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山报)中国进口药品在美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许多中国制造的药品是仿制药,占美国分发处方药的91%。
“中国市场是仿制药供应链中关键起始材料和[活性药物成分(API)]的关键供应商,”药品可及性协会(AA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墨菲说。
“我会说,它们对于实际的最终灌装和最终制造来说,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墨菲指出。“但真正重要的是稀土矿物,这些关键的起始材料显然对供应链至关重要。”
利益相关者曾希望药品能免受关税影响。一些人指出,美国是世界贸易组织(WTO)1994年《药品贸易协定》的签署方,该协定呼吁取消许多药品的关税。中国已誓言就10%的关税提起诉讼,称其违反了WTO规则。
但一位与《hill》交谈的白宫官员表示,没有计划给予豁免,政府也不会承认WTO协定。
——美国依赖中国
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以维持药品供应链长期以来一直是两党议员寻求解决的问题。
2018年,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指出,美国“严重依赖”来自中国的药品和API。大西洋理事会2023年的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进口API的价值一直在增长。
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莫妮卡·德·博利的说法,美国对中国的药品依赖并非独一无二,她指出欧盟同样依赖中国。
德·博利表示,随着中国寻求增强其药品生产能力,而美国制药公司转向其他制造追求,中国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增强。
“我们发展了这个巨大的生物技术领域,我们有很多事情正在进行,”德·博利说。“制造市场转向生产这些更复杂的药物;用于治疗的药物,正在临床试验中的药物。”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生产这些东西变成了不生产这些东西,而是从其他地方购买。而其他地方最终变成了中国,”她补充道。
——关税可能导致短缺和行业退出
生产仿制药的利润微薄,任何供应链中断都可能导致短缺或延误。
“额外的10%关税将对仿制药的成本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墨菲说。“我们不在美国持有大量仿制药库存。这是一个相当及时的库存。”
据墨菲说,一些制造商可能会发现生产仿制药在经济上不可行,从而导致短缺。
在所有行业中,分析师警告说,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将转嫁给消费者。但由于《通胀削减法案》(IRA)中的一项关键条款,一些制造商可能会选择退出市场,而不是转嫁成本。
作为其成本削减措施的一部分,IRA包括一项条款,要求如果药品价格上涨速度超过通胀率,制药商需向医疗补助支付回扣。
美国医院药师协会政府关系副总裁汤姆·克劳斯表示,除了关税外,还要承担这一罚款,可能会导致不仅仅是短缺。
“你必须考虑支付这笔罚款,这将使你利润减少,或者你将不得不退出市场,”克劳斯说。
他指出,集团采购组织——帮助医院和药店购买药品并节省资金的公司——可能会决定,来自中国的药品制造商过于昂贵,从而完全转向其他制造商。
——目光转向印度
印度也是全球API制造的强国。美国药典(USP)的分析发现,2023年印度拥有50%的API药品主文件(DMF),这些文件提交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详细说明了API制造过程。
尽管印度拥有略多的DMF份额,但中国在2021年至2023年间将其DMF份额增加了63%,正在迎头赶上。USP指出,虽然并非所有药物都使用参考DMF的API,但它们可以表明API制造的趋势。
但将采购来源从中国转向印度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实现。
“印度有足够的产能,欧盟和加拿大也有足够的产能。我认为问题是存在过剩产能,”墨菲说。“你仍然处于一种情况,需要一些时间来在这些地方中的任何一个扩大额外的应急产能,以满足全球需求。”
不仅有时间问题,印度制造商也没有中国制造商那样的能力。
“印度并不生产中国生产的所有产品,”德·博利说。“你可以依靠印度提供一些非处方药,你可以依靠印度提供用于疫苗的活性成分,你可以一定程度上依靠印度提供抗生素。
“当你涉及到……其他药物时,情况就变得复杂得多,”她补充道。“而中国是市场上唯一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