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两亿年》:“我们”用123条视频记录青藏无人区科考

新京报传媒研究 2020-10-30 10:43:20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开展第一次大规模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全面完成了 2 60 万平方公里的考察。 2017 年,时隔 40 多年之后,第二次青藏科考 开启 。 新京报我们视频作为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七地层古生物专项的独家媒体报道团队 ,见证并感受着这一艰苦而又触动心灵的科考之行。

△西藏蓝岭地区为何有群蓝色的山?青藏科考队专家现场揭秘。新京报我们视频

走进无人区,独家全程跟进地层古生物专项科考

《行走两亿年》大型地层古生物科考地点集中在西藏双湖多玛乡、色林错、尼玛文布乡等地,包括最艰苦的海拔5000米无人区热觉茶卡,科考内容是进一步探究青藏高原不同块体的古生物多样性和古生物地理属性、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等地质事件,同时采集并带回大量腕足、植物、有孔虫等化石3吨左右。

△新京报科考纪实报道组。从左至右:黄文佳、蒋鹏峰、封丽、吕文君、王金淼

这场在中国科学院被誉为独特亮点的科普系列报道,策划历时一年,跨越 4700多公里,新京报我们视频封丽、蒋鹏峰、吕文君、王金淼和黄文佳5人报道组跟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组成的20人的科学家团队一起历经36天,在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无人区,连续实时发回 珍贵的科普报道,发挥了传播科学的重要使命作用,为融媒体科普报道的探索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新京报在进行VR直播

《行走两亿年》大型地层古生物科考报道面临的环境异常恶劣,所有人员在坚持科考报道的主线任务外,还要不停克服生理上的极限、生活上的困难。

科普项目负责人封丽表示,《行走两亿年》项目大大锻炼了记者队伍。在她20年职业生涯里,这一次算是采访报道最辛苦的一次。在高海拔、野外、无人区这样异常艰苦的环境里,相比较于科学家野外爬山科考而言,记者们似乎又发现了一定的差距,但我们视频报道组没有一个人退缩,而是跟科考队员一起并肩作战,每天都发回系列报道,在长达36天的系列报道中每一位记者都充分表现了不怕艰苦的精神。

谈及此次 独家报道的意义,封丽说: “连续36天,新京报我们视频报道组与科学家联合,首次深度科普互动融合,做到了现场发现、实时传播。 虽然拍摄难度大,但欣慰的是把科学家采集化石的过程完整记录了下来。 ”

8月19日至10月16日,全网共发起直播12场,发布视频123条,其中腾讯端47条,微博端48条,小视频28条;全网视频播放量总计678.68万,其中腾讯播放量46.9万,微博播放量315.82万,小视频播放量315.94万;微博话题#行走两亿年#和#青藏科考地层古生物项目#阅读量总计3094.5万。

科普报道应该怎么做?如何报道才能让科普打破圈层、让用户感兴趣?这是新京报我们视频这次科考报道中一直在尝试、探索并且追求的。

△科考团队在路上

新京报我们视频怎样做科普报道?

新京报传媒研究:此次科考报道的目标人群是哪些?如何进行渠道分发报道?

封丽: 主要目标人群还是科学爱好者人群以及年轻人,目的是要呼吁大家 关注科普、关注科学 。此次报道在新京报APP、腾讯新闻、微博、快手四大平台进行分发,包括新京报我们视频的微博矩阵也及时配合转发、互动。

△报道内容在不同平台分发

如何能提升科普报道的流量,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科普, 运营手段 在目前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视频在不停地探索不同话题、不同内容、不同标题、不同风格在科普报道传播效果上的影响。在每一条报道中我们都加入了话题,比如#垂直攀爬300米穿越1000万年#,这种数字简单明了,大家都能看懂。再比如从直播中拆出的一个小视频“揭秘青藏科考专家行李箱里的宝贝”阅读量很高,与用户的互动性强。融媒体时代要不停创新,究竟怎样做科普用户才感兴趣,我们视频试图走出“无人区”。

△深夜揭秘青藏科考专家行李箱里的“宝贝”:从母校带来 陪他去过十几次西藏。新京报我们视频

如何才能深度融入到每一条短视频的制作、传播中,明白当中的问题在哪儿,受众的关注度在哪儿,我们视频做了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总结。

新京报传媒研究:有什么经验和收获?

