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养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但他的下场却很惨

星河漫漫游 2025-01-07 14:42:02

明朝时,卓敬十五岁那年,在宝香山里读书。有一次晚上回家,回家路上遇到了大暴雨,他就躲在一棵大树下避雨。

水涨起来后,他不得不到处换地方,天又黑又暗,结果迷路了。远远地,他看到树林外有火光,就急忙跑过去,发现是一个小院子,还能听到读书的声音,这让卓敬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他敲了敲门,一个小男孩出来开门,说:“先生知道你要来,让我在这里等你。”卓敬抬头看门上,写着“体玄”两个大字,于是跟着小男孩进去。

他看到一个老人坐在一盏长明灯下,就上前行礼。老人站起来,关心地问他:“在深山里,又是晚上遇到暴雨,你一定很害怕吧?”

卓敬说:“我经常在山里来来去去,虽然很累,但想到这样会让父母担心,我就没什么好抱怨的。只要有个蜡烛照亮回家的路就行了。”

老人笑着说:“山里哪来的蜡烛,只有一些枯树叶。你先烤干衣服,慢慢想办法吧。”

卓敬脱下衣服,问小男孩:“这位老人是谁?姓什么?”小男孩说:“先生不想别人知道他的姓,他总是自称逍遥翁。”卓敬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小男孩说:“我从小就是孤儿。”

卓敬怀疑这个老人个隐居的君子,恭敬地问:“我家就在山下,我对山里很熟悉,但我没听说过有叫体玄的院子,也没听说过逍遥翁这个名字。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老人说:“以前体玄先生住在逍遥谷,他是个医生,经常在中条山里来来去去。后来因为避难,听说陶隐居(陶弘景)在这里有炼丹的地方,就来这里采药,顺便休息一下,不知不觉就过了很长时间。不久他就会回到原来的山里去。”

卓敬又问体玄是什么人,老人说:“这是我祖先的事,你也没必要知道。”

过了一会儿,衣服烤干了,卓敬请求回去,老人站起来说:“你既然不愿意留下来等到天亮,我有一头牛,你可以骑着它回家。晚上路滑,有牛在,你就不用害怕了。”

卓敬非常高兴。老人让小男孩牵出牛,又叫另一个叫少逸的小男孩,说:“你去把我的旧笼子拿来。”然后从笼子里拿出一顶僧帽,对卓敬说:“既然你不能留下来,这个就送给你吧。”

卓敬拒绝道:“我是个读书人,我这辈子的志向是入世帮助天下人。你是个长者,既然你教导我,怎么能用这顶帽子来开出世的玩笑呢?”

老人说:“我以前也有志向,但后来因为我辅佐的人不行,不采纳我的建议,差点惹上大祸,幸好得到了这个笼子,才得以解脱。不然,我怎么可能活着离开宜秋门呢?你先收下这顶帽子,将来你会明白的。”

但卓敬还是拒绝了,老人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叹气。卓敬偷偷往笼子里看,发现里面都是箍桶工匠用的工具和僧人的衣服。

两个小男孩到了门外,卓敬骑上牛,感谢老人后告别。他刚出树林,牛就跑得很快,像飞鸟一样,他控制不住,但身体安稳,一点也不害怕,很快就到家了。

他从牛背上远远地叫家人,家人早已睡下,被惊醒,隔着墙回答说:“夜已经很深了,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冒着风雨一个人回来呢?”

卓敬回答:“我遇到了一个隐居的君子,借了一头牛骑回来。不然,我今晚肯定回不来了。”他点起火把,牵着牛进屋。牛突然抖了抖,吼叫一声,变成了一只黑虎跑了。

屋里的人都被震惊了,跑出来看。等到天亮,他们去找体玄的山居,但找不到。

几天后,他们在县西四十里陶弘景炼丹的地方旁边,找到了一座古庙,看起来像是雨夜经过的地方。

庙墙上有潘阆的《夏日宿西禅院》诗,就是东坡小时候看到的“夜凉疑有雨,院静若无僧”的诗句,墨迹还很新。他们沿着这条路回家,看到虎的脚印还清晰可见。

如果不说卓敬后来的事,恐怕人们对这个故事感觉莫名其妙,隐居老者为什么会送他僧人衣帽和工匠作具,为什么对他不接受竹笼而频频叹息。

卓敬是明初的大才子,浙江瑞安人,风姿美好,气度不凡,慷慨直言,自幼颖悟过人,读书一目十行,擅长议论,对天文、地理、法律、兵法等各个领域都研究精深渊博,是一个极有见识的官员。

