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联:潘家园地摊“风动月庭时抚剑雪迷云屋夜观书”

风斯若之 2024-12-09 17:23:03

每当看到一副好的对联,我总是会去探究一下对联的出处,去了解一下作者在当年写下这副对联的心情。对于人物心情的感受,可以让我更好地去理解这副对联的精妙之处,同时也可以在很多时候让我丰富一下自己关于那些文人墨客的掌故与知识。

“风动月庭时抚剑 雪迷云屋夜观书”——关于这副对联,我在网上查到了两个出处。一个出处说这副对联是清末海派四杰之一的蒲华所作,另一个出处同样说的是清末,说这副对联出自篆刻大家徐三庚之手。因为这两位作者的生平年代比较接近,我真的无法判断出这副精彩的对联到底出自谁的手笔,但是大体上这是一副写就于清朝的对联是不会错的。

网络上有一些评论,把这副对联归类于“书房联”当中,我觉得这个分类是具备着一定合理性的。只是,能够悬挂这样一副对联的人家,书房绝对不应只是一个房间,而应当是一个院落,这样才能表现出这副对联当中“动静结合”的情境。

看到这副对联的时候,我的头脑中反映出的第一个词汇是“书生剑气”,之后联想出了许多武侠小说当中文武双全且一心报效国家的形象。俗语有云“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站在古人的角度上,一切的努力,无论是在读书还是习剑方面,都是一个人有志向的人所应当走的“正途”,由此,这副对联的内涵很是积极向上。

在我看来,这副对联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作者“抚剑”与“观书”的文武双修,从心态的方面,也表现出了作者珍惜时间的态度。在天气好的时候,在月色明亮的时候,可以在庭院当中习练剑术;而如果雪雨天气不适合在外,那么就在屋内读书学习。这种不浪费光阴的处世风格,恐怕现代人能够做到的也不是很多吧。

我很喜欢上联中的“抚”字,我认为这个“抚”字,把练剑、舞剑、磨剑、擦剑……等所有的动作都包含于其中,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字,但是却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画面。这也是我特别喜欢对联与古典诗词的原因,中国古典文学的很多文字都体现出了博大精深,一个字,就可以表达出很多的意思,甚至可以表达出一个绵延了很长时间的故事。

可惜,我是没有机会在哪里建一处属于自己的仿古院落了,否则,我一定会把这副对联作为我的书房对联悬挂出来。虽然我不会练剑,也觉得家中没有必要摆一把长剑来作为装饰,但是在读书写作之余腾出一点时间锻炼身体,是一种对自己身体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一种避免审美疲劳的放松。

潘家园地摊上的这副对联,落款是蒲华所作,但是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这对“臂搁”上的字体虽然与蒲华留存下来的书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肯定在细致度上差了许多,因此如果是从书法的角度,其实太过在乎这对“臂搁”了。

0 阅读:5
风斯若之

风斯若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