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偏科生】聊聊SeeAudio白夜ACG版(附原版对比)

李凌佳琦 2024-07-29 21:54:31

玩HIFI这件事儿上,我虽然不是啥颜控,但也属于那种看到好看的东西走不动道儿的,尤其是我很欣赏那种能够把“常规款”的Artwork做的很漂亮的厂家,像我的qdc8Pro、Khaos、Oasis、Mest MKIII都是默认款的Artwork,省去了我自己设计、挑选的环节,其中See家的Artwork我也是垂涎很久了,经典的默认款竖条设计、数字面板、螺钿工艺等我都非常喜欢,加上之前听过白夜的公模样机也挺有好感,等了不到三周左右,我也是在今年上海耳机展的时候收到手了。

打开包装,看到了我心心念的漂亮Artwork,我选择了经典的官方Artwork和数字面板,官方AW上中间的那两条金色是用24K纯金片制作的的,基于0.2mm的厚度做打磨抛光,才能和其他的纹路以和谐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他细小的那种斑点都是夜光贝螺钿,让整个腔体看起来十分立体有层次。但一上耳朵感觉声音有股子扑面而来的HUFI味儿....欠煲机也不带这样的吧?赶忙去确认了下,发现代理那边把我的单下成了ACG版调音的,他们表示可以给我重做,但我听了一阵以后决定留下,这可能是我手头的私模里人声最有趣的一副,而且不仅仅是“ACG”取向。

在开始聊之前,我先捋一捋白夜标准版、白夜签名版、ACG版、不同体积版、纯银机内线版,是怎么个事儿。

白夜这个型号其实是一个杂食、偏器乐的走向,在我看来原本See做这个型号的初衷可能是给大家一个态度,那就是“我们这种二次元调调的牌子如果要做严肃器乐向的产品也能够做好”。白夜的硬素质非常强悍,价格虽然在两万出头,但除了中频密度以外,其它的许多素质都能和我的Erebus掰掰腕子,顶尖的信息量、结像、空间感,而且高频部分的音色非常鲜活。白夜的签名版、ACG版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区别在于ACG版调音的前10副有画师签名。白夜在下单的时候可以选择小腔体和大腔体版本,大腔体的适合放更加精美的Artwork图,公私模均可,而纯银机内线因为非常粗,只有大腔体版本可以升级,我的这副就是纯银机内线版本,在人声的华丽感层面会更强一些。标配的这根原线是Vortex Cables所提供的,外形颇像爬山绳,其实是同品牌的不同型号,是基于LitzType9结构和同轴设计的单晶铜、纯银和金镀铜混编,基本上万元内很难找到同时能够保留白夜的调音、又能大幅度提升素质的型号,是目前市面上高端耳塞里能够给到原线里最顶尖的之一。

白夜ACG版的销售情况对See自己来说都是一个意外,他们完全没预料到这种重口味的、强辨识度的声音能够受到不少人的欢迎,甚至成了不少人对这个品牌的“入坑塞”,有些富哥们消费力强是一回事,本身这种调音走向多多少少也带着一点赌的成分,你说See是不是运气好赌对了呢,也不排除这个因素。但我相信白夜普通版的这种声音绝对是碰运气碰不出来的,是技术和调音积累的体现。但是,特殊的调音也会带来用户“盲狙翻车”的概率,肯定是有烧友对白夜ACG版嗤之以鼻的,完全在理解范围内。说一个很典型“翻红”的例子,就是乐彼LP6的白金版,这台机器在刚刚发布的时候其实国内烧友很多都并不感冒,我有朋友曾经在几年前陆陆续续买过3台,那会儿这台机器流通性强、二级市场残值合理,没想到近一年开始成了一机难求的高价“二手奢侈品”,这就是一个调音属性远大于素质属性的产品,二手价再高、再有一批吹捧它的用户,它也永远都是一个声音层面非常小众的产品,不会随着其它因素改变。因此对于选购白夜ACG版、尤其是盲狙的烧友们,即便是你看完这篇文章后非常种草、持币蠢蠢欲动,我也依然建议你找个路径试听一下再下手。

白夜是一个售价来到两万元价位的产品,配置上也是给到了10动铁+4静电的结构,本质上还是以多单元动铁为主要的发声配置,从详情页层面来看的话,官方强调的是“微动态”、“细节纹理”,还拿相机的灰阶来做了类比,其实是个非常贴切的例子。灰阶一共有255级,灰阶表现越好,那么这张照片里由暗到明的过度越自然(反例就是,你有时候能看到照片的纹理断层),而明暗本身也和饱和度在一定范围内是正相关的,灰阶越好的相机器材,即便是拍黑白照片,你也会觉得“色彩丰富”,这真不是玄学。白夜的普通版在两端极限延展、信息量的表现层面上是非常夸张的,它的信息量能够达到接近VKRP原线的级别、和Erebus一个量级,但听起来骨架方面要“清瘦”很多,密度虽高、却比较凸出线条感而不是厚实感。但如果套用到ACG版来说的话,信息量与瞬态可能就不是它的强项了,更加突出声音的厚润感、尤其是中频部分的细节会显得更为突出,声音棱角会抹的更平、两端延展的部分不论是极高频还是极低频都做了一刀切的痕迹,客观层面对信息量是带来明显损失的,所以如果把白夜ACG版的硬素质拿到两万价位来说肯定是吊车尾的那个,即便我是用户,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前面有些跑题了,毕竟本文主角是白夜ACG版,我们还是就塞论塞,继续聊。

