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办山姆会员卡时,压根没想怎样才能回本,更像是花260块钱去买一张满足好奇心的门票。当推着购物车,里面的商品好像都想买。出去结账发现1000块就没了。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先要花钱买门票,再去花钱这种事,究竟是谁琢磨出来的?”
每次果哥去山姆,看到攒动的人头,推着堆满了商品的购物车的顾客在排队结账,不禁都在想:为何山姆如此受欢迎?

众多的零售巨头,在几年间不断调整改革,有的甚至已经关了一家又一家店。大家好像都在寻找一种变革,否则很难存活下去。而山姆、开市客等却好像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它们则是像一个外来物种般奇怪:“为什么顾客还得先交一笔会员费,才能够进场购物,并且生意还是那么火爆?”
不过几年光景,家乐福、永辉、新玛特、大润发等开始逐渐落寞,如今人人嘴上都在谈论山姆。而山姆,至少在今年的5月份前后,开店布局信息就过于密集。广东东莞、佛山、陕西西安、温州、绍兴、青岛,这些此前没有山姆店的城市,都要确认今年开业或动工。

△即将开业的东莞山姆

△顺德山姆效果图
尽管消费降级的话题一直在提,可是目标群体不同,总有一些人有能力为品质买单。550万山姆中国会员中,基本是年收入超过20万元,60%为女性,26-45岁占比超过60%。这是他们的黄金客户。让新会员甘愿付费,让老会员甘愿续费,也是山姆经营的终极目标。
如何精选商品,让人心甘情愿掏会员费?这也是他们的制胜武器。
内核的核心就是商品力
创新+品质,几乎就是一家企业的命脉。山姆的选品逻辑非常清晰,高品质、差异化、明显的价值感、重精而非多。在创新中打造差异化,这是山姆的DNA,也是其最强的护城河。
①针对还没有清晰行业标准的产品,由山姆定义标准并生产;
在山姆的水果品类中,草莓是其比较热火的品种。跟精品水果店对比,山姆无论是大小还是糖度都极为标准,价格也比其低。
历来草莓畅销的山姆,采用的草莓包装就像鸡蛋盒子一样,有着单独隔开的小格子,并且采用了可视化包装,整板售卖,一盒草莓平铺一层,导致每一个草莓都暴露地很彻底,红彤彤的非常整齐。


只和头部源头种植商合作,其草莓的标准:
1:平均单果≥20克:
2:糖度不低于11°
3:自然成熟的生长周期不低于90天
4:全链路设置多项农残检测和质量抽检:在快上市的时候,继续尝试用差异化和超预期的服务进一步锁住用户:草莓农残检测的检测项最低246项,最高可达533项,争取在健康度和安全度上能超越用户预期。
②当外部供应链利润太高,为了给会员最佳性价比,山姆会选择去开发自有品牌

△山姆membermark 产品
③不断推出一些有流量密码的创新产品
比如春节推出的限时销售的hello kitty麻将,一上架就售罄。


当人们觉得找不到什么稀奇的年货时,山姆总能开发出意想不到的新商品。
从上面整理得出,其产品研发都是从细节和效率中抠出来的,可以说得上用钻牛角尖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款产品。
极为苛刻的研发流程

△图源水印
分析产品,预测未来的需求→拆解原材料→严格筛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设计研发(产品的多轮检测考核、测试、改进)→市场调研倒推结构成本,供应链配合调整达到标准→在进行检测分析→总部把关→生产→包装→配送陈列→逐级优化→把控价格→上架销售。
提前部署产品规划
在山姆内部,商品部门也是信息保密程度最高、话语权最高的部门。
山姆的商品规划期是12-18个月,有些甚至更长。在山姆内部,对于选品有大考、中考、小考,对应着每年、每月、每周的选品复盘与新策略制定。大考定的是品类策略,也就是品类方向,今年大概要做哪些商品;中考是月度的,选择给会员当季最合适的商品;小考则是每周都要做的商品复盘。
还会提前锁定原材料供应商:因为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到商品的价格,于是他们与基础原料的源头厂商建立长期合作,这种模式可以让山姆在原料价格的波谷就锁定原材料,减少行情对产品价格的影响。

新概念层出不穷,但零售业归根结底是价格、商品和体验三大要素,万变不离其宗。
零售的核心就三个字:真正的性价比。“性”即商品本身及购物体验,“价”即价格。无论什么消费者,在钱并不是大风刮来的情况下,中产也需要中产的性价比。这也是山姆这类店越做越好的真正的原因,其逻辑就是帮中产们选品并去做最极致的价格,让他们去体验一场真正完美的性价比购物。
图文来源:水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