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模式,是史上最卷的工业化模式,抛弃东亚模式才能获得新生

林风小木 2024-07-28 16:50:44

中美脱钩似乎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客观上说,美国的三亿人口也很难消化中国14亿人口带来的生产力。

中国的模式并不新鲜,日本和韩国就依靠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又可以称之为东亚模式。特点就是极度压榨员工的利润,然后将产品向美国倾销。

这种生产模式不是为本国人民生产的,而是为美国人生产的,其所产生的加工利润被企业拿走大头。

东亚模式下,是以牺牲员工利益而获得经济进步,员工甚至无法保障生育后代的所需。中日韩也是世界人口负增长最严重的国家。

19世纪英法德在开展工业化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国外消费市场可以倾销,为了保证产品的销路,还是需要给工人一定的收入,不能无限制的剥夺员工利益。

19世纪的欧洲工人看起来也惨,但绝对没有东亚模式下的工人惨。

以美国的人口体量,或许还可以保证日韩走上发达国家之路,但绝对没办法让中国也走上发达国家之路。因为中国的体量太大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中国的生产力。

所以中国必须创造自己的消费市场,来容纳巨大的生产力。

欧洲人为什么不倦呢?因为他们的生产与消费形成了一个内循环,如果生产过多了,他们就会减少生产时间,放更多的假让员工去消费。

自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特点即是机器可以无限制的生产出产品,人的消费水平却不可能几何级增加。

拼命生产就会造成过剩,在没有外部消费市场可以倾销的情况下,必须协调好内部生产和消费的平衡。

二战后的东亚模式,得益于集装箱的发明,让大规模低成本远洋运输成为可能,美国又成为世界最大开放市场。

因此东亚三国拼了命往美国倾销产品,完全没有考虑过生产与消费的平衡,似乎美国人民的消费能力是无限的。

但真的是这样子吗?哪怕是日本一亿人口的生产能力,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都发生了美日贸易摩擦,也让日本人明白美国不可能无上限的接受日本产品的进入。日本被迫将一部分低端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

今天的中国,人口规模是日本的十倍,如此巨大的生产能力,势必引起巨大的贸易摩擦,比当年的美日贸易战更强烈,这也说明东亚模式走到了尽头。

中国需要考虑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了,抛弃东亚模式,参考欧洲模式,给员工更高的待遇,减少生产时间,给员工放更多的假。立足本国的消费市场,来消化本国的生产能力,这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日韩由于过分依赖美国市场,使他们忽视了员工利益,导致他们发达国家的含金量,有点名不副实。

中国若是向欧洲模式靠拢,依靠本国工人的消费来带动经济发展,初期可能经济增长速度慢了下来,但经济发展的后劲会更足,人民也会更加安逸。

因为经济的发展,本来就是给人民谋幸福的,如果只是一味的拼命生产,那么生产的意义又何在呢?

接着中美脱钩,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正确的改革就能让经济更上一层楼,否则永远是给别人打工的命运。

0 阅读:28
评论列表
  • 2024-08-07 22:35

    当你卷到极致以后就没人卷得过你[呲牙笑]

林风小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