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似海。”
满怀热血入行或看尽真相仍在坚持做动画的从业者们,多半都有着这样一种执念:有一天,让属于自己的故事变成动画,惊艳四座。
于是这群人分成了两波,有钱有权的自己花钱做老板,还真就让自己的故事动了起来。但更多人蛰伏在动画制作的各个领域中,寻找机会让自己离梦想更近一点,却发现渐行渐远。
大网文改编时代冲击着原创动画的市场份额,技术的革新带动着动画成为声光奇观,但2024年的中国动画似乎离“讲好故事”越来越远了,“动画编剧”也从虚位以待,变成了钱少事儿多的背锅岗位。
“这届编剧不行”所表达的不只是个人的创作能力问题,更折射出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导演中心制,引发编剧缺位很遗憾,中国动画的所谓导演中心制,并没有带来创作风格上的百花齐放,反而限制了动画作品故事性的发展。现阶段大多数动画导演的教育和职业背景都是美术、制作方向,这使得整个产业形成了重画面效果,轻故事情节的现象。
导演不想做好故事吗?当然想,但多数动画导演兼公司创始人、合伙人,是接受不了编剧的指手画脚的。自己出钱出力,当然要做自己的故事,凭什么要做编剧的故事?至于平台出品的改编作品,那就更简单了,有现成的漫画/小说,直接做了交片,尾款就可以到账了。盈利项目,何须在编剧上费时费力。
于是编剧这个岗位,在中国动画公司普遍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他可能由导演、执行导演、老板助理、制片、监制、策划、文案中的任何一个岗位兼任,只要能把故事按照一集一集的剧本格式整理出来。
即使有些公司招聘了专职编剧,很多岗位需求也并不高,比如月薪6-10k,资历1-3年,主要工作是改格式、改台词和听导演讲戏并作会议纪要;或者常年挂空岗位收简历,实际上极少招人,真正决定故事走向的依然是导演。
究其原因,还是编剧这个环节在动画制作流程中的分量太轻了,大家都要赶进度,剧本出了平台或者出品方就会给打一笔钱,制作人员也不能空着等剧本。一季整体制作周期1-2年的动画作品,留给剧本的时间往往只有1-2个月,根本没有空闲仔细打磨;一季预算1000-3000万的动画,留给剧本的预算可能只有30-50万,还没主角换两套衣服贵。
剧本看似要得急,但实际创作甚至会覆盖整个制作周期。在我们的动画行业,几乎没有剧本“真”定稿一说,边做一定会边改,叙事是为制作服务的。比如为了赶流程,来不及定稿就要开始做,做着做着发现按照剧本技术实现不了,改!比如前几集做的太猛太上心,后面关键戏份没预算了,删!比如导演深夜加班灵光一闪,觉得更想这样那样,改!
就像人人都可以做编剧一样,人人都可以对剧本提意见,由于中国动画毫不严谨的制作流程和导演中心制的一言堂,剧本就是说改就改,改着改着就会陷入混乱,战力、人设、节奏等各个方面都会出问题。
那么焦点又回到了导演这个主控角色身上,很遗憾,很多导演是没好好读过几本书的,他们毕生的经验都集中在美术上,并不能很好的通过文字进行表达。他们可能脑海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星辰大海唰唰唰的要溢出来了,但就是讲不出来也实现不了,或者激动万分只不过是几个炫酷的分镜头和打斗,或者已经被人讲烂了的套路故事。
导演可能也想不清楚,从脑海中的画面到剧本上的文字,再到屏幕上的动画,这条路怎么就那么长,怎么越走越偏呢?
