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3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发表视频讲话时表示,如果不在美国生产产品,就将面临“数千亿美元甚至数万亿美元”关税。他说,他要向全球企业传达的信息是“到美国生产产品”,否则就必须缴纳不同数额的关税,这将导致数千亿美元甚至数万亿美元进入美国国库。他还承诺将在美国生产产品的企业税降至15%。
日常生活中,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人,大多是不怒而威、亲而难犯。特别是领导人,切不可动辄发怒,以此来让别人听从自己的。这样的服从,不是威信,而是淫威。威信是发自内心的,淫威则是表面的。
特朗普从首个任期到现在的第二个任期,给人的感觉,都是用发怒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加征关税、退出国际组织、禁止移民等。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行为,不仅在美国国内引起很多人的担忧和反感,在国际上,也是反对声很大、担忧声很多。尤其是加征关税和退出国际组织,已经成为经济领域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甚至被认为是最大的“黑天鹅”。
那么,特朗普提出的不在美国生产产品、就要加征关税的想法,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呢?是否能够让企业都到美国投资建厂呢?不排除会有一些企业会这样做,但是,更多的企业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美国并不具备产品生产的完整供应链。一旦企业选择在美国投资建厂,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各种配套,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从而大大增加企业生产的成本,就算美国降低税收,企业也无力承受。
要知道,为了控制高科技领域,美国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实施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将一般制造业转移到了中国等国家。特别是中国,一直是美国制造业转移的重点国家。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也让美国制造业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能够支撑美国经济的制造业,已经只剩下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其他的都已经转移到其他国家。如果美国强制要求企业把生产放到美国,否则就加征关税,那么,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提高。因为,美国不可能把零部件等配套企业也全部建在本土,美国也没有能力承担全供应链企业,配套产品主要还是要依靠进口。
很显然,特朗普只看到产品在美国生产的好处,而没有看到产品在美国生产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如果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可不只是外国企业,更是美国自己。特别是广大居民,可能要承受产品成本上升带来的购买力水平下降。供应链问题,才是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特朗普要想让企业到美国投资,把产品在美国生产,就必须解决好供应链问题,让投资美国的企业能够生存。不得不说,供应链是美国制造业的最大软肋,也是特朗普制造业回归的最大软肋。
这也意味着,想用淫威让企业到美国投资,让产品在美国生产,从而让美国获得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多的税收、更多的市场,基本是没有可能的。更重要的,按照美国工会的强势,企业投资美国,能否像中国等国家一样,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让企业在招工等方面也具备优势,估计很难。
企业把投资放在哪里,把产品放在哪里生产,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但主要还是要考虑市场、考虑环境、考虑配套。尤其是制造业,如果没有良好的配套条件,没有完整的供应链,企业就很难把投资放到这些国家或地区。美国实际是一个供应链很不完整、很不健全的国家,在美国建工厂,不仅招工难,而且生产难,相关的配套根本跟不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就会在制定投资计划时,很难把重心放在美国。即便是美国本土企业,也不大愿意把投资放在美国。
让企业感到为难的是,特朗普是一位非常强势而不讲理的人,如果企业不把生产基地放在美国,特朗普就会真的对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往美国加征高额关税。如何处理,对某些企业来说,需要认真应对。
只是,全球有那么多企业将产品都销售到美国,难道特朗普会对所有产品都加征关税吗?显然不可能。特朗普的这些话,主要还是讲给中国、欧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听,让这些国家的企业能够更多到美国去投资、去生产。那么,这些国家的企业会按照特朗普的想法去做吗?基本的看法是,美国市场销量大的企业,会去美国投资。销量并不大的企业上,则会依据自身需要选择投资地区,而不会勉强自己去美国投资。就算投资,也只能是依据美国市场需求变化来确定。
从总体上讲,特朗普的淫威,会让一些企业“投降”,从而到美国去投资。但是,更多的企业还是会依赖于全球供应链,依赖于中国等新兴市场。欧盟国家则很有可能在特朗普的淫威下,做出一些投资美国的具体动作,但规模不会很大。一旦在美国投资的项目,都是小规模的,或者只是为了应付特朗普才做出的决定,那么,特朗普的淫威就不会有多大效果。
总之,特朗普上台后,经济领域的风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是,只要注意风向和风力,并及时做出防范,特朗普的各种行为,就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慢慢地,特朗普也会反过来适应国际市场形势变化,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而不是假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