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汉朝的宦官专权,虽然东汉的十常侍广为人知,但西汉的石显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石显在西汉时期以其低调阴狠和擅长利用冲突矛盾而著称。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宦官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把持朝政十多年,对西汉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石显的专权并非偶然,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于逢迎,逐渐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在他的操控下,朝政日益腐败,许多忠良之士受到排挤和打压,而一些奸佞小人则趁机得势。
与东汉的十常侍相比,石显的专权虽然发生在西汉,但其对朝政的破坏力和影响力同样巨大。十常侍在东汉末年以其权势滔天和贪腐横行而闻名,但石显在西汉时期的所作所为同样令人发指。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使得西汉王朝的政治更加黑暗,社会更加动荡。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位好像名声不显却在西汉能够专权的大宦官吧!
一、早年经历
石显,字君房,是济南人,早年因犯法而遭受腐刑,成为了中黄门(宦官),又被选为中尚书。
AI画像石显
中黄门(中黄门,汉语词语,读音zhōng huáng mén,是汉宦者名,出自《汉书·百官公卿表》。中黄门属于汉代禁内宦官职位和俸禄最低者,东汉中黄门仅为比百石,后来增加到三百石。中黄门主要任务是执兵器守卫禁省,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但是地位与俸禄在小黄门之下(小黄门为六百石)。中黄门是“中黄门冗从”的简称,属于武职,所以长官称作“仆射”。)
二、任职中书
西汉第十帝 汉宣帝
汉宣帝刘询时期,石显担任中书官。当时宦官弘恭为中书令,而石显担任中书谒者仆射。 当时,盖宽饶上书反对汉宣帝任用弘恭、石显这样的中尚书宦官,而汉宣帝却认为他在怨恨诽谤,于是下令逮捕盖宽饶,定下大逆不道的罪名,导致盖宽饶挥刀自杀,成为了两汉第一个因与宦官斗争而死的人,众人莫不哀怜他的慷慨悲壮之举。
画像 盖宽饶
(中书官,汉代在内宫侍奉皇帝,左右记录其言行宦官的统称。《资治通鉴·汉纪十八》: “时上方用刑法,任中书官。”《晋书·职官志》: “及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司马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
(中书谒者仆射,官名,汉置。西汉初期,承秦有中谒者令,汉武帝因游宴内庭,遂改中谒者令为中书谒者令,并置仆射。汉宣帝时弘恭为中书谒者令,石显为中书谒者仆射。仆射是令之副,与令共掌出入奏事。)
汉元帝刘奭shì
石显AI画像
权倾朝野汉元帝刘奭即位数年后,中书令弘恭去世,石显接替弘恭担任中书令。当时,汉元帝长期患病,无法亲理朝政,考虑到石显长期典领中枢,宦官没有外党,值得信任,于是汉元帝便把各种政务都委任于石显。当时政事不论大小,都根据石显的话决定。石显地位尊贵且受汉元帝宠信,于是权倾朝野,百官都恭敬侍奉石显。石显为人机灵聪明,能够参透汉元帝的心思,极其狡诈,常用诡辩陷害异己,对于违逆他的人,石显都睚眦必报,将其处以严刑峻法。三、谮杀宰傅
黄龙元年(前49年),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受遗诏辅政(即宰辅),领尚书事。 初元年间(前48年—前44年),前将军萧望之和光禄大夫周堪、宗正刘更生都兼任给事中。萧望之领尚书事,知道石显专权奸邪,对汉元帝说:“尚书是百官的根本,国家政权的关键,应该让公正通明的人担任此职。汉武帝日夜游宴后宫,所以任用宦官典领中书,这不符合旧的规定。不应该让宦官担任中书之职,响应古代礼制,不能让刑余之人接近皇帝。”汉元帝不听,因此萧望之惹得石显非常恼怒。石显便陷害萧望之,导致萧望之被逼自尽。
萧望之雕像
五、禁锢官吏
在逼死宰辅萧望之后,石显又陷害光禄大夫周堪、宗正刘更生,导致周堪、刘更生被废官禁锢,不得恢复进用。
AI画像 周堪
六、连杀四臣
后来,太中大夫张猛、魏郡太守京房、御史中丞陈咸、待诏贾捐之都密上奏章,常在被汉元帝召见时,揭发石显的短处。石显派人求索其罪,最终导致魏郡太守京房、待诏贾捐之被弃市处死、张猛自杀于公车署内、陈咸抵罪,被剃去头发,服城旦之刑。后来郑地长官苏建得到石显私信,把它上奏汉元帝,石显便以别的理由判其死罪。从此以后,公卿以下的大臣官员都非常害怕石显,不敢轻举妄动。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郎中令所属有太中大夫等,秩比千石,掌议论。官名。光禄勋属官有中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东汉除光禄大夫外,另置太中大夫、中散大夫,秩依次递减。
御史中丞,古代官名,秦始置。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后历代相沿,唯官名时有变动
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随时听候皇帝的诏令,谓之待诏,其特别优异者待诏金马门,以备顾问。)
七、结党营私
石显又和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成党羽,那些依附于他们的人都可以获得高官显位。民间流传的歌谣唱道:“牢梁呀石显呀,都是五鹿充宗的常客呀!在他们手中的官印是多么多!他们身上佩的绶带是多么长!”这首民歌道出了他们的官位之显,权势之大。
八、失权逝世
汉成帝刘骜
元帝晚年卧病,当时定陶恭王很受元帝宠爱,但是石显拥护皇太子却非常积极有力。元帝死后,汉成帝刘骜刚继位,就把石显调到长信宫作中太仆,官禄是中二千石。石显失去依靠后,失权不到几个月,丞相御史就向皇帝列举石显以前的罪恶,他的党羽牢梁、陈顺都被免官。石显与其妻儿返回故乡,一路上忧心难安吃不下饭,死在路上。以前巴结石显获得一官半职的人都被罢免。少府五鹿充宗被降职做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降职为雁门都尉。长安又流传新的歌谣说:“伊徙雁,鹿徙菟,去牢与陈实无贾。”
九、评价
西汉·刘向:“小臣将秉君威,以害正事,犹石显也。”
西汉·王尊:“中书谒者令显等专权擅势,大作威福,纵恣不制,无所畏忌,为海内患害。”
东汉·班固《汉书》:①“显专权邪辟。” ②“中书谒者令石显贵幸,专权为奸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
西晋·王濬:①“夫佞邪害国,自古而然。及至石显,倾乱汉朝,皆载在典籍,为世所戒。”②“望之、周堪违忤石显,虽阖朝嗟叹,而死不旋踵。此臣之所大怖也。”
东晋·葛洪:“弘恭、石显之徒,饰巧辞以构象似,假至公以售私奸。” [2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弘恭、石显以佞险自进,卒有萧、周之祸,损秽帝德焉。”
北齐·魏收:“夫宫腐之族,置于阍寺,取则天象,事历百王。身乖全品,任事宫掖,亲由亵 狎,恩生趋走,便僻俯仰,当宠擅权。石显、张让,所以翦二京也。”
南朝梁·沈约:“元帝时,令弘恭,仆射石显,秉势用事,权倾内外。”
唐·刘知几:“西汉之纪江充、石显,东京之载梁冀、董卓,此皆干纪乱常,存灭兴亡所系。”
清·蔡东藩:“弘恭石显,几类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