封丽: 真正践行科普报道是很困难的。首先,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非常巨大。其次,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团队去真正和科学家深入学习、互动。对于科学家和媒体来说,都是成长。在推动媒体和科学家深度融合上,我们视频找到了一些方法和经验。

最初报道组去无人区内心都有一些惧怕,但带队的科学家非常有经验,减轻了大家的心理负担。有次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独行的野牦牛,带队科学家让大家都不要动,提示说独行的野牦牛是非常恐怖的,力气大到能把两三辆车掀翻。报道组学到了这个知识后,做了一条短视频。第二天,又碰到了30多头野牦牛,科学家则说这种情况反而不要怕,因为它们是聚集的、是有安全感的。当置身其中学习到这些知识,再传播给用户的时候,就会更加通俗易懂。

新京报传媒研究:融媒体时代如何才能做好科普报道?

封丽: 我认为科普报道 需要多平台发声 ,更需要 新媒体运营的人工干预,以及跟平台的联合策划 。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 科学也要讲故事 ,从我们视频的传播数据来看,故事性强的、通俗易懂的内容传播效果更好,如VLOG视频。传递给用户时,一个有趣、新奇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标题也很重要。

△小花絮:帐篷被风刮走了 科普报道的长尾效应 可能更好,用户可以长时间来消化、互动科普内容。目前来看,我们视频的数据还在增长。 科普源自科学,希望科学家们能够重视、积极参与科普。 呼吁更多的媒体来关注科普, 媒体要做公众和科学的桥梁 ,发挥自己的专业性和社会责任感,用通俗、易懂、准确的语言进行解读。

对科普报道的记者门槛有一定的要求 ,我们视频报道组的记者花费了半年多时间,为出发做足了知识储备,以便能在野外科考中能够应付自如不显得那么业余。

记者手记

封丽:风干脸只是一时,一路的经历才是最有价值的记忆

△新京报记者封丽 从策划到成行,新京报我们视频团队花了将近一年时间,36天的无人区科考纪实,从见证艰辛到跟随科学家的步伐去践行科学报道,一路走来我们视频团队成长收获很大。 正如青藏科考老一代科学家说的那样,青藏科考精神就是团队精神、攀登精神。如果说科学家在一次次攀升科学的高峰,那么记者们其实也是在探索科学传播的各种山峰,努力了就能看到更高的希望。无论是在在海拔4800米以上的无人区,还是在野外帐篷里加班的时候,我们视频团队自始至终都在努力着。 此次随行科考的记者蒋鹏峰、吕文君和王金淼平时都比较能吃苦,在高海拔、野外、无人区这样异常艰苦的环境里,相比较于科学家野外爬山科考而言,记者们似乎找到了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在长达36天的系列报道中每一位记者都充分表现了不怕艰苦的精神,吃苦耐劳可圈可点。我其实也是被同事们一路感动着,就像朋友圈里大家看到我干裂的脸留言说这是风干脸,是的,风干脸只是一时的,都可以修复,而这一路积累的宝贵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收获。此行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最值得记忆的一段采访历程。

△ 新京报记者在采访科学家

蒋鹏峰:从没放弃过一次出野外的机会

△新京报记者蒋鹏峰

还 记得刚到拉萨的前两天,太阳穴胀疼,身体忽冷忽热,那两天表面上的波澜不惊实际上是心理设想了无数种要打道回府无缘后续报道的可能。 没想到这一切都在队长张以春老师的预想之中,两天后高反症状果然全都自动消失,高原之行也就此开始了。 科考中,我从没放弃过一次出野外的机会,即使知道当天没有任何采访工作,对于这个学科的陌生让我一直努力想要通过每一次出野外的机会去学习,让自己在报道中显得不那么业余。 后期,在一场又一场的纪实报道中,我能感受到自己在逐渐走进这个学科,也能够感受到自己对于科考现场的内容和采访节奏越来越有把握,这也算是对自己工作表现的一种认可吧。

△科考过程中

吕文君:要观察和记录每一个有血有肉的细节

△新京报记者吕文君

在跟随中科院南古所青藏科考队去西藏科考之前,我们曾采访过参与第一次青藏科考的老科学家们。那批科学家都已经年至耄耋,但依然坚持每天工作,84岁的郑度每天会背着书包,像小学生一样按时按点“上学”,89岁的黄复生还要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上下班…… 采访时,他们说话直率坦诚,还有一些特别可爱的习惯,有人爱吃麻辣烫,有人爱喝碳酸饮料。

