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迅速看懂中国历史最自由的时代:春秋

猫猫看史 2020-04-09 23:11:35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这段历史要是用数学的眼光看,恐怕得用几何的理论去解释。要是把它当成切香肠,那就简单多了。

假如周朝是一根香肠,中间一刀切成两段,西周和东周。东周这一段再从中间切成两段,就是春秋和战国。周朝的历史中最精彩、刺激、最有味道的当属春秋和战国。这回咱就轻快地品尝一下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虽然历史已经过了千年,但是当时的通信交通条件也没比夏朝强多少,仍然是通讯靠吼、交通靠走。周天子只能实行分封制,把疆域内的土地分给亲友,宫臣代为管理,这便是诸侯国。据说当时一口气就封了800多个诸侯,有大有小,小的一个村就是一个诸侯国,当年周也是一方诸侯,夺了商朝的天下才成了天子,他也怕别人照样学,来夺自己的江山,咋办呢?

周成王的叔叔周公旦绝顶聪明,提出了周礼,以礼治国,推行吉凶军宾嘉五理,上到国家大事、下到家庭小事,人人都得讲礼数,大家都是文明人。周礼中最重要的一条,当然是尊奉天子,奉天子为天下共主。谁要是不讲理不遵礼,轻则被天下诸侯鄙视,重则受到天子的讨伐。

周礼这套系统在西周时期很管用,到了东周就越来越不灵了。经过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几代人坚持不懈地败家,再加上西北的犬戎之祸,周平王被迫把都城从镐京迁到了东边的洛邑,就是河南洛阳。周天子失去了原来的属地,少了重要的经济来源。吃穿用度都要靠郑卫晋几家诸侯接济,都说拿人家手软,吃人家嘴短,天子都吃了蹭饭了,还谈什么威仪,权威自然江河日下,开启了礼崩乐坏的节奏。

郑国是与周王室血缘最近的亲戚,也是最先跳出来叫板的诸侯,郑庄公带着军队抢先收割了周天子家的麦子,还拒绝朝见天子,简直把天子当空气,周桓王咽不下这口

气,带上卫陈蔡几家诸侯,亲率联军讨伐郑国,要来个杀鸡儆猴,没想到自己成了鸡。

公元前七百0七年,需葛之战,郑国军队一举击溃天子联军,周桓王的肩膀还中了一箭,灰溜溜地逃回了洛邑。这一仗让天下诸侯都看明白了,时代变了,周天子的权威名存实亡,谁有能耐谁活着,谁有本事谁多吃,还等什么?四方豪强纷纷撸胳膊挽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从西周进入春秋,历史有了爆炸式的发展和变化,从过去的单线联系变成多线叙事了。以前只有夏、商、西周这些天下共主的历史,共主之外的事儿则不甚了解。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没了热度,齐、晋、楚、秦、吴、越这些诸侯国的历史丰富起来,共同组成了纷繁热闹的春秋时代,用今天的话说,这叫去中心化分布式系统。历史进入上古时期的互联网时代,而天下共主的宝座也从周天子独占变成了流动红旗。竞争上岗人人都有机会,会盟诸侯、称霸中原,成为所有有志诸侯的理想。

首先站到舞台的是山东的齐国,齐国的出身可不一般,先祖就是给周武王算卦的姜子牙,齐国继承了先祖的优良传统,看问题很通透,情商高、实力强,称霸的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齐国一面壮大国力,一面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团结天下诸侯,北上帮助燕国赶走山戎,南下帮助郑国逼退楚国,赢得了一片赞誉。齐国既有实力又有品行,简直达到了相亲的标准,齐桓公众望所归,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也是春秋时代最讲究最局气的霸主。

当然了,乡镇级、别的小国可不再团结之类。齐桓公以霸主之威吞灭了周边谭、随、张等小国,使齐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齐国附近的宋国也很有来头,是商朝王室的后人。武王灭商之后被封在宋地,成为一方诸侯。宋国也继承了先祖的传统,十分擅长做买卖,富商巨贾云集,国家很富裕,宋国的疆域不算大,军事实力也比较弱,但是理想却很高远,也想做诸侯霸主。

