光的室内环境,比如说在江苏的一些湿度比较高的城市里,很多人会把玉露放在室内的窗台上。熊童子呢,它比较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是光照不足,它的爪子就会变得软趴趴的。要是把这两种习性不同的多肉放在一起,在不同的季节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在夏天,光照强的时候,玉露可能会被晒伤,而熊童子如果没有足够的光照又会生长不良。

还有法师系的多肉和景天科的大部分多肉也不太搭。法师系的多肉,像黑法师,在休眠期的时候它的状态和生长需求跟景天科的多肉差别很大。黑法师休眠的时候,它的叶子会紧紧包裹起来,对水分的需求特别少。而景天科的多肉在休眠期可能对水分的需求还没那么低。要是在一个拼盘里,浇水多了,黑法师可能就会烂根,浇水少了,景天科的多肉又会受影响。

那怎么才能让多肉拼盘里的多肉和谐共存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不同多肉的习性,然后根据它们的习性来搭配。比如说,可以把同样喜欢阳光充足、干燥环境的多肉放在一起,像胧月、姬胧月和黑王子就很搭。它们在很多地方都能适应得很好,像在云南的大理,那里阳光充足,气候干燥,很多人会把这几种多肉种在一个大盆子里,看起来特别好看。

再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刚种下的多肉拼盘在前3天是不需要浇水的。因为这个时候多肉的根还没有适应新的土壤环境,浇水多了容易导致根部腐烂。过了3天到7天的时候,可以少量地浇一点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就可以了。大概15天左右,如果多肉的状态还不错,就可以按照正常的浇水频率来浇水了。一个月之后,就可以观察多肉的生长情况,看看是否需要施肥或者换盆之类的。

从地域方面来说,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像北京,气候比较干燥寒冷,适合养一些耐寒性比较好的多肉,比如长生草属的多肉。而在南方的一些地区,像海南,气候炎热潮湿,更适合养一些耐热性好的多肉,像唐印之类的。在不同的地域,即使是同样的多肉品种,养护的方法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居家或者办公室的场景里,多肉拼盘的搭配也要考虑到光照的问题。如果是在办公室里,光照时间有限,那就选择一些对光照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多肉来搭配,比如玉扇。如果是在家里的阳台,光照比较充足,就可以选择更多的多肉品种来搭配,像各种景天科的多肉组合起来会很不错。

我还知道一个朋友,他在东北的一个城市,冬天特别冷。他一开始也想在室内的咖啡厅弄个多肉拼盘,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他选了一些不太耐寒的多肉,结果到了冬天,好多多肉都被冻死了。后来他重新调整了拼盘里的多肉种类,选择了一些耐寒性比较好的多肉,像紫珍珠之类的,才让多肉拼盘又恢复了生机。

多肉拼盘的搭配是一门学问,我们要根据多肉的习性、地域、场景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不同的多肉有不同的特点,就像不同的乐器在乐队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样。只有把它们合理地组合在一起,才能让多肉拼盘美美的,让它们健康地生长。

那你有没有自己尝试过搭配多肉拼盘呢?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问题或者有趣的经历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