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不到两个月,以雷霆之势掀起一场“自我革命”,拆解联邦机制、调整外交政策,并以贸易战为武器向全球挥下重拳。然而,这场“革命”带来的不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壮丽图景,而是美国国内的哀嚎与全球市场的动荡。与此同时,美国的激进政策正在撕裂其与盟友的关系,破坏全球贸易体系,反而为中国影响力扩大铺平了道路。只要中国坚持做好自己,以开放、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迎接挑战,就有望在这场乱局中收获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特朗普的终极幻想:美国“再工业化”与代价。特朗普团队试图通过高关税和单边主义重振美国制造业,追求所谓“再工业化”。从对钢铝征收25%关税,到计划4月2日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再到传闻中针对“万亿美元”进口产品的新关税,白宫的雄心不可谓不大。然而,这种政策不仅注定徒劳,反而将美国经济推向衰退边缘。标普500指数已从2月高点下跌10%,摩根大通将今年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40%,部分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已达50%。美国民众开始节衣缩食,小商家面临破产威胁,社会焦虑弥漫。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更是成为被打砸的对象,一个更加撕裂的美国,进入了阵痛期。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团队对此似乎毫不在意。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经济衰退“值得”,财长贝森特则将此视为“排毒”,并幻想通过类似“海湖庄园协议”的国际金融重塑,迫使盟友抛售美元资产、购买美国世纪债券,以实现美元贬值和制造业复兴。然而,这种“劫富济贫”式的算盘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全球化分工下,美国已丧失大规模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高关税只会推高物价、打击消费,最终自毁经济根基。
特朗普的此举的一个直接后果:盟友离心,全球贸易受创。对等关税不分敌友,威胁与轻慢的姿态让加拿大、欧洲等传统伙伴愤怒不已。对欧洲酒类加征200%关税的计划,将直接冲击盟友经济。更别提削减美国国际媒体署预算、自废意识形态竞争武功的“神操作”,让“美西方”阵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分裂。
对中国而言,美国的“自我革命”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早在其首任期就被戏称为“川建国”,如今变本加厉的贸易战和盟友疏远,更是为中国扩大影响力创造了条件。美国股市低迷、盟友离心、全球贸易体系受创,这些都削弱了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而中国作为亚洲经济龙头,若能保持战略定力,以开放姿态稳定区域局势,就有望填补美国留下的权力真空。
短期内,中国需应对贸易战带来的出口压力;但长期看,美国的失误正在为中国铺就崛起之路。美国承认世界多极化趋势将利好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只要中国稳住台海、东海、南海等区域争议,避免冲突激化,同时持续推动经济开放与国际合作,就能在特朗普2.0的乱局中脱颖而出。但当前的关键在于,中国无需急于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缺,而应专注于提升自身实力与国际形象。坚持改革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就能在全球动荡中站稳脚跟,甚至成为亚洲经济、政治、安全的主导力量。
特朗普的“革命”效率惊人,却是以美国自身的哀嚎为代价。中国无需主动出击,只需静待美国自乱阵脚,做好自己的事,属于中国的机会自然会到来。正如俗话所说:乱世出英雄,美国的混乱,或许正是中国崛起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