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最终以东吴的胜利而告终。在这场战役中,刘备因为战略失误而遭受惨败。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诸葛亮并未随军出征,但马良作为刘备的重要幕僚却随军前往,然而他并未能指出刘备的军事错误。本文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
马良的专长与任务马良是蜀汉时期的杰出人才,以行政和外交才能著称。在刘备入川和建立政权的过程中,马良展现了他在行政管理和外交交涉方面的卓越能力。在夷陵之战前夕,刘备派遣马良前往武陵招纳五溪蛮夷,以增强蜀军的战斗力。这一任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因为五溪蛮夷分散且各自为政,需要耐心说服和整合。
马良未指出错误的原因术业有专攻:
马良的主要才能在于行政和外交,而非军事战略。尽管他可能读过兵法,但并非军事专家。在复杂的战场形势下,他可能难以准确判断刘备的战略是否正确。
不在现场或未及时赶到:
夷陵之战初期,马良可能仍在武陵招纳五溪蛮夷,并未在刘备身边。即便后来赶到战场,也可能已错过提出有效建议的最佳时机。
军事指挥权的集中:
在古代军事体制中,主帅拥有绝对的指挥权。马良作为幕僚,其建议可能受到刘备个人决策和战场形势的限制。即使他看出问题所在,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直接干预刘备的决策。
战场信息的滞后:
古代战场信息传递不便,马良可能无法及时获取最新的战场情报。即便他提出了建议,也可能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无法被刘备采纳。
刘备的战略失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战略失误主要体现在他忽视了东吴陆逊的防御策略,盲目在平地上扎营并试图通过挑衅引诱敌军出战。这种战术在面对占据地形优势的敌军时显然是不明智的。
刘备缺乏足够的谋略和灵活性,未能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陆逊的防御策略。这也是导致他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论综上所述,马良在夷陵之战中未能指出刘备的军事错误主要是由于他的专长不在军事领域、可能不在现场或未及时赶到、以及古代军事指挥权的集中和战场信息的滞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刘备自身的战略失误也是导致他失败的重要原因。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三国的政治格局,也暴露了蜀汉在军事指挥和战略决策方面的不足。
秋之叶小藩
一句“主公不听”就行了,即使诸葛亮在,也一样的结局,“主公不听”[笑着哭][笑着哭]
秋之叶小藩 回复 11-03 16:59
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是反对东征的
看不见的风景 回复 秋之叶小藩 11-05 00:27
反对,但是刘备连死两个兄弟,肯定得和东吴打避免不了,只是给的机会太大了,导致惨败
摸摸
当时刘备主要谋士是黄权。汉中之战也是他出谋划策。但是能说服刘备的人是法正。黄权有才华但无法让刘备言听计从。
用户14xxx38
刘备伐吴是真准备灭吴,但他也知道他一个人没能力。所以在夷陵和东吴相持了半年之久就是等曹丕一起。结果曹丕太蠢还没能力不听刘晔和贾诩的建议!所以刘备才说十个曹丕也不如一个诸葛亮
小伙伴 回复 12-19 00:19
等刘孙打完第一波再上,谁知道刘备一波就没了。
用户14xxx38 回复 小伙伴 12-19 19:00
刘备前期打下秭归等县,又在夷陵和东吴相持半年之久。这么长的时间够曹丕考虑了!刘晔贾诩也给曹丕说了偷袭东吴后方!蠢货曹丕不听,等刘备败了曹丕这蠢货又后悔了又想打东吴,这时候刘晔和贾诩又给他说时机错过。结果曹丕这货继续秀他的智商下限又不听,再次被东吴打败!曹丕这么蠢不怪刘备对诸葛亮说十个曹丕不及诸葛亮[笑着哭]
lkjhgfdsa
刘备:别听罗大忽悠,夷陵之战打了一年。其实是被陆逊拖垮的。[得瑟]
随了谁的意
三国演义是这么说的:马良得知刘备扎营后大惊,立刻画图写书信给诸葛亮…然鹅~!马良当时在五溪蛮搞外交[笑着哭][笑着哭]随后死于乱军之中。
尚能饭否
因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而马良也就这样了,名过其实,所以刘备叮嘱诸葛亮千万别重用马谡。
暗黑系呆莉
怎么指出,你看看夷陵的地形只能连营。刘备最大的错误是水军上岸,关键是刘备集团水军第一人关羽已经死了,益州的水军根本打不过东吴水军上不上都得输。没了制水权东吴可以在漫长的江防随时登陆,这就很难了。(所以当年大英也是这么欺负清朝的,后来建了北洋水军才好点,可惜全军覆没)。当然如果谈演义那就白瞎了,演义根本不写地理,几乎都是千里大平原
我朋友
就跟曹老板赤壁也不听程昱分析铁索连环怕火攻一样
东方无尘
人微言轻
咋说。
跟我说了,我下了。
是梦终空
真正懂军事,能比肩程昱荀攸的黄权和程戢都说不动刘备,你指望马良三言两语就主导整场夷陵战役,太强人所难了[得瑟]
白雪欺头惜怜花
打工者定律:老世点都系啱嘅,如果唔啱,都系我做得唔啱。记住啰[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