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视角下的中印战争:62年中国不攻击印度,今天不会有边界争端

正观历史 2025-01-15 11:49:01

在1962年中印战争结束60多年后的今天,印度仍然坚持当年的战争观,印度学者高兴(中文名,本名阿贾特萨特鲁·辛格)的印度学者接受CGTN采访时公开表示:如果1962年中国没有攻击印度,就没有今天的边界问题了。连印度的知识分子都是这样认为的,足以看出他们还没有从1962年那场战争的情绪中走出来。

在采访中,名为高兴的印度学者表示“在1962年以前,印度没有和任何一个国家打过仗,即便英国统治了印度150多年,印度也只是进行小规模的战斗,而没有发生全面战争。”

同时,高兴还表示,“1962年是中国进入印度的”。受到中印边境领土归属复杂性的影响,出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1962年到底是中国打进的印度,还是印度侵略的中国?印度人一口咬定当时是中国率先向印度发动进攻的,所以他们才对中国有很深的情绪。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新政府全面接管了英国侵占中国西藏的一些边境地区,并不断蚕食中国领土。这是中印边境争端的由来。

英国帝国主义完全统治印度后,以印度为基地,向中国的西南、西北边境地区发动了侵略行动,在这期间,英国殖民者在中印边境地区捏造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虽然中国始终不承认该线为中印边境分界线,但在印度新政府成立后,便开始在“麦克马洪线”的基础上,接管、侵占中国西藏的一部分边境领土。所以在印度新政府于1947年继续接管印度殖民政府在中国边境权益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对中国造成了侵略事实。

印度新政府在接管英国殖民政府的一切权益后,并没有退还原本属于中国的领土,继续维持统治现状。从印度方面的角度来看,他们只是在维持现状,并没有主动向中国发动侵略行动。但英国殖民政府本身的行为就是非法的,所以印度新政府的行为也是非法的。

印度新政府成立后,扶持中国西藏地区的反叛分子在境内实施分裂行动。1959年解放军平定西藏叛乱,印度政府公开向中国索要中印边境线内属于中国的12000平方公里领土。

时任印度政府认为,是中国军队占领了印度的领土,所以态度非常强硬。对于印度的无理要求,中国果断拒绝。这样的行为在印度看来,是合理诉求被拒绝,所以他们在被拒绝后,立即在中印边境地区大肆推进“前进政策”。随后便发生了1959年8月和10月的朗久事件和空喀山事件。

在朗久事件和空喀山事件的实施过程中,印度始终都是站在维护国土安全的立场,旨在将中国军队“赶出印度境内”。出于该目的,印度当时打死打伤我解放军边防官兵数人。

中国一直坚持“不开第一枪”准则,尼赫鲁认为中国是“软弱可欺”的,在中印边境地区步步紧逼。1961年后,印度更是在中印边境地区建立了43个军事据点。他们之所以这么嚣张,明显就是把中印边境地区的部分中国领土当作了印度的势力范围。

时任印度尼赫鲁政府不仅占据了他们自认为本就属于印度的领土,还认为中国“软弱”,在中印边境大肆侵占领土。尼赫鲁侵占中国的领土和部署对华作战的规模和程度,都超过了英国殖民政府,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成就,印度政府宣称:在中印边境的东段地区已经将中国军队“赶回两英里”,在西段地区全线向前推进,欢呼并祝贺尼赫鲁取得了“拿破仑式的大胆规划所取得的独一无二的胜利”。

从这里可以看出,印度在潜意识里就已经把中国当作了敌人。印度为了能够在和中国的对抗中获胜,并从中国边境获得更多的领土,尼赫鲁动员全国力量武装军队,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作战,足以看出当时印度对中国的攻击性有多强。

时间来到1962年夏天,中印边境战争还未爆发,但印度单方面对中国已经有了很深的敌意。当时中印边境的关系非常紧张,尼赫鲁通过媒体宣传,将中印之间的矛盾扩大到印度民众之间,并公开下令:要把中国军队从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清除掉”。

按照尼赫鲁的设想,“前进政策”要将原先向中国索要被拒绝的122000平方公里的领土全部占领之后,才会停止印度武装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的行动。但是没有想到,印度武装部队在执行该计划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

