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门的开关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思维的培养吗

太阳红课程 2024-03-29 00:22:00

三年新冠疫情给大学校园管理带来影响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那一定是校门的开与关的变化!其他的问题随着疫情的退去,都渐渐恢复如初了,有些管理可以说在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也鸟枪换炮了,进步必须给予肯定,但校园大门由开到关也是一种管理升级吗?否!

新冠疫情期间高校对出入校园都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疫情结束以后,多数高校虽放松了管控,但对校门的出入仍然实行较严格的限制,必须出示证件、刷卡或刷脸才能进入,完全不同于疫情前的情形。校外人员进入校园更是需要提前预约,要刷身份证等等,有些高校甚至规定入校要事先经过专门的申请与批准,未经批准则不得进入,而这种批准对于一般公众而言是无从获取的。

高校是否向应该向社会公众开放呢,从法律的角度看,《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据此,高校具有自主办学的权利,特定学校可以自主开展包括校园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活动,在此意义上,高等学校决定实行封闭管理或对社会公众进入校园进行限制,是其办学自主权范围之内的事项,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但这种做法并不意味着就是适当的。因为《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了高校“应当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是面向社会基础上的自主办学,向社会公众开放更符合“面向社会”的要求,校园开放应该是一种常态。合理地开放校园是高校承担广泛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也有助于高等学府传播治学精神,营造包容文化,培养公众对学术的敬畏和崇仰。

当然,对高校来讲,向社会开放的确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例如,如何保障校园安全和秩序等。但这不能成为拒绝开放的理由。首先,对于公立高校而言,是一种公物,它承担着服务于公众的职能,应该也必须促进公共资源的共享,更好地发挥高校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即使对私立高校而言,其在经费、税收等方面也享受着公共财政的补贴或优惠政策,所以他也带有一定的“公”的性质,也必须体现为“公”服务的部分。

其次从学生的教育观点出发,高校培养的都是国家建设的高级人才,很多人不久的将来也都将走上管理岗位,学校若以“安全与秩序”为借口,将大门一关了之,的确简化了管理,但这是不是管理上的一种不作为呢?这种行为方式会不会影响到学生们将来的做事行为呢?即使校园开放会遇到些管理难处,重点也应该放在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上,绝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切记校园教育的点点滴滴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0 阅读:0

太阳红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