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批次13万吨起步,4加4一共8艘?

黑狗安德 2024-05-02 15:22:50

8万余吨的新平台已经开始为期至少9天的首航测试;整个过程属于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自然完善的阶段,本身已经没有什么需要特别说明的。很多人还在关心到底什么时候进行舰载机的正式上舰试飞,尤其是第一代隐身舰载机与所谓海盘子的上舰。其实这都是指日可待的过程;甚至9天之后回来,发现拦阻降落区已经大范围的“擦黑”,都不要感到奇怪。因为各方面的系统都已经十分完善。这个平台正式交付的时间节点,绝对会比大多数人预计的更快!而在各种子系统全部通关,而且是全球领先的局面下,更应该关注的其实是后续平台的基本体量与建造规模。现在看来,基本上不会再建造8万余吨平台的所谓姊妹舰,也就是吨位相同,基本布局类似的现有版本。因为这个平台本身,

就是一个中途临时大升级确定之后,各项基本参数不断自我博弈、自我妥协之后的产物。最终导致在一个平台上,既有全球首见的遥遥领先,也有各种明显的不足之处,属于无法更改的“凑合”成分!最典型的就是前右弹射器与前主升降机相互干扰的问题极为明显;再就是左前弹射器的偏流板仍然深入斜角降落区的缺点。造成这两者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原始吨位不足,尤其是总长度有限;即使后期放大了型宽,而吃水线型却无法轻易同步放大。一旦被迫延长,吨位就瞬间到了10万吨级以上。那么提前早就设定好的机炉舱4轴推进功率与总发电功率又无法与超10万吨级相互匹配;直接用户最看重的3X节以上的极限航速指标将无法完成。因此只能让前弹射器与前主升降机位置交叉,

必然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即使已经做出了妥协,但仍然不能充分发挥绝对超一流的电磁发射系统的最大潜能。要实现最大弹射起飞能力55吨级甚至60吨级的理想状态,那么至少需要120米的全长。而现有的平台最多只能提供110到115米的极限发挥。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说是被迫削足适履了。本质上就是原始舰体的钢板已经切割,却没想到电磁发射系统突然有那么大的突破。要最终适合50吨级超重型有人或者无人舰载机的120米电磁弹射起飞,那么12到13万吨的舰体是最基本的后台保障。考虑到新一代平台至少要使用到2070到2080年代;此时即使7代机也已经成型多年。从6代机开始,必然会逐步从40吨级发展到50吨级甚至更大。因此相应的弹射能力与甲板机库的总面积也必须同步性水涨船高!

因此在首个纯平电磁平台之后,必然会一步到位,而不再是所谓的小步快跑。全体系都已经相当成熟,在可以一步到位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进行人为的限制。常规新版本的排水量将定位在13万吨级,甲板面积2万平,机库面积8000平;30万轴马力外加15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同型舰至少集中高速生产4艘;很可能由单一船厂负责。而非常规版采用同样的舰体,仅吃水稍深,到15万吨级。采用2加2的模式分批建造。一共8艘,在2035年以前全部交付!就问同样是计划造8艘的福特级,对此作何感想?

35 阅读:9767

评论列表

秦岭山中一樵夫李平

秦岭山中一樵夫李平

20
2024-05-02 17:39

现汽车有后轮转向的功能,那么正如作者所说的具备这些功能再加上如果后续所造航舰能舰艏转向,那岂不震古烁今,曾经的超级大国就只有哀嚎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 回复 05-03 12:49
大幅度转向早就可以实现了,问题是舰体得承受得住,结构材料问题或者设计上的突破,目前没看到有这样的技术[笑着哭]

小黄瓜

小黄瓜

19
2024-05-03 01:11

10万吨就可以了,航母的排水量也不是越大越好,排水量大你的发动机也得增大

用户17xxx71 回复 05-03 19:44
非常规,中国的核动力都已经小型化了,你猜猜,再猜猜

用户10xxx53

用户10xxx53

16
2024-05-02 23:21

扯蛋,加大排水量势必要加大马力,加大马力发动机体积势必要加大,发动机体积大势必要加大船体,这就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问题!现有技术整到20万吨都行,造价太高了,可不是两艘10万吨的叠加,8艘造价都打不住!13万吨就已经造成吃水太深好多水域去不了,目标太大成了靶子,就算你能保持高航速也架不住成为第一攻击目标,机动性大大下降,惯性太大拐弯都是奢望。

安源 回复 05-03 01:03
军事科技缺乏的小编们,常常写一些胡编乱造的伪科学小作文。它们常常引导中国科技走向失败的道路

李宗政

李宗政

12
2024-05-02 16:28

有点儿意思!

家国方兴

家国方兴

11
2024-05-02 18:41

言之有理[点赞]

青山

青山

10
2024-05-03 17:36

你真行啊,赚稿费也要过脑子

用户13xxx08

用户13xxx08

7
2024-05-02 23:15

连我都有点惊讶[呲牙笑]

用户14xxx72

用户14xxx72

6
2024-05-03 08:03

时代会进步,不一定这样走

萧KP

萧KP

3
2024-05-03 09:26

小编胡说八道

田茂辉

田茂辉

3
2024-05-03 06:28

可行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

2
2024-05-03 09:25

是不是真的噢[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79

用户10xxx79

2
2024-05-03 20:38

我刚造了一百万亿吨的今后一兆

喜欢下雨

喜欢下雨

2
2024-05-04 17:24

问题的关键是美西方给不给我们时间!

想念稻草人

想念稻草人

2
2024-05-05 21:02

还是健盘侠厉害,一张口就十三万吨,十一年时间完工八艘,以为弄个蛋炒饭一样便捷。

文彬

文彬

2
2024-05-07 00:15

语无伦次

冷血十三鹰

冷血十三鹰

2
2024-05-03 23:23

航空母舰吨位不是越大越好,无知!

视点剖析

视点剖析

2
2024-05-03 18:12

常规放大版本只有一艘了,后面全是满排12万吨的核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

看热闹不嫌事大

2024-05-03 12:51

就喜欢你这样的胡说八道,刺激[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77xxx67

用户77xxx67

2024-05-03 12:53

拭目以待验证

黑狗安德

黑狗安德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