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两千年前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矛盾,相互吸引,相互冲突,相互融摄。其深入协调的结果,既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自己的形态。在这期间,有一位大师居止南岳春秋十载,筚路蓝缕,含辛茹苦,历尽磨难,艰苦创业,在南岳衡山几乎到处都留下了弘法的足迹,并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其“定慧双开”的止观法门,开启了中国佛教的新风。他就是慧思大师。2023年7月28日至30日,由南岳佛教协会主办,南岳佛教文化研究院协办的“南岳佛教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南岳举行。研讨会上,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徐仪明发表题为“南岳慧思大师的佛教中国化之路”的论文,十愿网编发其部分观点如下:
文/徐仪明
从中国佛教史来看,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佛教学者,实际上是佛教理论中国化的主要创造者,对于推动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结合,以及使得佛教信仰中国化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批继承传统观念,用中国语言文字宣传佛教思想的佛教学者,慧思大师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慧思大师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思想先驱,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禅宗这一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的思想和修行。
· 禅观法门 慧思学术体系中最具中国化特色的法门
当然,慧思的学术体系中最具有佛教中国化特色的还是应该数他的禅观法门,道宣在《慧思传》中所说的“定慧双开”即是指此。正果法师说:“为了解脱生死,迷执者要修习止观。修习止观能利益自他,故名大义。解脱必须具足智慧,智慧从禅定生起。无禅不智,非定不生,无漏慧根,非静不发。心既在定,则只是见一切生灭法相,出生无漏智慧,能尽众苦根本。”
而这一重要的禅观法门,慧思在《大乘止观法门》中说:“所言止者,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作是观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为止。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而有,故名为观。”按照正果法师的解释,禅定在经论中即止观。
止是寂示、专注一境,其体即定;观为观察,是思惟修,其体即意。定慧、寂照、明静等,都是止观的同义语。止与观,如车之两轮,一失均衡偏于任何一方时,便不能达到止观变运的圆满成就。
正因为“止”能令妄念不流,则“观”即能照见心性缘起。反之,如不以心性缘起,亦不能止息妄念。所以两者如车之两轮,不可或缺。
慧思进一步讲到修习止观的过程和方法。他说:“钝根菩萨,修对治行,次第入道,登初一地,是时不得名为法云地。地地别修,证非一时,是故不明一华成众果。法华菩萨,即不如此。一心一学,众果皆备,一时具足,非次第入。亦如莲华,一华成众果,一时具足,是名一乘众生之义。是故《涅槃经》言:或有菩萨,善知从一地至一地。《思益经》言:或有菩萨,不从一地至一地。从一地至一地者,是二乘声闻,及钝根菩萨,方便道中次第修学。不从一地至一地者,是利根菩萨,正直舍方便,不修次第行。若证法华三昧,众果悉具足。”
虽然以“钝根”和“利根”来说明区分渐修和顿悟的界限,其实,慧思并没有贬低渐修的意思。他解释说:“勤修禅定者,如《安乐行品》初说。何以故。一切众生具足法身藏,与佛一无异。如《佛藏经》中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湛然清净。众生但以乱心惑障,六情暗浊,法身不现,如镜面垢,面像不现。是故行人勤修禅定,净惑障垢,法身显现。是故经言法师,父母所生清净常眼,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因此说神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偈子,若从勤修禅定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和上面所引慧思的话甚为一致。所以“渐修”之道始终延续了下来。
慧能《坛经》中有一首偈子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不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所谓“三身”就是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和千百亿化身,清净法身就是真如佛性,圆满报身和千百亿化身则是修行者的智慧和行为,其可以直接变化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和“大圆镜智”四智的。
这一“转识成智”的过程是豁然开悟的刹那,而不是整日口说菩提却心在身外的呆念。这就是六祖所强调的“一切不立,顿悟顿修”。慧能所说:“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则是对于慧思“定慧双开”思想的进一步承续和发展。
· 慧思大师谈“心”
慧思大师提倡定慧双修、止观并运,也就是说除注重禅法之外,还要重视佛教的义理。下面,将着重论述慧思大师有关“心”在禅定修为过程中的现实意义和人生价值。
大师认为修习禅定则为学佛的基础。他说:“夫欲学一切佛法,先持净戒勤禅定,得一切佛法诸三昧门、百八三昧、五百陀罗尼,及诸解脱、大慈大悲、一切种智、五眼、六神通、三明、八解脱、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六婆罗蜜、三十七品、四弘大誓愿、四无量心、如意神通、四摄法,如是无量佛法功德,一切俱从禅生。何以故。三世十方无量诸佛,若欲说法度众生时,先入禅定,以十力道种智说法度众生。一切种智者名为佛眼,亦名现一切色身三昧。上作一切佛身、诸菩萨身、辟支佛身、阿罗汉身、诸天王身、转轮圣帝诸小王身,下作三途六趣众生作身。如是一切佛身,一切众生身,一念心中一时行,无前无后亦无中间,一时说法度众生,皆是禅婆罗蜜功德所成。是故佛言:若不坐禅,平地顛坠。若欲断烦恼,先以定动,然后智拔。”
就是说只有先入禅定,以佛无量神通之佛法,观察并对治众生之根性差别,使众生得以普度。若欲断除烦恼,先以入禅守定来动摇之,然后方能以般若智慧拔除之。当然,坐禅的关键还要不断观照自性清净心。
大师说:“欲坐禅时,应先观身本。身本者,如来藏也,亦名自性清净心,是名真实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断不常,亦非中道,无名无字无相貌,无自无他,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住处,无愚无智,无缚无解,生死涅盘无一二,无前无后无中间,从昔以来无名字,如是观察真身竟。”
慧思大师念念不忘的是自性清净心,因为自性清净心即是佛性,并且是成佛的根本所在。因此,他把观察身本即自性清净心作为坐禅的先决条件和首要功夫。其云:“复知诸佛净心是众生净心,众生净心是诸佛净心,无二无别。以无别故,即不心外观佛净心。以不心外觅佛心故,分别自灭,妄心既息。复知我心佛心,本来一如,故名为止。”也就是说“止”即禅定可以使得不在心外觅佛,熄灭妄心妄念,住心于内,荡涤情识,尽扫贪嗔痴。
· 止观二者如鸟之双翼
慧思大师将禅定的运用不仅仅限于静坐默想,而将其推广到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那样在修行的过程中,就可以无时无刻能够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契合佛教的教义之绳准。大师在《大乘止观法门》对于如何在修行中运用禅定的方法一一做出了开示。当然,止观双运是不可或缺的,二者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讲“止”自然会讲到“观”,这原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不必赘言。
佛教为中国人接受是佛教中国化的前提。在佛教信仰者中,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心理结构各有不同,这些人的素质和需求也是决定佛教中国化的方向和面貌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如何尽量找到适合各个阶层信仰佛教者都能接受的禅法,慧思大师来到南岳后一直处心积虑所要做的事情,提倡定慧双修、止观并运,也就是说除注重禅法之外,还要重视佛教的义理,并且提出的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外无法的基本原则。
因此,可以说慧思大师在《大乘止观法门》一书中所指出止观法门的枢要就在于制心观心,这些方法使得能够接受的信众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了被后人称为“南岳教”,这一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富有湖南地方特色的佛教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