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不能病急乱投医、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
4月19日,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一次活动中,用中医理论给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把了把脉”。
不仅如此,谢峰还表示,如果关税战持续升级,美国继续高筑关税壁垒,世界经济可能会重演1929年大萧条的悲剧。
这话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拿出美国自己的历史当镜子,提醒特朗普,千万别一条路走到黑,关税战的下场,美国自己最清楚!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工厂倒闭,失业率从3%飙到8.7%,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面对经济危机,美国人把矛头指向了国际贸易,觉得进口商品抢了他们的饭碗。
于是1930年,时任总统胡佛签下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多种进口商品大幅加税,关税水平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招关税法似乎缓解了美国的危机。

然而后续的现实狠狠打了脸,这法案一出,等于在全球贸易的血管里扎了一根大针。
面对局势,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即刻展开反制,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借 “帝国特惠制” 将美货拒之门外,而德国与日本转而聚焦军工生产,这一举动无疑为未来局势发展埋下更深隐患。
1930 - 1934 年间,全球贸易遭受重创,这场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如汹涌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引发世界经济震荡。

在经济困境冲击下,欧洲工业产值年均下滑 15%,德国失业率更是突破 30%,严峻形势致使各国陷入 “以邻为壑” 的困局,信任崩塌,彼此间充满猜忌与防范。
更要命的是,这场大萧条拖了整整十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关税战让经济“气滞血瘀”。
当时1000多名经济学家联名警告胡佛,福特汽车的老板亨利·福特甚至在白宫熬夜劝他别签这法案,可胡佛顶不住政治压力,还是硬着头皮签了。

快进到2025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人有种“历史重现”的既视感。
现在的美国,债务危机高悬,经济问题一大堆,特朗普却又祭出了“关税万能论”。
他不仅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挥舞关税大棒,还想通过“对等关税”谈判,逼其他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换取美国的关税豁免。

这套操作,摆明了是想把中国孤立起来,给自己在谈判桌上加筹码,但这招真管用吗?
谢锋大使用中医理论点破了玄机:“治病得找根源,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
美国经济的问题,根子在内部,比如债务膨胀、产业空心化,靠加税就能解决?开玩笑!这就好比一个病人不去调理身体,光靠堵别人的药方,病只会越拖越重。

国际社会也不是瞎子,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直言:“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接触是愚蠢的。”
日本、韩国、印度等国虽然迫于压力跟美国谈,但谁也不想彻底跟中国翻脸,毕竟中国是全球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15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
特朗普想拉着大家“围堵中国”,可连加拿大这样的铁杆盟友都没逃过他的关税威胁。
早前加拿大按美国要求对中国电动车加税,结果特朗普还是对加拿大商品开征关税,这样的“盟友”,谁敢信?

面对美国的关税攻势,中国没打算坐以待毙,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态:如果美国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跟其他国家做交易,中国绝不接受,必要时将“对等反制”。
这态度硬气,但也透着分寸,中国不是要挑事,而是要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顺便维护全球贸易的公平秩序。
谢锋大使还借中医理论,提出了解决之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全球经济就像人体的经络,只有开放合作、互联互通,才能让经济之水活起来。

反过来如果搞保护主义、建关税壁垒,全球供应链一堵,商品短缺、物价飙升,最后受伤的还是各国老百姓,想想大萧条那会儿,全球贸易一潭死水,谁也没捞到好处。
中国的立场很清楚:反对任何形式的关税战、贸易战,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不让世界重回1930年代的混乱。
那是个什么时代?经济崩溃、失业潮最后还引发了二战,谁也不想再经历那样的灾难。

历史的教训早就摆在那儿,二战结束后,各国痛定思痛,意识到保护主义是条死路。
1945 年至 20 世纪 70 年代,全球经济步入 “黄金发展期”,此阶段各国凭借开放合作、相互理解的理念,打破壁垒,促进资源流动与技术共享,为经济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各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不是动不动就加税报复,即便是战败国,也没像一战后那样被过度惩罚,这让世界经济慢慢走上正轨。

反观现在,特朗普的关税战已经让全球经济蒙上阴影。
据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周或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与此同时采购经理指数(PMI)即将出炉,该数据将直观展现美国关税政策给制造业与服务业带来的冲击,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如果各国跟着美国走上保护主义的老路,全球贸易可能重回“丛林法则”,到时候谁都跑不掉。

参考资料:谢锋大使用中医理论评价美国关税:不能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 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