宋国比较天真,信了齐桓公的忽悠,以为靠“立人设”就能称霸。他的争霸策略是占领道德制高点,竖起了仁义的大旗,然而没有实力支撑的仁义既可悲又可笑,宋国闹了不少笑话,连国君宋襄公都被楚国掳去做了人质,靠着齐国、鲁国的面子才被放回国。

宋国地处中原交通要地,四面一圈大国,谁打起来了,他都得跟着挨揍,曾在86年间遭遇了40多次大战,可谓春秋时期的人形沙袋、躺枪专家。宋国西面的晋国就实际多了,晋国最初的疆域也很狭小,周天子只分给他们一间职工宿舍,还地处北方边陲,周边戎狄、蛮族虎视眈眈,连张双人床都放不下。晋国憋屈久了,对大户型有着刻骨铭心的向往。到了春秋时期,晋国抓住机会开启了扩张之路,心无旁骛的吞并周边小国,还向北扫平戎狄诸国,仅晋献公时期就吞灭了17国,打服了38国,号称小国终结者,晋国疆域不断扩大,成为北方的超级大国,辽阔的疆域也是称霸最有利的根基。

100年间,晋文公、晋襄公、晋厉公、晋悼公先后成为中原霸主,晋国也是称霸时间最长的诸侯。然而晋国没能吸取周王室的教训,把辽阔的国土分封给卿大夫,为晋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春秋前期,大国诸侯间的战争也有很多规矩,那时候打仗以车兵为主,驾车被称作“御”,是君子六艺之一,会开车的都是有本事的能人,相当于中级知识分子。所以打仗是贵族的活动,既然是贵族活动,就得讲礼仪、讲规矩、偷袭、迂回、绕后,都是不可能的。

打仗要先公开下战书,排档期、约时间定地点,战场上双方也不是见面就开打,要排好阵势,列好队形,先由双方主将发表演讲,进行一番辩论,指出对方哪里做的不到位,为什么应该挨揍,如果对方觉得有道理,还可能主动退兵。比如齐桓公率军与楚国大军对峙时,齐国的首席运营官管仲慷慨陈词,指责楚国不给周天子进贡、不讲江湖规矩,还有脸讨伐别人,楚国觉得理亏,不但主动退兵,还给周天子送去贡品。这也是因为当时诸侯发展的市场还处于蓝海状态,大国诸侯可以吞并周边小国,大国之间还能保持几分体面和从容。

等到春秋后期小国被灭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诸侯都有两把刷子,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强强竞争日渐激烈,市场一片红海能不能发展都是次要的,一不小心就成了别人嘴里的肉,谁还有心思尊礼制讲规矩,打仗就开始捡砖头下狠手了,咱也不用有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叹,都是生活所迫。

春秋末年的吴越争霸就是走极端的开始。吴国和越国是邻居,住在东南郊区,邻里关系处得很紧张,彼此征战不断,吴国率先攻破越国,越王勾践带着残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山上,走投无路。怎么办?勾践展示出狠人本色,使出了极限三招。第一招装孙子,下山投降,就这样毕恭毕敬的给夫差做了三年奴仆,博得同情和信任,得以被放回国。第二招,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用十年时间壮大了越国的实力。

第3招最毒,美人计。给夫差介绍了一位网红女神西施。西施用历史上排名前四的颜值,把夫差迷的是五迷三道,不理正事,一代雄主变成了舔狗,综合实力直线下滑。公元前476年,勾践率领复仇的大军攻破吴国都城姑苏,把夫差围困在姑苏山上,夫差派使者下山求和。因为当年夫差放过勾践一马,让勾践的知识增长了,这种时候绝不能手软,勾贱逼死夫差,吞灭了吴国,越军乘胜北上,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

诺大的吴国转眼之间灰飞烟灭,天下诸侯震惊。还有更震惊的,盛极一时的晋国也玩完了,晋国的三家卿大夫打起了斗地主,架空国君,瓜分国土,分裂成韩国、赵国、魏国三个新的诸侯,从此大国争伐再也容不得从容不迫,那样雅致了,东周的下半场,更加刺激的战国时代开始了。

0 阅读:0
猫猫看史

猫猫看史

一家之言,愿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