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多雨,草莓育苗地细菌性叶斑病多发,中招了怎么办?

三农种植者啊 2024-06-03 02:04:32

天气热起来了,雨水也开始增多,这段时间也到了母苗大量抽生匍匐茎的阶段,随着田间子苗数量的增多,育苗地的病害也层出不穷,如大家熟悉的炭疽病,白粉病等,但是高温多雨的环境条件下草莓细菌性病害,如细菌性叶斑病(角斑病)也很容易发生,大家在做好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防治的同时,也要预防好细菌性病害。

在生产上发现细菌性叶斑病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主要表现在叶片上,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故亦称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病斑照光呈透明状。干燥时叶片常干缩破碎。

叶斑病叶背

另一种是表现比较隐蔽,主要危害维管束,早期没什么症状,不容易发现,等表现出叶片发黄发蔫症状后基本已是晚期,拔出这些发蔫的苗子,有时轻轻一用力就会拔断(因此叫断头病),可以看到苗的根部表皮完整,髓心已空,维管束变成红褐色,还有脓液一样的液体流出(因此又叫空心病)。有些植株的叶片上会出现角状叶斑。

髓心已空,维管束变成红褐色还有菌脓

叶背有菌脓

发病条件:春末夏初的多雨季发生较重。温度一般为25-30℃,最适温度为28℃。在连阴雨天气过后,细菌性叶斑病大量爆发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做好预防工作。连作、地势低洼、灌水过量、排水不良、栽培过密、偏施氮肥、人为伤口或虫伤多的苗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

2、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

3、苗田要排灌方便,雨后及时排水,做到雨止田干,不能积水,防止湿度过大引发病害。

4、育苗期小水勤浇,尽量不要大水漫灌。

5、有机肥要腐熟后施用,要平衡施肥,不可偏施氮肥,7月后苗地追肥以磷钾肥为主,一来可以控制苗子旺长,二来可以促进花芽分化,从母苗定植到子苗出圃,可定期冲施EM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

6、及时控旺,合理安排田间苗子数量,不可过密,影响通风透光。

7、细菌性根部病害是传染性病害,这些病原菌多数是潜藏在土壤中,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就会侵染植株,引起发病。因此做好土壤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

8、药剂防治。育苗前期,雨水较少温度较低,可15-20天用药预防一次,到6月后雨水增多温度较高,可增加用药次数。霉素类药剂及铜制剂对细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发病初期可用络氨铜、松脂酸铜(细菌真菌兼治)、春雷·噻唑锌、喹啉铜·噻霉酮、氯溴异氰尿酸、中生菌素,噻菌铜,噻唑锌等(选其中一种药剂)喷叶淋根,5天一次,连续2-3次。

很多情况下叶斑病是真菌型和细细菌型混发,可用苯甲嘧菌酯+中生菌素,甲基托布津+中生菌素或春雷霉素等。除了防治外,还要重视增加植株本身的抗性。因此,在喷药的同时,可在药液中加入抗逆剂,可补充营养,恢复植株活力。

最后细菌性病害的发生,需要有一定的湿度,最近多雨正适宜此病的流行,育苗的莓友要引起足够重视。

0 阅读:0
三农种植者啊

三农种植者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