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名医写科幻小说预测百年后中国,鲁迅评价胡说八道,如今应验

这可史不得呀 2025-01-14 08:50:38

文|闰土的叉

编辑|闰土的叉

1910年,当时的中国离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但有这样一个奇人,他因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醒之后他按照梦中见到的奇文异景写下一本小说,大胆的预测了中国未来的样子。

小说一经推出遭到了所有人的嘲讽,鲁迅看完这本小说之后更是十分生气,说小说根本是“胡说八道”。

但如今重看小说,却发现当中描述的一些事都一一实现了。

这个奇人到底是谁?他又是怎么能预测到100年后中国的发展的?

会写书的医生

1908年,27岁的陆士谔第一次来到上海,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医馆谋生。

陆士谔出生在江苏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个秀才,和医家有一些关系。

但那时候的江南地区刚刚经历了太平天国的战乱,虽然父亲有稳定的工作,但家没几年陆家就家道中落了。

作为家里的长子,陆士谔为了给自己谋个饭碗决定去学医。

17岁那年,陆士谔拜师唐纯斋向他学习医术,唐纯斋可是清代有名的大夫,按正常来说,陆士谔跟着师傅好好学习,将来一定有不错的发展。

但陆士谔从小就纨绔惯了,对于师傅教的东西他也都是学的一知半解,直到后来他结婚生了孩子。

因为孩子染病,陆士谔多年学习的医书派不上用场,他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疾病折磨去死。

这件事对陆士谔打击很大,也就从这开始,他开始刻苦学医,短短几年时间他的医书就炉火纯青。

为了更好的发展,陆士谔决定去上海谋生。

信息来源:光明网

因为医术好,他在上海也很快的扎根事业稳定,渐渐地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上海人都知道浦东有个会治病的“神医”。

然而,他的才华并不仅仅是医道。

陆士谔喜欢看书,各种各样的小说和奇闻轶事他都喜欢看,看的多了他也逐渐尝试着创作。

他喜欢记录大街小巷的事情,用笔墨写下生活的风风雨雨。

笔耕不辍,陆士谔还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沁梅子”,闲暇之余就写点小说给各大报社投稿。

可能是见识多了,他写的小说各种各样题材都有,从抗战到武侠,从爱情小说历史解密,他都懂一点。

他一生写了将近100多部小说,《精禽填海记》、《鬼国史》等,都在民间广受好评,但要说其中最出名的,还是1910年他写的《新中国》。

也正是这部作品,多年后引来了鲁迅对他的批评,以及后世对他的关注。

奇人小说

写《新中国》的时候,陆士谔刚32岁,这本小说他以第一人称写下来了自己梦中所见所闻。

小说名字叫“陆云翔”,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

宣统二年,陆云翔心情不好在家里一个人喝闷酒,没多久就喝多迷糊了,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穿越”到了40年后的伤海。

推开房屋门,陆云翔发现眼前的一切和自己印象中的上海一点都不一样。

整个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路人们穿的衣服他也都没见过,这时候一个名叫李友琴的女人走过来。

陆云翔赶紧询问女人这是哪里,女人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陆云翔说“这里就是1951年的上海啊”。

陆云翔发现地上有轨电车不见了,女人告诉他现在有了地下隧道,电车都在地下通过,地面上就只有行人和车辆。

他询问女人怎么不见洋人和租界了?

没想到女人哈哈大笑的说,外国租借早就被中国收回了,外国人在租界拥有的治外法权也早就没了。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在的上海生活的都是中国人。

陆云翔很奇怪,他走在大马路上一脸迷茫,并且他还发现中国的海军实力大增,军舰停泊在黄浦江边上,没有任何外国军舰可以靠近,我们海军军力“全球第一”。

并且天上还有“飞行的汽车”和海里跑的,城市的灯光华丽崔贤,各种车辆都在城市中络绎不绝。

在李友琴的带领下,陆云翔在人民广场的“新上海舞台”看新剧,在南京路做地铁,上海交大也变成了综合性大学,还有了外国留学生前来求学。

他还在外滩看见黄浦江上架起一座大铁桥。

他询问李友琴这桥是何时建立的,李友琴说是宣统二十年,为了开办内国博览会,为了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意在浦东辟地造屋。

这些种种都让陆云翔有种不真实感,更让他惊讶的,还是人们翻天覆地的日常生活。

《新中国》原稿

百年发展

这时候的上海女人也可以出门工作,她们不在被束缚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女人们走出家门做会计。

再也没有了所谓的地主和丫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并且百姓生活富裕,每个人都穿着漂亮华丽的衣服,开车好车在路上穿梭。

“北自提篮桥,西至静安寺,南达竹行弄,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的繁华富丽”。

整个社会井然有序,一片和谐美好。

不难看出,这本小说所写都是陆士谔对未来上海 “幻想”,不过即便如此,小说一经发售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只不过,这本小说在当时文坛上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赞扬和认可,不少传统文学家门认为这就是说一本大放厥词的狂书,凸显了陆士谔整个人的天真和无知。

其中,鲁迅先生更是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他的作品“皆不称”,说他写的这些都是胡说八道。

在鲁迅看来,这本书纯粹就是天马行空的幻想,毫无现实参考性,要说鲁作为一代文豪,怎么会做出如此评价呢?

其实,这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人们思想落后,生活麻木,在鲁迅看来这样的书籍就是给大家“画饼”,根本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毕竟,书中所描写的上海的繁华,根本让人难以现象。

不过如今来看,陆士谔真挺“冤”的。

虽然书中1951年并不是陆士谔书中写的那样,但100年后的如今,上海早已改头换面成了“魔都”。

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将书中“梦中所见”变成了现实。

并且上海也的确在2010年成功举办了世博会,这一盛会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彰显了在中国的崭新形象。

事实上,陆士谔用这本小说,表达了自己的“渴望”与“希冀”,他将十里洋场中的种种光怪陆离的以奇怪的形式展现。

但放在如今来看,这何尝不代表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呢?

就像在小说最后陆云翔梦醒之后说:“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参考资料:

1.光明网:《上海故事里的文学现代性》

2.中国新闻网:《陆士谔“预言2010年上海世博会”乃误传》

3.京报网:《科幻小说中的想象,我们已经实现了?》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5
这可史不得呀

这可史不得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