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历史时期的“五七干校”与“牛棚

雨田生体育说 2024-04-08 10:25:19

“五七干校”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当时主要目的是让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接触社会生产实践,体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质,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 那段时间有一文化名人,因平时养尊处优,随时代浪潮在干校生活过一段时间,而被其称为“牛棚”。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五七干校”与“牛棚”就划上了等号。

我们先看看“五七干校”的历史背景:

一是1963年中苏论战,毛主席谈前苏联时说:“苏联的干部是不劳动的,他们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子女也搞特殊化,享受特权,看不起工人和农民。国内也有这种趋势。”

二是毛主席与林彪对交流。对于机关干部以及知识分子,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给林彪同志的信,提出了“各行各业应主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 的观点。1968年5月7日,为了纪念这个“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黑龙江省在柳河建立了全国第一所“ 五七干校” 。

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遗址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五七干校” 的目的在于让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适度参与体力劳动和社会实践,一般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借此进行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一般干校与当时的中学学校条件相似。

由于领袖的号召,“五七干校” 在中国各地迅速兴起,据统计,中央一级机关干校共有106所,各省机关干校有1497所。直到1979年2月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五七干校开始陆续停办。

北京大学的“国学大师” 季羡林根据自己在干校生活、学习及劳动改造的经历,写就了《牛棚杂忆》,因此,后来“五七干校” 就成了所谓的“牛棚”,成了所谓“牛鬼蛇神”集中改造的地方。客观地讲,当时的“五七干校” 的确集中了一些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平时养尊处优的这些人,到了干校接受学习教育、劳动改造,肯定是心有怨言的。但是“五七干校” 的房子基本上都砖瓦结构,地面是水泥地,有窗户有门有桌椅有床,不透风不漏雨,比当时农村的房子还是要好很多的,绝对不是所谓的“牛棚” ,更不是“劳改农场” 。甚至也有一些老干部在单位遭批斗而送到“五七干校” 接受学习教育,实质上是变相地保护这些老干部。当然,历史有历史的尴尬,那时经济不是太发达,出现了干部剩余,尤其是如何安置“干校”里的干部。这个问题自然逐级地反映到了中央及毛主席那里。由于一时也拿不出有效办法来,所以出现大批被精简的干部在干校等待安排的现象,自然会产出怨恨情绪。

毛主席的亲生女儿也到干校学习,参加劳动

对比现在的情况,再回头去看看被否定的“五七干校”,是非曲直留待后人评。但应该肯定还是有其历史价值与时代需要的,起码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任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胡乱地进行文字鞭挞,脱离实践的干部与知识分子的价值有多少?现今胡言乱语的众多专家,混淆视听惹众怒,相信大家是非常清楚的。

0 阅读:0

雨田生体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