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权倾朝野的大奸臣,却因彻底打败匈奴,而被世人尊称为大英雄

寒梅傲雪映霜华 2025-01-20 12:00:33

【前言】

在公元前 25 年,刘秀创立了东汉,终结了自西汉起长达 15 年的内部混乱状况。刘秀作为东汉的开朝皇帝,他心里很清楚,当年王莽篡夺皇位,致使西汉走向灭亡,其中一个关键原因便是外戚独揽大权、宦官掌控朝政。所以,他对防止此类情况的出现极为重视。

【东汉初期的盛世治国,为何沦为外戚专政】

刘秀当皇帝的时候,实行“柔道治国”的策略,减轻刑罚,让天下变得安宁太平。他过世后,他的儿子汉明帝以及孙子汉章帝都继承了他防范外戚独揽大权的想法,从而让东汉迎来了“明章之治”的繁荣时期。那时国家富裕强大,老百姓生活安稳快乐,社会也稳定和谐。

然而,这般盛世没持续多久便走向终结。公元57年,汉章帝离世,他年仅10岁的儿子刘肇登基,便是汉和帝。汉和帝即位时还很年幼,朝政实则被他的母亲窦太后掌控。为了稳固自身地位,窦太后让自己的亲哥哥窦宪帮着儿子打理政事,自此,东汉外戚专权的局面就此开启。

本来啊,依照汉初起就有的政治传统,皇帝的外戚是不该过度参与政事的。然而,窦太后和窦宪压根没把这传统当回事,一门心思地让窦氏外戚独揽大权,使得东汉的繁荣局面很快就有了破绽。好多忠心耿耿的文官武将都瞧在眼里,可也只能干着急,无奈地叹气。

【窦宪初尝权力滋味,开始跋扈作威】

据史书记载,窦宪这人颇为骄横,特别爱显摆自己的权势。有一回,他瞧上了汉章帝之女沁水公主的一座庄园,便以低价硬逼着公主卖给了他。

沁水公主面对在朝野中权势极大的窦宪,只得把委屈往肚子里咽,不敢吭声。没成想后来汉章帝来这处庄园视察时,随口问道:“这是谁的呀?”窦宪生怕遭到皇帝的质问,便扯了个谎,声称是自己的庄园。

没多久,汉章帝就发现了这件事的漏洞。他火冒三丈,斥责窦宪竟敢欺骗皇帝,强行夺取公主的财物,而且还不知悔悟。最后窦宪只得灰溜溜地把庄园还给公主,这才让自己没被汉章帝惩处。

窦宪头一回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待到汉和帝登基,窦太后临朝执政时,他更是一路高升,公然变得嚣张跋扈起来。有官员表示,窦宪仿若一只刚出笼的野兽,初次领略到了自由的快意。

据那时候在朝中当郎官的人回忆说,窦宪老是隔三岔五地把文武百官召集起来开会。每次他大踏步走进会场的时候,大家都得赶紧站起来迎接。在会上,他老是把“朕”字挂在嘴边,对众臣发号施令,那架势就跟帝王似的。

好几位老臣曾对窦宪进行过劝诫,说他身为皇帝的外戚,不该这般独断专行、嚣张跋扈,不然会让人觉得他想要篡夺皇权呢。然而,这些忠心耿耿且正直的老臣,很快就遭了窦宪的毒手,被其派人进谗言陷害,给贬到边远地方去做小官了,从此再也没法参与朝廷政事。

【为报父仇,窦宪滥杀忠良】

窦宪的这般行径,使得朝中众多文武官员皆心怀惧意,压根不敢去招惹他。为啥呢?只因他们清楚,窦宪这人那可是相当记仇的。

窦宪尚未得势之时,他的父亲窦勋被汉章帝赐死,而负责办理此案的官员乃是当时的御史大夫韩纡。待窦宪在朝中专权,权势熏天之际,他立马将韩纡置于死地,以此来为父亲报仇。

另外啊,窦宪对汉章帝的亲信都乡侯刘畅那是相当仇视。为啥呢?在汉章帝办丧事的时候,窦太后多次把刘畅叫进宫里商量重要的事儿,这可把窦宪给愁坏了,他生怕刘畅会妨碍到自己手中的权力。

这事儿啊,他干得那叫一个绝!他使了特别残忍的招儿,先是派人把刘畅给暗杀掉,接着就把这事儿往刘畅的弟弟刘刚身上栽赃,结果刘刚就被满门抄斩了。后来窦太后知道了事情的实情,那火气是蹭蹭地往上冒,一怒之下就把窦宪给关起来了。

然而没多久,窦宪靠着击败匈奴的功绩,又重新取得了信任,依旧掌控着大权。这下子,朝中的文武官员们心里,又涌起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惧怕。众人觉得,窦宪为了达成自己的政治企图,能够毫无顾忌地铲除任何可能对他造成威胁的人。

【一战击溃北匈奴,权倾朝野的大奸臣】

在公元前 60 年的时候,南匈奴被北匈奴侵扰,实在抵挡不住了,就向汉朝请求援助。这时候,窦宪瞅准了这个机会,主动提出自己要去攻打北匈奴。

窦太后把他任命为车骑将军,让他率领四千骑兵以及羌族胡兵一块儿出塞作战。南匈奴的左贤王也调遣了一万多骑兵,和窦宪会合。这两支军队共同在涿邪山排兵布阵,打算将北匈奴军给包围消灭掉。

决战那一日,东汉军队在稽落山对北匈奴大军发起突然攻击,北匈奴大军溃败,狼狈撤离。据说那场面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尸体。北匈奴单于无奈之下,只得匆忙率领着残余部队逃离。

在这场战役中,东汉军队把一万多北匈奴人斩杀,还活捉了二十万匹马。这下子,北匈奴在匈奴地区的威望一下子就垮掉了。为了纪念这场大胜仗,东汉在当地立了一块石碑,叫《封燕然山铭》。

窦宪凯旋而归后,其权势可谓登峰造极。汉和帝下旨封他为武阳侯,可他却推辞不受,毕竟他的权势已然超越了所有的荣耀。朝堂上的文武官员对他无不心存畏惧,就连皇帝也不敢轻易招惹这位外戚。

然而呀,这好日子没持续多久。虽说窦宪在抗击匈奴上立了大功,可他专权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最后被汉和帝给设计除掉了。尽管他给东汉把匈奴给灭了,功劳不小,可他那奸诈蛮横的做派,到底还是让他背上了大奸臣的骂名。

【后记:外戚专权,功过难诛】

窦宪这人虽说凶暴专横,可到底帮东汉解决了数百年来的首要大难题——匈奴。也正因这个缘故,就算他被当作大奸臣,在民间还是有挺多人把他当成大英雄呢。

这从一个方面表明,对历史人物功过的评价,并不是简单地肯定功绩或否定过错那么绝对。就像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讲的:“功与过相互交织,实际的情况也是这样。”

也许我们不能单纯以道德标准去评判一个历史人物,而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他们的功绩与过错,还有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行动。这大概是我们阅读历史所得到的一个关键启发。

【结语】

每个人都身处自己所在的时代环境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限制与影响。当我们对一个历史人物进行评判时,不但要考量其行为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历史效应,还应当把自己放到当时的情境中去思考。

总的来讲,窦宪这位历史人物挺复杂的。他专权的举动该受到指责,不过呢,他对匈奴展开的军事攻打,那也是实打实的政治功绩。也许我们不能就这么轻易地给个“好”或者“坏”的判定,而是得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更为客观、平和的估量。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