他于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户科给事中,历任宗人府经历、户部侍郎。他性格直率,做事公正,不避讳任何事。

当时,明朝的制度还不完善,各个王爷的服饰和车马都和皇帝的差不多。

他人就找机会对朱元璋说:“京城是全国的榜样。陛下如果不早点给王爷们区分等级,让他们的服饰和太子一样,那么嫡庶不分,尊卑不明,怎么能让天下人信服呢?”

皇帝说:“你说的对,我之前没考虑到这一点。”因此,朱元璋更加看重他。

后来有一天,他和其他官员一起见皇帝,正好有八十一个人,皇帝就下令把他们的官职改称为“元士”。不久,因为六科是处理政务的根本,又把官职名称改为“源士”。后来,又改回原来的“给事中”。他历任户部侍郎等职。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卓敬秘密上奏:“燕王朱棣的智慧和谋略非常出众,英勇有大志,非常像高帝(朱元璋)。北平是个地势优越的地方,士兵和马匹都很精锐,金朝和元朝都是从这里兴起的。

“现在应该把燕王改封到南昌去,万一有什么变故,也比较容易控制。事情在萌芽状态而还没有行动的时候,还是机会;根据时机可以采取行动的时候,是形势。没有极大的刚毅是断不了形势的,没有极大的明智是看不出机会的。”

可是奏章递上去后,第二天皇帝就召见他询问。卓敬叩头说:“我所说的是国家极端重要的大事,希望陛下能够明察。”但这件事最终没有被朱允炆采纳。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朱棣打着“靖难”的口号抢走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杀了建文帝大臣一百二十人,其中灭方孝孺十族,杀八百七十三人,史称壬午殉难。

时任户部侍郎的卓敬也被抓了起来,朱棣指责他没有迎接皇帝的车驾,未尽到臣子的礼节。朱棣问他:“你以前向朱允炆限制各个王爷的权力,现在又不想臣服于我吗?”

卓敬回答:“如果先帝当初听从了我的建议,殿下您今天又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在这里他仍称朱棣为殿下,朱棣听了大为光火,想要杀掉他,但又爱惜他的才华,于是先将他关进了监狱,准备以后再释放。

朱棣还派人暗示卓敬,希望他能像管仲和魏征那样,成为自己的辅佐之臣,但卓敬哭泣着表示不能接受。

朱棣被卓敬的忠诚所感动,还是不忍心杀他,但黑衣宰相姚广孝与卓敬早先有过节,坚持说留下卓敬就是养虎为患,文皇这才下定了决心杀他。

卓敬在被执行死刑前,从容地叹息说:“变故起于皇室宗亲,我却没有预先谋划,我死有余辜。”他临刑前神色自若,即使过了一夜,脸色还像活着一样。

卓敬被处死后,被灭三族,家产被没收,但家里只有几卷图书而已,可见他的清廉。

朱棣一直很欣赏卓敬的才华,即使他死了,还是觉得可惜,说:“国家养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

隐居老人在他十五岁这一年,就已经预知他的命运,给他的竹笼暗示他以后及时隐居逃生。

如果卓敬也这样逃走,这与传说中朱允炆易容为僧如出一辙。

南京城破后,少监王钺告诉建文帝:“你祖父临终前,给你留下一个铁箱,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

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僧人度牒,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有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遗书中写:“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

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僧衣,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

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同样继承祖业,因为朱元璋以前也是僧人。

这些不过是传说而已,历史不能重来。但读书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时唯有一死,逃生苟活又有什么意义?

--参考文献《明史·141卷》《国朝献征录·卷三十》《温州府志·卷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