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九十一团深入敌后100多千米,但意外通信受阻,与上级失去联络,战士们已断粮多日,体力严重透支,可美军的三个师早在外围将退路重重封死.....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九十一团领命执行穿插任务。战士们在两昼夜内急行军300千米,深入敌后100多千米,抵达北纬37度线附近的三巨里地区。然而,战场局势瞬息万变,通信受阻,部队与上级失去联络,后勤补给也彻底中断,战士们已断粮多日,体力严重透支。此时必须马上撤退,可美军的三个师早在外围将退路重重封死。团长李长林深知形势危急,迅速进行了分析,虽然他现在并不知道美军在包围圈布下了多少兵力,但他凭借丰富的战场经验,也猜出了大概。李长林认为,现在越是犹豫,战士们生还的可能性就越渺茫。所以,他立刻让全团换上缴获的南韩军服,佯装成溃败的韩军,向南穿插迂回,伺机突围。夜幕降临,九十一团借着夜色的掩护悄然出发。战士们身着南韩军服,沿着山间小道谨慎前行。每一步都充满未知与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暴露行踪。行进途中,前方突然传来声响,一队美军巡逻兵迎面走来。空气瞬间凝固,战士们立刻散开,装作疲惫不堪、毫无防备的样子。美军巡逻兵靠近,用狐疑的眼神打量着他们,用蹩脚的韩语喝问。李长林镇定自若,用流利的韩语回应,声称是从前线溃败下来的,正往后方撤离。美军见他们衣衫褴褛、士气低落,不像是伪装的,便挥挥手放他们过去了。经过一夜艰难的行军,部队抵达了一条狭窄的山谷。前方出现一支南韩军队,挡住了去路。李长林思索片刻后,决定主动迎上去。他带领几名战士走向对方,以焦急的口吻讲述“战况”,称遭遇志愿军猛烈攻击,队伍被打散,急需后撤整顿。对方信以为真,为他们让出了道路。就这样,九十一团一路小心穿插,多次巧妙应对敌人的盘查。数天后,他们终于接近敌人防线的薄弱点。此时,部队已然疲惫不堪,然而战士们仍旧严阵以待。李长林下达突围命令后,战士们即刻着手整理装备,欲发起攻击。一声令下,冲锋号吹响,战士们仿若离弦之箭,向着敌人的阵地奋勇奔袭。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志愿军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精湛的战斗技巧,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有的战士端起刺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有的战士则灵活地投掷手榴弹,炸得敌人阵地硝烟弥漫。经过一番激烈拼杀,敌人防线逐渐崩溃。战士们趁势追击,成功撕开一道突破口,向北突围而出。在7天的艰难突围过程中,九十一团历经无数次战斗,最终全团完整带回,还俘虏敌人119人。李长林因出色的指挥荣立一等功,九十一团也荣获“英雄部队无愧于红军团队”的崇高赞誉。
1951年,91团深入敌后100多千米,可美军的三个师早在外围将退路重重封死
文史风云
2025-04-19 21:24:4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