我惊讶地发现,我们一直给科学家这个群体打上了一些非常刻板的标签,觉得科学家们都是遥不可及的。所以这次科考队成行的时候,我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去观察和记录科学家们每一个有血有肉的细节,而不只是告诉用户他们在做一个了不起的工作。

严格来说,他们是地质学家,一提李四光,大家肯定就能明白了。但我刚接触他们的时候,跟我同住的研究生琚琦略带苦恼地说:老师们告诉我,此行目的就是要通过你们告诉大家,我们不是考古的。我一听,嘿,有意思。后来我们就做了一个街采形式的小访谈,标题是《科考队员谈地质工作:因为总在挖石头 常被误认为是考古的 》 。

刚到拉萨,有一天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搬东西,有些游客问是做什么的,科考队队长张以春回答说搞地质的,游客们立马报以敬意,说:“你们是科学家啊,向你们致敬。”可惜当时我没拿相机,没有捕捉下这一幕。这是多好的一幕啊,绝好的素材。好在后来在科考现场发生了同样的事,记录了一些,暂且按下不表。

△科考过程中

藏南文部乡的一个科考点,要爬一座45-50度的斜坡,垂直高度300多米,坡上面到处都是碎石,非常难爬,大家手脚并用往上爬,同行的两位记者因为鞋和设备没能上去,我如有神助一样上去了,但当天就感冒了。后来女研究生琚琦和其他队员又上去工作了一天,郑全峰连续爬了3天,回到南京一称体重瘦了12斤。

记者也算走南闯北经历过很多辛苦,但跟科学家们相比,耐力和意志力还是差得很远。在被大风刮得睡不着觉的夜晚,我躺在帐篷里想:要不是因为真的喜欢,谁能吃得了这样的苦!当然这对他们来说也不算太苦,张华就曾经历过背着六七十斤的化石一直从科考点走到公交车站等公交,经历过在暴风雪的山坳里为了保暖就着馒头喝二锅头。

为期36天的西藏科考之行结束了。回到北京后,我才开始不由自主地回味这段经历。想起最多的不是夜晚躺在帐篷里听外面呼啸的狂风,不是早上钻出帐篷后刺骨的寒冷,也不是跑到一两公里之外找个没人的地方上厕所,而是和这10位科考队员一起趴在剖面上找化石,或是嘻嘻哈哈开过的玩笑。这是一段什么样的经历呢,我还不能下个定义,但时间会告诉我的。

△科考队现场采集的植物化石

最后以科考队员乔枫说的一句话作为结尾:珠穆朗玛峰是可以丈量的,但是科学之峰是需要永远攀登的。

王金淼:遗憾的是,有几座山没有爬上去

△新京报记者王金淼

9月7日,科考队伍一行人抵达色林错北岸,开始第一天的野外露营生活。当天踏勘完剖面,爬完山回到营地是下午6点左右,太阳仍高高挂着。吃过晚饭,简单洗漱之后,记者们在班用帐篷里继续工作。第一个野外的夜晚工作,一直持续到夜里11点多,外面队员们的单人帐篷里不时传来打呼的声音。面对着没做完的工作,以及明天一早要继续爬山拍摄,我当时有点崩溃。这才是第一天,后面还有近一个月的科考,怎么才能撑得过去。合理地调整工作时间,合理地分配身体能量,变得重要起来。

我有几座山没有登上去,这是遗憾,也是思考过后的选择。9月21日,有7名队员登上此次科考海拔最高的一个山顶,海拔5600米。我在5450米处停下,捂着饥肠辘辘的肚子,目送他们远去。我在队员的手机相册里,看到队员们科考的工作画面:他们在山顶合了影,发现了雪莲花,看到了更美的景色。9月26日,有7名队员登上了此次科考坡度最陡的一个山顶。我在1/3处停下,目送他们消失在视线里。我飞起无人机,在偌大的山里找到队员们的身影,他们停下手头的工作,朝镜头比出胜利的手势。