肯定是制作出了问题!于是导演会花时间把一个原画、一串动画、一个镜头改一两个月,但很少会重新梳理剧本,尤其不关注故事节奏、文戏和台词。因为他们本身并不擅长这部分的内容,看不出来毛病改不好,或者剧本重搞又要大动干戈,严重影响进度和预算。扬长避短,还不如做点专业对口的事儿。
这种本末倒置的乱象在行业里司空见惯,中国动画能有好故事就怪了。
部分编剧,德不配位当然,导演也有难处,毕竟靠谱的编剧,还要是靠谱的动画编剧,根本就不好找。我们之前做过动画公司盘点、做过导演盘点,但编剧盘点根本做不了。除了主导剧本的多为导演外,编剧岗位真是流水的动画、流水的兵,一岗多人一人多岗现象严重,从剧本到成片的不可控因素太多,根本无法衡量某一编剧的真实能力和剧作质量。
有些成规模项目多的动画公司,还会选择与市面上的编剧工作室合作。但编剧工作室多采用流水线的模式推进,开几次编剧会改几次,服务周期就结束了。或者编剧工作室本身就是网剧、网大、短剧啥都接,动画编剧的活儿没名没利,不会启用核心团队,都是小编剧在做,留下的烂摊子还是要动画公司自己收。
动画编剧,一直是产业里的稀缺资源。传统影视行业的编剧多数不适合做动画,动画的视听语言和影视差异极大,很多创作者的故事现实主义的成分太多,缺乏想象力,也有些个人色彩特别浓的故事,只适合文艺片,无法进行商业动画的投入。还会有些“有理想”的编剧,选择在剧本中夹带私货,魔改人设戏份情节,只为自己的喜好。他们并不是想做一个好的动画故事,只是想做自己的故事罢了,初衷就有问题。
十年前的书,大智慧啊尤其是网文改编盛行的当下,业内动画编剧的工作逻辑已经套路化,出品方和导演定下来每一季做到哪,编剧依序整理故事梗概、人物小传、分集梗概、分集剧本等,工作就完成了,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必要性用心打磨。剧本提交之后,动画作品投入制作几乎就跟编剧没关系了,编剧参与度低,成就感低,没有正向的情绪反馈,流水线的活儿是不需要负责和上心的。
特殊的产业现状,导致中国动画编剧相关的负面消息频出。比如作品火了发微博控诉魔改争署名权,作品烂了观众真提意见又只能隐身。
那么动画编剧到底该怎么做?相比什么原画、动画、模型、材质等具体制作流程,编剧入行之后几乎没人教。很多在岗编剧德不配位,连基本的文学素养和常识都没有,却觉得自己的故事惊为天人,怀才不遇,全世界的观众都理解不了他的胸怀大志,制作团队水平太差拖了后腿,把商业动画理解成个人的兴趣,拉着投资人的几千万和几百个制作人员给他的烂故事陪葬。
很多在岗编剧也非科班出身,讲故事的经验只能靠感觉靠自己摸索,还得钱少事儿多总背锅,作品成了辉煌属于导演和原作,作品烂了就要被骂,毫无成就感也没有正向的情绪反馈,很难调动创作积极性。由于故事本身一般,导演也知道,就只能把精力投入画面来补偿,以保持对观众注意力的吸引,让动画沦为徒有其表的视听作品,并没有稳定的故事内核吸引观众。
源头上看,动画编剧的人才培养也很困难,现阶段的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都集中于美术方向,毕竟“不会画画就不能做动画”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观念,尤其是导演更需要亲自动手改动画才好统领全局。新兴的编剧相关专业“动漫策划”在部分艺术院校中有开设,但招生逻辑多是艺考模式,近两年才有纯文化生录取的倾向,且招生人数不多。人才培养偏向戏文或者美术学方向,课程设置比较杂,人才毕业去向倾向于大厂的制片、管培、市场岗位,直接上手做编剧的很少也比较困难。
一方面是动画产业本来就没什么成熟编剧,我们常看见某些高校老师自己写的故事陷入抄袭、魔改争议,或者做个烂片到处卖惨,自己都做不好怎么教别人?而且编剧到底该怎么教?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学校教育只能做基础知识的科普,然后讲三幕剧的经典套路。但动画编剧是一个需要创造性、能动性和画面感的岗位,最适合做编剧的人不一定在专业的课堂上,更不会是看了十遍《故事》,把《救猫咪》的故事模型倒背如流的人。
另一方面,指望没有阅历和经验的年轻人做编剧是一件非常刻薄的事情,天才只是少数。但年长一点的人也不见得愿意做编剧,或者跟当下相对年轻的制作团队、相对新锐的市场需求有较高的沟通成本。
而在非科班教育方向,虽然这两年看到有些机构和公司尝试开设动画编剧课程,但还只是圈钱阶段,没什么实际效果。比如交了几千元的培训费,上个一两周的课,内容也不过是产业现状PPT、基本剧本格式和故事结构入门。
所以,中国动画产业该怎么解决编剧上的困境?尤其是人才断档问题,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改善。不过我们现在确实能看到一些解决方向:
比如产业模式上的变化,出品平台制片人/监制中心制协调下,进行了分环节外包,自行合作编剧团队,提高了对故事环节的重视程度。
比如人才培养方面,网文改编的磨合虽然难出顶级编剧,但也算是培养了一批及格的创作者,接下来他们也一定会寻找机会做自己的故事,万一其中就有天才呢?象牙塔的年轻人们走出校园,积累了经验和阅历,如今活跃在一线,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中国动画添瓦。
比如市场方面,观众对好故事的追求和政策导向,倒逼动画公司关注编剧环节的重要性,加大投入,也让动画公司明白,故事烂画面做得再好也出不来爆款。
比如时间上,降本增效让动画产业慢了下来,动画公司也向两极化发展,即精品化和低质高产能,中间业态公司不好存活。两极化的动画公司都需要提高对编剧能力的要求,精品化的作品需要更多时间和预算聚焦于前期剧本的打磨,低质高产能的作品更要求剧本的套路化、把握爽点和快节奏。动画编剧岗位,将在接下来的几年进入快速成长期,并从根本上带动中国动画行业的发展。
就像一座围城,想做编剧的人没有入行渠道、招聘机会少、学习机会少、沟通成本高,在做编剧的人困在流程里,面对内心、老板、市场的三重拷问。但中国动画总归是需要编剧,也一定会有好编剧和好故事的,困难重重,诸位加油。
本文作者:兔子,由 < 靠谱编辑部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