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开学季,放眼四周,你身边肯定有很多这样的父母,周末穿梭于各种辅导培训班,一边忙着带孩子补习功课,一边又练完舞蹈学绘画,弹完钢琴吹二胡,总之一刻不能让孩子闲着。
前一阵火爆的“练舞时写作业”、 “上学路上写作业”、“打点滴时写作业”的视频还历历在目,每一个焦虑的父母都在不断的努力让下一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将下一代送上超车道。
然而,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高大上的教育理念,学了那么多兴趣爱好,为什么依然教不好孩子?你的孩子为什么依然还是平平无奇呢?
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注重教育的时代,这也是最轻视教育的时代。
我身边那些孩子刚上小学的父母,动用关系和金钱让孩子跻身名校,甚至不惜借贷买学区优质房让孩子能够早一步跨入人生赢家的队列中。
如今有一种观点越来越盛行,即功利的教育,焦虑的家长,空心的孩子,最终导致三败俱伤。
如果你家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那么你就会深刻的感受到,在如今资讯获取渠道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各种指导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文章和教育机构和教育专家层出不穷。
今天是欧美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讲座,明天是德国最优质的创新思维论坛,后天又会被朋友圈里那些拼了命送孩子踏上海外留学之路的晒图刷屏。
仿佛人人都在拼命学习,好似家家都有一个蛰伏的巨龙和雏凤要在某一天腾空而起,去接受命运的馈赠,上天的洗礼,集齐“七科”龙珠后召唤神龙成为天之骄子。
可是,功利的教育,本身就是带着巨大的透支希望的奢望在努力,一旦希望破灭,随之而来的失望往往会吞噬掉利欲熏心的父母所有的梦想。
作家三毛曾说:“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压力便由是产生了。”
难怪有人将其概况为时代病:功利的教育,焦虑的家长,空心的孩子。
虽然并不全对,但是,如果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实现逆袭的工具,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基本朝着报废的方向靠近。
一个当老师的朋友最近在开学季给自己的儿子写了一篇文章,将曾经逼迫孩子不断学习,参加各种辅导和培训班的“罪行”进行了检讨,她是一个慈母和严厉的老师,但这几年她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快乐。
那些孩子曾经喜欢但被家长定义为影响学习的流行音乐、弹珠玩具和自由自在的天性被封闭和压抑,被扭曲和践踏。纵然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孩子需要一个好成绩来证明自己和考入名校学府,然而,最终这个朋友却豁然开朗。
她允许孩子接触曾经喜欢的欧美音乐,不用去辅导班死记硬背和照猫画虎,双休带孩子去感受自然,节假日让孩子尽情玩耍,可以找朋友一起旅行,可以不用做作业到凌晨。
之后,朋友的孩子变得开朗而乐观,成绩反而有了提升。
这个朋友说,什么叫兴趣?兴趣就是把经历不平摊,把你的精力侧重在某些方面,不需要理性的计算要把精力主要投入在哪里,你的兴趣就给你做了最好的指导。一般来说,你的长项和你的兴趣是贴合的。家长不要和老师同心同德逼迫孩子,不要急功近利。
我们说教育中让孩子释放天性,不是放手不管;自由无束,不是任其放纵。
教育总是强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但是真正教起来的时候,却往往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甲生喜欢打羽毛球,乙生喜欢踢足球,可是上课的时候偏偏要求全部跑五公里。
教学者固定思维模式中考虑的,这是规定,要求就是这样的,一起就不会乱。
而不会去考虑每个学生的爱好不同,身体发育不同,性格不同,从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不是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适合一开始就用尽全力去跑。就像每只马的特性都不一样。
有些马的特性是在开始时领头,但是有些马留在后边发力,开始时守在后面,到直路才冲出来。
如果孩子的特性是留后,在一开始就催迫他去跑,很可能跑到一半就溃败,随时死在跑道上。赢在起跑线的那一刻,未必赢在终点线。
跟着孩子一起玩,而不是带着孩子一起玩,才是教育的最好模式。
那些高大上的教育理念,其实不是为了锻炼孩子实现人生逆袭,而是为了让他们做一个合格的普通人,是为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一定要去改变世界,成功教育的楷模。
教育,首先学着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普通人,反而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那些高大上的教育理念,本来就是把一个普通人培养成一个普通人,你听到、看到的都是培养精英,都是哈佛女孩、北大骄子、音乐神童,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把教育的功用放大到极致,仿佛每个接受教育的普通人都是可以走向人生巅峰的。因此,掩盖了大街小巷里,每天早出晚归、勤奋好学但是依然是普通人的学生。
其次,你应当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逆袭。他的成功只是付出了比别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才得到的。那些成功学中的励志故事,听听就好了,自古名门多闺秀,虎父无犬子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此,很多父母眼里看到的这些成功教育楷模,想要粘贴复制到自己孩子身上,并不是完全适用,用这类与你无关的高大上的教育成功楷模来激励自己和孩子,这才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悲的。
你要明白,那些成功的教育楷模,其实跟你没有半点关系,他们的成功跟你无关,要么是学识、经历、财力,别人家孩子能做好的那些事情,能考上的那些名校,到你孩子身上未必能做到。
换句话说,如果现在送你孩子到北大清华,学习最有名的专业,但等你孩子学习时,可能又因为各方面能力不足,差距逐渐拉大,最终被迫退学。
所以,那些依靠教育塑造出来的天才神童,跟你孩子无关!
那些被鸡汤洗脑和迷惑的父母,选择以高大上的教育理念来灌输和培养孩子的父母,又总想要免费的资源,可是最后免费的其实是最贵的。
表面上你免费加入了那么多的学习群、分享群、互助群,可是往往因为免费你并不会懂得珍惜和认真学习,觉得浪费和错过也其实并不可惜。反而最终,你加入的这些免费群都变成了免费发广告发链接、免费拉票投票、免费鸡汤狗血的集中营。
苦不堪言和不忍直视后,你只好一一退群,不好意思退的就设置为“消息免打扰”,让他永远沉睡在朋友圈。
焦虑的父母和三流的父母,凭什么培养出一流的孩子?
不努力的父母,连自己的人生都无法掌控,又有什么资格去掌控孩子的一生?
有人评论,所谓代沟,不过是孩子走得很快,父母却原地不动。我们的童年已经过去,我们的孩子却正在经历。
你希望有什么样的孩子,就该努力成为什么样的父母。高大上的教育理念只是根植于内心的沃土,它不会自动开花结果,还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才能成为有用之材。
好老师很重要,好父母更难得!
【羿云天,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自媒体主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原名徐亨福,生于兰州,现居郑州。专注婚姻情感、家庭教育、心理学原创作者。有料有态度,更有温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众号:羿云天说(ID:yiyuntian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