在印度试探中国对边境问题态度的朗久事件和空喀山事件中,中国方面并没有表现出太强硬的反击态度,尼赫鲁据此认为在印度发动更大规模的入侵行动时中国不会进行反击。在这样的基础上,印度制定了1979年10月20日大规模入侵中国领土的行动。

当时解放军边防部队已经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了一定的兵力,做好了随时应对印军大规模入侵的准备。印军并不知晓这一情况,更没有想到中国军队会发动全面反击。

1962年10月20日,印军向解放军边防部队发动进攻时,解放军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继续忍耐,而是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并将反击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已经忍无可忍了。

中国对印度自卫反击作战开始后,战斗规模迅速扩大。在战斗第一阶段,解放军部队在中印边境交界线上全线出击,在短时间内向枪等、卡龙、克乃宁、沙泽等地的印军武装据点发动进攻。在解放军的进攻下,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的一系列据点相继被攻破。经过第一阶段8天时间的作战后,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第一道防线已经被我军攻破,加勒万河谷、红山头、班公湖、巴里加斯等地区的印军阵地相继沦陷。

之后,印度拒绝中国政府和谈建议,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进行大规模战争动员。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部署比较分散,阵地分散在中印边境的各个地方。解放军为了打掉这些火力点,不得不一步步向印度边境进攻。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军进入了中印双方归属不明的领土内,在印度人看来是中国武装部队入侵了印度领土,所以他们对此非常不满。

印度政府号召印度人民团结一心,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向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尽管最后印度的反抗并没有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印度上上下下都已经对中国产生了很强烈的敌意。正是因为1962年的这场战争,因为印度的无端入侵,因为尼赫鲁的所谓大国梦,直到今天中印双方的边界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相比于中国的反抗侵略行为,似乎英国的殖民行为更值得印度人怨恨,但是直到今天,印度人仍将英国人视为好朋友。他们并没有因被殖民而怨恨英国。印度学者专门用英国和中国进行对比,声称“英国统治印度150年,印度人对中国的情绪,比对英国的仇恨更加激烈。”印度人之所以不怨恨英国殖民者,却极度仇视中国,原因有两个。

第一,中国强硬抵抗。英国人撤出亚洲后,新独立的印度政府借助英国殖民者建立的殖民秩序,对周边的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中国和锡金等国家都实施了骚扰行动。当时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发生战争,但受到实力限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战争规模都是小规模战争。

中国在反抗印度入侵的过程中,将战争规模扩大,并直接引起了印度首都的恐慌。当时印度把靠近两国边境交界线的一部分中国领土,规划进了印度版图,并赋予了印度名字。简单地说,就是一块土地有印度和中国两个主人,在中国军队将印度人赶出这块本属于中国的领土时,他们便认为是中国发动了侵略行动。因此,印度对中国的敌意很大。

第二,英国改善了印度的情况。在进入印度后的150年时间里,英国殖民政府在那里修建了铁路,引进了药品,修建了发电厂之类的工业设施。英国人为印度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因此印度人认为,是英国拯救了印度。再加上印度种姓制度,他们在心理上把英国白人当成是上级,所以在印度文化中,对英国人是有崇敬之心的。

正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在遭受英国150多年的侵略后,印度人依然没有把英国当作敌人。在印度人眼中,中国的行为对印度有害,但英国殖民主义对印度的行为是有利的。所以印度一直对中国有情绪。

而正因为1962年发生过矛盾,所以印度人认为是有隔阂,所以才导致中印边境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的。

其实,这些只是表面问题,究其根本,还是中印边境部分领土在归属上的不明确导致的。在有争议的领土中,很大一部分是原本就属于中国的,只是有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英国侵略者的占领,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归属不明确。正是因为在历史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导致中印边境问题迟迟无法解决。

至于印度人口中所说的“若中国没攻击印度,今天就没有边界问题了”,只是一个借口罢了。且是印度入侵在先,中国多次希望和谈被拒后才选择了武力反击!

1 阅读:12
正观历史

正观历史

先辈用血肉,筑起我们今日的繁荣!