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包括现在一些地区有一种办法传统习俗,是逢年过节带着妻儿 回老家祭祖。一般传统祭祖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和农历九月九日。不过现在由于年轻人差不多去外地工作,一般只有在春节才能够回老家,与家人团聚。因此,春节成了祭祖的重要时间节点。
一年到头,大人带孩子回到老家与家人团聚,通过祭祖与不常见的家人亲戚联络感情。祭祖的时候一般会遇到很多只见过几面的亲戚,甚至是没见过的亲戚。人总有亲疏远近之别,不可能稍微沾点关系便算是亲戚。对此一般会用“五服”来形容是否是亲戚关系,五服内是亲戚关系,五服外则不是。
五服是一种时代产物,最开始并没有五服这个概念。随着政治文化的发展,从政治中提取出“五服”这个词来形容亲疏远近关系。“五服”原来指的是“五代”的意思,即一代人为一服。
父母那一辈分的人是一服,而我们这辈的人又是另一服,父母与孩子总共是两服。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五服”逐渐有了形容亲疏远近的意义,且不在是一代为一服。
最开始,五服中的“五”与“服”都是数量词。最开始在大禹时期,大禹在治之水后将九州按照物资财富划分为五个等级不同的地区,五个地区按照一定的比例向中央上供资源。周朝,统治者将国家地理位置划分五个等级,以“服”为单位。
越是离中央近的地区等级越高。不同等级还有不同的称呼,如靠近王城等级最高的被称为“甸服”,离王城最远,等级最低的被称为“荒服”。且每个等级想有不同的权力,等级越高,享有 权力越大。
五服除了对政治具有重要意义外,还对礼节具有重要意义。守丧时,不同服的人的人要穿不同的衣服,且要守丧的时间长短不同,所要忌讳的事物多少也不同。具体指,与死者联系越紧密的,穿戴的衣着服饰越隆重,守丧时间越长,忌讳的事物越多。
其中丧服具体有以下几种:转衰,齐衰,大功,小功,丝麻。一般都是父子和夫妻关系这种,与死者关系最亲密的穿着转衰。而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的亲属穿着丝麻。除了穿着,吃食也需要忌讳。除了五服,如宾客一般不用忌讳吃穿。
五服就是一种来区分亲疏远近的标准。虽然看起来与我们常说的“亲朋是一家”“有没有血缘关系都无所谓”相背离,但事实就是如此。
父子关系,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和夫妻关系一般是最紧密的关系。在一个家族中,血缘越淡,双方交流相处时间一般也最短,也最难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就如老一辈的人常说“亲不过五服”。
就像现在有人常说五服是一种社会定理,出了五服,亲戚之间关系一般就淡薄
了。在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有时还没有出五服,关系就淡薄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家安在自己工作的地方,一年到头,与亲戚见一面都难,更何况是联络感情。
当然,也是因为“亲不出五服”这句话,让家族关系更加密切。老人常说亲不出五服,但也常说,与外人关系在亲也亲不过与亲人的关系,一定要与家人和谐相处,兄弟姐妹间要相互扶持,不要经常闹矛盾,要相互理解。
虽然,这些话有些偏颇,但还是又一定道理的。在这种以五服主导的伦理关系下,每个家族之间的联系反而更加紧密团结。
五服不是指五代人,指的是以自己为轴心,向上数四代,向下数四代,一共包括九代人。曾经就有人说:不对呀,就算五服不可通婚,那五服外一服通婚还是近亲结婚。这个人其实是将“服”与“代”弄混,五服不等于五代。
所以,五服之内不可通婚还是在一定程度限制了近亲结婚。五服是中国传统伦理纲常。它有不足之处,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应该像对待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以优秀的部分融入今天的社会生活中。
五服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一直都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从最开始作为统治者管理领地的政治制度,到老百姓生活中的伦理纲常,再到现在传统文化,一直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作为政治制度是,它一定程度上维持国家稳定;作为伦理纲常,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近亲结婚,规范了社会伦理道德;在今天,它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由五服衍生的族谱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个家族传承与延续。五服至今对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
“ 以人物带动人文,用文章传递文化”,徽脸文化,致力于发扬安徽文化,宣传安徽人物。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