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美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我国科技企业频频遭遇来自美方的技术封锁和市场打压。从华为、大疆到中芯国际,这些代表中国科技实力的领军企业相继被列入实体清单,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营冲击。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频频突破国际经贸规则底线,滥用长臂管辖,其行为已然超越了正常的市场竞争范畴。
面对美方的技术霸凌,我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为在华美资企业维持了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这种以德报怨的大国风范,却屡屡被美方误读为示弱的表现。从半导体芯片到操作系统,从人工智能到短视频平台,美方的技术封锁范围不断扩大,其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意图昭然若揭。
近期,我国监管部门针对美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调查,标志着应对策略的积极转变。市场监管总局对谷歌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深入揭露其商业行为中的不正当竞争问题,这一系列举措展现了我国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坚定决心。
谷歌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布局远比表面看起来更为深入。凭借安卓系统的市场支配地位,其通过预装服务、应用商店分成等方式获取巨额收益。数据显示,国内主流手机厂商每激活一部安卓设备,都需要向谷歌支付不菲的授权费用。这种商业模式不仅加重了企业负担,更形成了事实上的市场壁垒。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曾在华为遭遇美方制裁时,单方面终止GMS服务授权,这一举动直接影响了华为海外市场的拓展。此外,其强制捆绑安装谷歌服务框架的行为,也引发了广泛的反垄断争议。事实上,谷歌在欧洲市场已多次因垄断行为遭受重罚,累计罚金超过43亿欧元。
此次反垄断调查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在科技领域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与美方基于地缘政治考量的打压不同,我国的反制措施严格遵循市场规则,建立在确凿证据基础之上。这一转变表明,面对不公平待遇,我国既有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也有相应的实力和手段。
当前形势警示我们,在科技领域,过度忍让无法赢得尊重,唯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这次反垄断调查不仅是对个别企业的规范,更是对科技领域公平竞争秩序的维护,标志着我国在科技治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