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笔记|蒙曼说:为什么一定要读《红楼梦》?

南松玩转课程 2024-12-31 21:20:57

"少年读红楼,读的是儿女情长;

中年读红楼,读的是人生百态;

晚年读红楼,读的是万象归一。"

▞为什么一定要读《红楼梦》?

无论如何,红楼梦是一定要读起来的。我觉得这是咱们作为中国人的基本资质,那我想说,半部红楼懂中国。红楼梦足够让大家读出人生的美好与无奈,读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与无力了。事实上,除了红楼梦,任何一部作品,无论是论语还是史记,都不能让人如此细致地理解中国人和中国。把中国人的言谈话语、举止坐卧乃至行迹风骨,都如同工笔画一样,一笔一笔描摹出来,让你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走进他们的生活之中,随着他们喜怒哀乐的波动,只有红楼梦。

▞《红楼梦》该怎么读?

我的建议是,您就当小说儿去读,不必动不动查字典,不必一会儿画图一会儿列表,更不必醉心于烦琐考据或者勾陈索引,就那么放心大胆的读下去。因为红楼梦本来就是一部好看的小说,有小说的结构、小说的情节、小说的语言、小说的思想,而这结构、情节和语言、思想又是无一不美,无一不让你着迷的。

你只要读过一遍,就一定会想读第二遍,第三遍,这样循环往复,慢慢地你就悟了。不仅仅悟出了红楼梦中人的人生,也悟出了你自己的人生,而且呢,这种悟并不会让你无情,恰恰相反,它会让你的内心更加丰富多情,也更想呵护眼前这片有情山水,呵护世间一切有情儿女,更呵护我们5000年绵绵不绝的中华文明。

▞《红楼梦》的主题?

红楼梦悲剧的主题也是命运,石头也罢,人也罢,被命运拨弄,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家想想,这个石头最要命的问题是什么?其实就是“有灵而无用”啊。

有灵而无用,这可不是一块石头的悲剧,这是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的悲剧呀,一个人生下来,要是一直浑浑噩噩也就罢了,可是偏偏又读了书,明了理,有了知识,有了灵魂,有了自我实现的人生追求。那如果有了追求,再实现追求,人生不就圆满了吗?

可现实却是呀,有那么多人的追求都落了空,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不就是一个大悲剧吗?

▞如何解脱?

我们中国人讲情欲于中就要“发之于外”。屈原的离骚是这么来的呀,司马迁的史记也是这么来的呀,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是这么来的,所以你说他是人的故事还是石头的故事?

红楼梦……讲的是对人世的无限眷恋,九死不悔呀。石头也罢,人也罢,之所以眷恋这个世界,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有理,恰恰是因为这个世界有情啊。人世间是一个有情天下,人世间的儿女是有情儿女,情牵绊着每一个人,情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价值,这就是红楼梦最重要的态度。

空空道人,看完石头记上的故事之后,居然改名叫情僧了。道人变成僧人,说明佛道本来就是一体,而空空道人改名叫情僧,就是说明空空最终敌不过情的力量啊。这一个情字才是曹雪芹的真态度,也是红楼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雪芹的文学宣言?

讲真事儿写真情。

红楼梦里有名有姓的人有600多,大大小小的事儿也有几百件,每一件事儿都像是真实发生过,每一个人都像真实存在过,而且每一句话都符合那个说话人的身份、气质,这太不寻常了。不寻常到什么程度呢?到让你一看就入戏的程度,让你不知不觉就变成挺差派或者挺带派,而且呢,这两派还互相看不上,甚至能打起来,就好像这两个人物真的存在一样。

这就是写真事儿的力量啊。

我一直觉得呀,好的小说应该具有真、善、美的三重特性。他要体现生活的真实,同时还要给人善和美的价值引领,让人产生对人生的期待和向往。这正是我们喜欢红楼梦的地方啊,也是红楼梦不朽的地方。

0 阅读:96

评论列表

临事三思

临事三思

3
2025-01-28 19:20

草包一个比一个多

半月方塘

半月方塘

2
2025-02-17 22:27

只看见贾府的大门,就以为进过贾府,还绘声绘色的向众人讲解贾府里的荣耀繁华

用户11xxx27

用户11xxx27

1
2025-03-14 18:47

这屁放的😓无语了,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就一红楼就代表了?稀奇

南松玩转课程

南松玩转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