前文提到了两段延展有所削弱,流行党们可能会担心的是低频部分的表现是不是真的大幅度下降了,那我如果从“深度”、“正确性”层面的角度来说的话,肯定是远不如原版来的那么好,ACG版削弱了极低频的细节、低频的清晰度,营造了一个更加肉感的、有弹性的、浓郁的低频,等于说是把低频在基音的部分变得蓬松暄软、听起来要柔和HUFI一些,但对于对低频量感和氛围有需求的流行党来说,白夜ACG版在低频的节奏、弹性的表达上是完全对味的。

人声的部分是白夜ACG版的真正核心,而对于“ACG”这个东西的理解,每个厂家的标准可能都不太一样,尤其是烧友口中常谈到的ACG更多的时候指的是“狭义的日系二次元ACG”,而不是ACG的原意。这里我也就不多揣测SeeAudio的用意了,我认为拿白夜ACG这个型号来说,它是属于一个“凸出中频的重口味油润型杂食人声塞”,最直观的感受是人声的部分没有那么的“透明”,会有一些蒙层纱、近似Win系统上那种毛玻璃的感觉,齿音削的很彻底,所以对一些渣录音、现场录音的人声非常友好,能够抚平毛刺、把一些不太悦耳的棱角和颗粒给抹顺滑了,你甚至用白夜ACG版去听128kbps的Mp3文件都能够得到一个非常细腻柔顺的听感表现。

染色的部分可以说是非常重,如果用食材来类比,普通版的白夜是一盘纯意面的话,ACG版就像是奶油蘑菇芝士意面,而且酱汁是收的偏浓的那种,吃的时候奶油芝士都能够很好地挂在面上,咸口和油脂的味道相互促进、平衡的,这种“浇头”可以把很多的材料变成自己的味道,你可以拿它拌面、拌饭、甚至是蘸薯条。因此白夜ACG版不论是听什么类型的人声,都是自己的味道——声音比较疏松、慵懒、油润,口型不算清晰、整体偏大,人声的气息很有往前推开的、铺满空间的意味,尤其是我最近很喜欢拿白夜ACG去听一些本身很干薄的录音,像杨丞琳、薛之谦之类的歌手我虽然也喜欢,但是拿高端塞去听的时候,他们早年的那些作品实在是过于一言难尽了,非常经不起HIFI监听器材的还原,白夜ACG版就能够用自己的特殊韵味来把声音变得柔润、并且突出他们嗓音里在低频区域的细节,而不是拔亮的、清新的那种风格。举个例子的话就是水月雨系的代表作,像Kato、光,在听人声的时候就是比较明亮清秀、人声的高音区会很漂亮,白夜ACG版则是能够让一个原本醇厚、富有磁性的嗓音变得更为突出,而不会让声音过于年轻化,所以,白夜ACG的优势不在于人声的“适应面”,而是用自己对声音的理解、个性,让各种类型的人声都听起来一股子“白夜味儿”,这个事情当然是冒险的、有争议的,可以参考灰、黑黄鹂,其实都是殊途同归的方向。

声场部分,用一个我常用的形容词定义就是“饱满填充型”,白夜ACG版的全频段声音结像都比原版要丰满、或者说肥大一些,所以即便是声场的硬规模不算小,但因为填的很满,就显得听觉上不开阔,会感觉一个有边界的空间里充满了所有的音乐元素。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个人其实不算喜欢这类风格、也不喜欢头中效应的声音,但白夜ACG版就是那种纵深一般、规模一般(也有人觉得白夜ACG的声场不小,但我这里是拿两万价位的平均水准衡量)、但是听起来很“爽塞”的风格,必然是有得有失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最终会留下白夜ACG版,没有让他们给我重做,因为如果我留着白夜的原版在手里,它的表现有些太像是“小VKRP”了,白夜ACG在我手里是属于完全不可能被替代的塞子,和ad astra的Oasis一样都是小众风格,只不过Oasis的音色表现更真实一些,白夜ACG版更为浓墨重彩、更过瘾。

虽然没有单独写高频,其实白夜ACG版的高频并不算差、甚至能够听听一些室内乐的小编制,结像的部分是有清晰度和立体感的,只是不那么偏线条,钢琴、管乐的表现要好过弦乐,非常的有空气感、音色也十分松弛自然,但和低频的问题一样,是少了极高频的冲击力、以及失去了那种纤毫毕现的信息量压榨。

而如果让我分析起白夜ACG版的热销,我也真的说不出个道理来,可能是他们私域做的不错?因为作为一个非一线的小品牌来说,他们每次线下展台的人气都高到有些让我不理解,而HIFI品类的小爆款,不论是复盘、还是复制都很难,只能说即便是像我这样“阅机无数”的人也得承认白夜ACG版的特殊之处、以及它在这个价位剑走偏锋的调音确实很有胆识。或者说,是否也是因为白夜原版在素质层面的优秀,让ACG版割韭菜的意味少了一些、让人原意相信SeeAudio在调音层面是有思考、有实力的?我当然认为白夜ACG版的硬素质在两万价位显得没什么性价比,但不严谨地总结一下的话,它用削弱了普通版50%的素质的基础上换来了500%的调音辨识度,我不知道白夜ACG版会不会戳你的喜好,但我能预料到的是,喜欢这个塞子的人,应该不会只是“普通喜欢”,而是沉沦、中毒型的喜欢。

0 阅读:1

李凌佳琦

简介:为你带来严谨但不枯燥的音频产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