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类高校加起来大约有三千多所,本科学校有一千多所。在这些大学里面,医药类大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软科医药类大学的排行榜上,一共收录了84所大学,其中前10名的大学分别是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挺有意思的,排在前10名的大学里面,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是211、双一流大学,也就是说还有5所大学既不是211,也不是双一流,属于江湖中传说的“三非”大学,并且这几所“三非”大学的排名比较靠前。呵呵,是不是有些颠覆三观了啊?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这5所医科大学的情况,为考生的报考提供些许的参考和借鉴。


1、南京医科大学:位于南京市,是国家双一流大学。有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南京医科大学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校友会给出的评估结果是,有2个专业评为中国六星级专业(预防医学、口腔医学),4个专业评为中国五星级专业,其中预防医学在全国排在第3位。单纯看这些的话,南京医科大学的实力赶不上中国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当然,双一流大学评选的标准包括很多方面的。
在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中,有6个学科上榜,其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被评为A+,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被评为B+。或许这就是南京医科大学被评为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指标了。


2、首都医科大学:这所医科大学位于北京市,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首都医大有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校友会给出的评估结果是,有3个专业评为中国六星级专业(预防医学、护理学、临床医学),10个专业评为中国五星级专业,其中预防医学在全国排在第3位。
在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中,有11个学科上榜,其中临床医学、护理学被评为A-,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被评为B+。


3、哈尔滨医科大学:这所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一样,血脉里都有红色基因。其前身之一源于中国医科大学的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也就是说,哈尔滨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的渊源还是很深的。
哈尔滨医科大学有哈尔滨和大庆两个校区,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哈医大有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药学)。校友会给出的评估结果是,有2个专业评为中国六星级专业(预防医学、临床医学),4个专业评为中国五星级专业,其中预防医学在全国排在第3位。
在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中,有9个学科上榜,其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被评为A-,临床医学和药学被评为B+。


4、南方医科大学:这所医科大学的血脉里也流淌着红色的基因,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后来转隶于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有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这所学校有广州和顺德两个校区。
南方医大有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名老中医传承班、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培养、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校友会给出的评估结果是,有3个专业评为中国六星级专业(医学检验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9个专业评为中国五星级专业,其中医学检验技术在全国排在第1位。
在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中,有9个学科上榜,其中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被评为B+。


5、中国医科大学:学校的名字带有“国”字号的大学,令人遗憾的是,这所“国字号”的大学竟然不是211,也不是双一流,而是“三非”大学。这所大学源于在江西瑞金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从瑞金到延安,再到沈阳,一路走来,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有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虽然不是国家双一流大学,但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医大有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校友会给出的评估结果是,有2个专业评为中国六星级专业(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7个专业评为中国五星级专业,其中医学影像学在全国排在第1位。
在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中,有7个学科上榜,其中临床医学被评为B+。


关于五所医科大学的就业情况,在这里就不加以分析了,因为有些大学对自己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讳莫如深,不愿意公开,我们也就不强人所难了。我在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这几所排在前几名的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还不如那些排在后面的医科大学、医学院,网上有人唱衰中医,但是我发现好几所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平均薪酬竟然超过了医科大学,并且数量也比较多。
在这个榜单上,这5所医科大学当中入围的有南方医科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8125元,在全国高校中排在第114位);南京医科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6794元,在全国高校中排在第140位)。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在这个排行榜上没有它们的名字。


由于篇幅所限,我就选取山东省作为样本省份,看看这5所大学在山东省的录取数据,其他省份的考生也能从中获取一点参考和借鉴。2024年山东省的一本线是521分,本科控制线是444分,各位看官可以自行比较各个大学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与这两条录取分数线的差值。
1、这五所大学在各个分数段上的专业数量比较
(1)录取分数线超出660分的专业,首都医科大学有3个,南方医科大学有1个,其余3所医科大学有0个。
(2)录取分数线超出650分的专业,首都医科大学有4个,南方医科大学有1个,其余3所医科大学有0个。
(3)录取分数线超出640分的专业,首都医科大学有6个,南京医科大学有2个,中国医科大学有2个,南方医科大学有1个,哈尔滨医科大学有0个。


(4)录取分数线超出630分的专业,首都医科大学有6个,南京医科大学有5个,中国医科大学有2个,南方医科大学有2个,哈尔滨医科大学有1个。
(5)录取分数线超出620分的专业,首都医科大学有7个,南京医科大学有6个,中国医科大学有4个,哈尔滨医科大学有3个,南方医科大学有2个。
(6)录取分数线超出600分的专业,首都医科大学有14个,南京医科大学有9个,哈尔滨医科大学有7个,中国医科大学有6个,南方医科大学有3个。
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一个什么现象呢?山东省考生对这5所医科大学报考的热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2、这五所大学最受欢迎的10个热门专业是哪些?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阶平班)669分、口腔医学(5+3一体化)662分、临床医学(5+3一体化)660分、口腔医学652分、临床医学647分、儿科学(5+3一体化)641分、精神医学628分、基础医学618分、生物医学工程623分、临床药学612分。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645分、口腔医学(5+3一体化)644分、临床医学635分、口腔医学632分、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630分、医学影像学625分、预防医学611分、儿科学606分、临床药学605分、生物医学工程592分、智能医学工程592分。
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634分、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硕士)627分、口腔医学622分、临床医学616分、麻醉学612分、眼视光医学609分、医学影像学608分、基础医学591分、基础医学(伍连德班)591分、儿科学590分。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红医班)642分、临床医学(5+3一体化)640分、口腔医学628分、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628分、临床医学618分、医学影像学615分、法医学596分、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550分、药物制剂(中外合作办学)540分。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博连读八年制)660分、临床医学633分、医学影像学615分、生物统计学591分、法医学591分、儿科学590分、药学589分、生物医学工程583分、医学检验技术581分、护理学567分、中药学567分。


在民间流传着“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说法,在这个就业形势严重内卷的情况下,这种说法就是胡说八道的。医生虽然辛苦一些,但是赚钱还是挺多的,至少比教师这个行业的总体收入要高得多。因此,对绝大多数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能够考上一所医科大学,就偷着乐吧!
这5所大学对考生而言,如何选择才更具性价比呢?
从性价比的角度看,选择在当地或附近地区的学校会更有性价比,因为这些学校在当地的就业认可度和资源往往更有优势。此外,家庭经济条件也可以纳入考虑范围,因为医学专业的学习周期较长,如果经济压力较大,可以选择学费较低、奖学金覆盖率高的学校。


从就业前景来看,中国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在东北地区医疗卫生系统就业优势明显,学校的附属医院及合作医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渠道;南京医科大学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竞争力强,除了在医院工作,还可在科研机构、医药企业等单位就业,随着长三角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就业机会较多;南方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及南方其他地区就业前景良好,学校的行业认可度高,在军队系统和地方医疗单位都有较多就业机会,且学校与企业合作紧密,就业选择多元化;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东北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当地医疗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首都医科大学地处北京,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北京的各大知名医院和科研机构工作。
总体来看,这5所医科大学各有优势,如何进行选择,还是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家庭经济条件、职业规划、未来的工作地点等因素进行权衡,选择一所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UC玩友
女生最好不去学医,这条路并不好走啊!特别是家里没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