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受尊敬?难进易出,既然开始了

小周的杂七杂八 2024-07-20 00:16:12
起自

2024中国汽车论坛比亚迪李云飞主题分享:《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说了世界级,说是令人尊敬。两个都是高远的目标,属于踏进去难,掉出来容易。但是确实是作为一流车企的准入门槛。

2024年,不光是比亚迪。整体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色。真带着“世界级、令人尊敬”的指北针踏实先行的话,或许真能成就属于自己的赛道。

来看下销量数据

今年上半年销量中国品牌集体向上。按前10算,10中占6,而且前4名都是自主品牌。按前20算,20中占9。其实,一个汽车强国,本身就是本土品牌占主流。

回顾下过去的情况。2023年前10中占4席。前三中有2席。2022年前10中占3席。前三中有1席。

除了近三年一直站在Top 1的比亚迪外,长安、吉利、长城、上汽等都在不断向上。本土品牌的市占率,从2019 年大概 30% 多,现在已经将近60%。不断向上的成功因素,很大一部分是我们在新能源赛道的坚决投入。

像比亚迪主动切断燃油产品线,All in新能源车。几乎完全是靠本土品牌自己,把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不到十年间,硬生生从1.8%拉升到41.3%。

无论从供给侧还是消费侧、无论是制造、销售、市场都已经成为主流

自己培育的市场,当然自己最强

然后,这个新能源车:在激烈内循环下角逐出来的高竞争力,好像在出海时显得格外有力。

说到竞争与出海

内卷≠内耗内耗是在总体无增量的情况下,做无谓消耗、踩踏、勾心斗角的低效竞争。汽车市场的的卷还没看到终局,不好下断论。等尘埃落定吧。当然,是希望能够卷出一个高性价比的汽车市场,卷出几个有韧性能持续造好车的车企。

借用李云飞的发言:我们总结下来是,中国汽车是越卷越强,越卷越好。怎么讲呢?第一个我们的技术是越卷越强,而且我们看了一个数据,过去四年,中国主流汽车品牌的研发投入是四年之前的2.5倍,大家都非常重视技术研发,所以这都实打实的。第二个,产品越卷越好,我们在座的都是行业的一份子,大家都可以回顾一下,自己最近这三五年的产品,跟三五年以前的产品去比,自己跟自己比,自己跟外资的、合资的同行去比 ,我们的产品确实是越卷越好。第三个,我们的服务也是越卷越好,我们的品质是越卷越硬,那很多的一些外部的一些拆车机构、测试机构,就在同一个维度下,把中国的汽车品牌,跟国外的品牌去比较、去试,也证明了我们的品质是越卷越硬。

而如果放在出海的语境下,整体蛋糕做大。甚至都不存在卷的说法,任何在国内卷出来的车企,出海时都会更强健。

卷,是为了不卷

强的基础,是坚决的研发投入

汽车是一个技术、资本极度集中的重产业。而且研发的投资,可能要5年甚至10年后才能开花结果。其中的长周期与不确定性,是对决策者很大的考验。

先有鸡,可能等不及下蛋。杀鸡取卵,可能只能温饱几日。研发就是那个不断产生无数精彩车型的源头,不投入不行啊。变强,对研发的投入是基础。可以看到无论秀技术、秀配置、秀设计,现在都不带怵的,甚至有些领域还略有领先。

还是拿Top 1的比亚迪做例子。

2020年至2023年,比亚迪研发是爆发式增长,从85.56亿元增长到399.2亿元。

2020年:研发投入:85.56亿元,营收占比:5.46%2021年:研发投入:106.27亿元,营收占比:4.92%2022年:研发投入:202.23亿元,营收占比:4.77%2023年:研发投入:399.2亿元,营收占比:6.63%

截个2023年的断面,来个对照组。

丰田:研发投入:1.2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3.70亿元),营收占比:3.3%大众:研发投入:2.2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54.86亿元),营收占比:4.9%特斯拉:研发投入:39.69亿美元(约283.9亿元人民币),营收占比:4.1%

虽然总额上与全球两位老大哥还有差距。但是在营收占比上是最高的。比亚迪还是很舍得提前投资的。

强民,先强教育。强车,先强研发。

说完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色,才刚刚开始。如开头说的,世界级、受尊敬。进去难,掉出来容易。望顺利。

0 阅读:0

小周的杂七杂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