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自古形胜、西军两宋最强,却为何没能影响宋金战局?

盼丹聊历史 2023-10-04 02:39:02

宋朝失去北方的第一阶段,是丢掉山西高地。

乱世之际,山西高地吊打四方。从山西出兵,对哪里都能形成泰山压顶之势。所以,太原失守基本意味着北宋北方防线崩溃。

第一次汴京之围,女真人仅是敲诈钱财。因为山西没丢。第二次汴京之围,女真人则捉了皇帝。因为山西丢了。

宋朝失去北方的第二阶段,是退守淮河一线。

这是丢掉山西之后的必然结果。整个华北平原,就是骑兵称王的主战场。在这里,女真人想怎么打就能怎么打,而北宋怎么打都得死。

所以,退守扬州、退过长江,甚至退到钱塘、行在临安,既是逼不得已,又是丢卒保将。坚守不退,或是退得太迟,那赵构真可能重蹈父兄覆辙、当了俘虏。

当然,也可能有变数。那就是宋军能够野战金军,可以打不赢但自己不能被打烂。但问题是宋军一直很烂。

宋朝失去北方的第三阶段,是丢掉陕西关中。

关中自古形胜。陕西关中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乱世之中按兵不动、蓄势待发,等到各方势力精疲力尽后便可大军东出、收拾残局。

第三次宋金之战以后,女真人的东西两路主力已经显出疲态,不仅无法实现既定的战争目的,而且前方败绩、后方危机。

但问题是完颜娄室突然雄起。

这家伙不仅把西线牵制打成西线“主攻”,而且最终决定了陕西归属。失去陕西之后,北宋也就只能沦为南宋,光复山河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敌人太强大仅是一个次要矛盾,主要矛盾还是宋朝内部、陕西内部。

所以,在五次宋金之战后,有必要追问一下陕西到底在干什么。即便不能力挽狂澜,却为何没对宋金战局产生哪怕一点儿的影响?

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靖康之战大大削弱了关中,特别是西军的核心将领。

关中优势,一方面是地利、一方面是军队。在北宋,陕西西军是唯一一支堪当野战的军队。

但庙堂无能,硬是把这么一支精锐玩残玩废。

两次靖康之战期间,种家军的种师道和种师中,一个被活活气死,一个兵败被杀。姚家军的姚古、姚平仲,一个逃得无影无踪、一个被贬岭南。折家军的折可求和折彦质,一个一直都在打败仗,一个没能守住黄河防线。

这些西军将领成色不错,甚至堪称优良。

但就是因为庙堂各种瞎指挥,导致在北宋时期全都成了败军之将。将军如此憋屈,手下的士兵即便再精锐也都毫无意义。

所以,在靖康之时,陕西关中虽然有了动作,但无益于大局,靖康之变还是发生了。

二是西夏威胁不大,但西夏的存在就是问题。

宋金鹬蚌相争,西夏渔翁得利。

但横山之战后,西夏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西夏的实际威胁并不大。简单说就是西夏早被北宋打怂,即便有动作也打不出伤害。所以,陕西宋军才会被大批量地投入到中原战场。

但问题是西夏的存在就是问题。

安史之乱没能灭掉大唐,一个原因是大唐守住了山西;另一个原因是大唐没有放弃陕西。

虽然长安丢了,但大唐在灵武立即拥立了新皇帝、组建了新朝廷。最后之所以能够重新复国,就是因为李亨的灵武朝廷。

但宋金时期的灵武,已经成了西夏人的西平府。

此外,关中以西的陇右地区,虽因熙河开边而纳入宋朝版图,但对宋朝来说却得不偿失。不仅长期不稳定,而且还需要长期投入,难以成为真正的后方凭借。

所以,相比隋唐,两宋的陕西关中的战略纵深已被大大削弱。

三是富平之战失败,关中再也无法发挥形胜优势。

第四次、第五次宋金之战时期,宋高宗赵构任命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前往陕西,试图在陕西关中开辟第二战场以减弱东线压力。

官僚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宋朝能以整个版图为棋盘进行大手笔的布局,这是女真人所不具备的优势。

而且,这时候恰是女真人最困顿的时候。

第五次宋金之战以黄天荡之战收尾。虽然宋军还是打了败仗,但女真人赢得胆战心惊,胜是胜了却是险胜,差一点儿就全军覆没。

第五次宋宋金之战是女真闪电战的最后辉煌。

同时,以韩世忠、岳飞为代表的多支野战部队开始崭露头角。南宋的军事实力逐渐变强。虽然不能组织北伐、恢复山河,但已经具备自保的能力。

关键是金军的主力集中在东线战场。

所以,陕西关中这时候突然发力,就不是减缓东线压力的问题,而是对女真大金的一记重拳。

张浚不仅听话而且能干,硬是在举国败军之际发动了一次主动进攻,即富平之战。但富平之战打败了,不仅拼光陕西西军,而且透支四川财富。陕西关中本可以成就辉煌,却成了一曲悲歌。

为发动富平之战,张浚提前向四川征收了五年赋税,集中了陕西五路十八万军队,打造了一个以关中形胜携四川财富兼西军精锐的最佳局面。

而且,富平之战发生在金军主力东移的最佳时期。

既然是这样,那富平之战为什么还是打败了?又败在了哪里?

0 阅读:5

盼丹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