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等教育领域摸爬滚打三十多年,见证了太多高校的改名历程。有人说改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可我却觉得改名不改实,犹如画饼充饥。
说起山东的高校改名,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案例。
这个学校曾经是煤炭部直属的重点院校,拥有“国字号”的金字招牌,在全国都有相当的影响力。
可就在2003年,它主动放弃了这块金字招牌,从“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改名为“山东工商学院”。
你说这事是不是挺让人费解的?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多少高校削尖了脑袋想往“国字号”上靠,这所学校倒好,手里握着“国字号”的金饭碗,却偏偏要换个瓦罐。
回想1984年,这所学校刚成立时是多么风光。那时的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可是煤炭工业部的亲儿子,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都是各大煤矿单位争抢的香饽饽。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烟台,依山傍海,风景如画,在当时绝对是一所让考生心动的好学校。
可惜好景不长,1998年的那场院校调整浪潮,让这所学校失去了靠山。从中央部委下放到地方,学校的发展一下子失去了方向。2003年的那次改名,与其说是无奈之举,不如说是一次判断失误。
你们猜怎么着?
这一改名可好,学校的知名度直线下降。以前全国的考生都知道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现在山东工商学院的名字,省外考生听着就觉得像个普通二本。
这不,学校想再次改名,2020年还想叫“山东财富管理大学”,结果因为名字不够雅致,又被网友们吐槽了一番。
说实话,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特别理解这所学校想要转型发展的心情。但是,改个好听的名字不如练好真本事。现在的山东工商学院虽然失去了当年的光环,但这些年也没闲着,默默发展了不少优势专业。
看看现在的山东工商学院,58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这些成绩都是实打实干出来的。要我说,与其纠结于名字,不如静下心来练好内功,等到时机成熟,自然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给想报考这所学校的考生一个建议:选择学校不要只看名字,更要看专业实力。山东工商学院的财务管理、会计学等1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这才是真功夫。
我常跟学生们说,大学不在名字的长短,而在能力的高低。
无论是国字号还是省字号,最终还是要靠真本事说话。
对于山东工商学院来说,未来的发展之路或许会很艰难,但只要坚持提升办学实力,总有一天会重回巅峰。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