下一次,如果还有下一次,也不见得我能爬得上这些山。但留有一些遗憾,能让自己更忘不掉这些回忆。

黄文佳:无人区的36天,有说有笑,也不觉得很长

△新京报记者黄文佳

历时36日,完成科考短视频32条,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报道终于落幕,经历丰富,也带来了颇多的感受。 算上前期工 作,也不止36天。

我 从剪辑先导片到15名老科学家的短片,对老科学家提到的艰辛,以及丰富的历险故事充满了好奇,所以对即将到来的行程充满了期待,也希望能经历一段永生难忘的冒险,为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回忆。 不 隐瞒地说,甚至期待能看到凶猛的野兽,后面还真圆梦让我看到了。

出发前,一直担心身体不适,前期一直在锻炼身体,想尽快减下血脂提高血氧量。到了拉萨,才发现担心是多余的,我没有出现高反的情况,证明自己身体素质还是非常过硬,为接下的工作提供了保证。

△科学家在科考现场

出野外,每日早上八点走出帐篷,用完早餐,到剖面工作。要去的剖面可能是高达5600米的山峰,也可能是得用双手双脚才能爬上的悬崖陡坡,也可能是有熊出没的山谷。我们各司其职,蒋鹏峰和王金淼负责直播录播,我和吕文君负责拍摄。晚上6点前回到营地,我会把素材进行粗剪传给后方,干到晚上11点;有时候非常忙的时候,我和吕文君就会分工,她在外面拍摄,我在营地的帐篷剪辑;第二天就反过来,我去拍摄,她负责写文稿。每天都排得非常满,得用几个词总结:

危险 :除了复杂的地形环境和多变的天气,我们每天还得面对野生动物,甚至是狼和熊。我们在营地周围发现了熊掌印,还有一次我一个人赶往剖面时,也看到过远处山头有狼尾随。

纪律 :跟科学家一起工作,或者说出野外,纪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关乎人身安全。无人区没有信号,如果没有按照规定时间赶回营地,就有可能代表有人处于危险中。

敬畏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真的十分渺小,看着很近的雪山,离我们都有几十公里,就得花大半天时间去开车赶路。

△科考团队在野外的营地

想念 :住在帐篷里,早上起来非常冷,想念自己的床和物资,每天风沙十分大,晚上帐篷摇晃非常厉害,睡不着,觉得住羊圈或者牛棚都不错。早上白粥咸菜,中午馒头火腿肠,十分想念伙食正常的日子。

此次持续报道,既有科考的纪实也有科普,也是我第一次新闻短视频的尝试,但经验不足,与设想的有一定差距。这次科考主要研究的是岩石里的古生物化石,化石不会动,画面呈现不像国家地理那样宏大、吸引人。科普视频缺少一些让人直接明了的画面,比如什么是蜓类,只能口头描述,没有具体的形象。但有一期视频,科学家准备了腕足的打印材料,就非常直观,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后来反思,我们做的是独家报道,不用太强调时效性,是不是可以考虑后期做一些简单的动画,让观众更好理解,也可以吸引一些用户对微生物的兴趣。

出发前,还设想过做大量生活化的片子,但实际操作下来发现,两条vlog就足够把营地的生活交代完毕,且每天的风景、工作都大同小异,几条片子就能交代完成,很难再找到新的切入点。一些生活化或者工作片段,只好放在长片之中。

如果有下次科普类报道,还是得充分了解科学家每天的工作生活具体情况,详细到每天的出行方式、工作用的工具、工作内容从视觉上看是宏观还是微观,从而判断是否需要vlog,是否需要做动画……

△科学家张以春在做现场纪录

虽然还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但我们也得到了一些探索经验。前方拍摄和粗剪再传回后方精编,是一个十分有效率的流程,前方记者知道自己采了什么拍了什么,挑选sequence和采访出来,做好段落编排,再输出文件,一天能完成两三条原创短视频,交给后方时已是快成型的片子,只需按照后方思路稍作修改,上好包装,这样前后方都不会太累。

总的来说,这次报道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尝试,涉及从未报道过的领域,有非常多值得去弥补学习的地方。青藏科考精神,就是团队合作精神。大家模糊了行业的界限,互相帮助,才能顺利完成工作。无人区的36天,有说有笑,也不觉得很长。

△科考之行大合影

本文编辑:刘颖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